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08648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认识生物.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基础梳理1.生物的基本特征: 、 、 、 、 、 。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 。3.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目镜(放大物像)反光镜平面镜(光线强时用),凹面镜(光线弱时用)。遮光器(调节光线的强)弱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物镜(放大物像) 4.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1)调节光线的两个结构反光镜和光圈。对光时一般选用大光圈、凹面镜、低倍物镜。需要强光时应选择 、 ;视野需弱光时应选择 、 。(

2、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镜筒上升时,左眼注视目镜,寻找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4)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左右上下均相反);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判断方法:试卷旋转180)物像往哪偏就往那移装片。(5)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既需要移动装片又需要放大倍数时,应先移装片后放大。(6)观察时,将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时,视野变化:大,暗,少,范围小(7)关于污点:污点永远不会出现在反光镜,判断是否在目镜(可动)、玻片(可动)、物镜(不动)5.临时装片的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

3、洋葱表皮细胞):擦:滴:(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撕(或刮):展(涂抹):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平。 目的是: 。染: 用碘液染色6、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 叶绿体 液泡 线粒体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以外,一般还具有 、 和 。能量转换器是 和 8.细胞分裂:(1)细胞核一分为二 细胞质分成两份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

4、壁(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2)细胞分裂能使 。(3)生物体长大是由于细胞 增多, 增大。(4)细胞分裂受细胞中 的控制。9.细胞的分化形成了 。癌变:细胞不分化,只不断分裂。10.描述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 胞 组 织 器 官 植物体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 胞 组 织 器 官 系 统 动物体(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 、 属于营养器官 、 、 属于生殖器官11.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 、整个 和 的上层。(2) 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生

5、物不仅能一定的环境,而且能环境基础训练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 )。A.避免产生气泡 B.避免使细胞数目增多 C.避免使细胞数目减少D.避免盖玻片破碎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3.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A.镜筒和镜座 B.目镜和物镜 C.反光镜和光圈 D.镜筒和载物台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

6、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5.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遮光器 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7.下面(1)至(3)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请分析回答。(1)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目镜 B物镜 C装片 D反光镜(2)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7、)。A上 B下 C左 D右(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 )。选用小光圈 选用大光圈 选用平面镜 选用凹面镜A B C D8.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液 D.细胞核9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10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

8、准焦螺旋使像清晰11.某同学将写有字母dp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 A.pd B.qd C.dq D.dp12.下列各项中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 A.线粒体B. 细胞膜C.叶绿体D. 细胞核1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加 B.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D.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14.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我们一般选用( )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 B.低倍物镜,较大光圈 C.高倍物镜,较小光圈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15.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A

9、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16.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先将口漱净 用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均匀涂抹在生理盐水中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生理盐水 染色 加盖玻片A. B. C. D.17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18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图119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

10、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一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一调节物像的大小来源:Zxxk.Com20.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22.下列结构都是你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它们当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A.洋葱表皮 B.杨树的叶 C.西瓜 D.月季花23.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从( )开始。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膜24.垂柳和鲤鱼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垂柳没有 A.细胞 B.系统 C.器官 D.组织25西瓜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成熟26.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复杂的生物体,其主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成熟 D.细胞分化27“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