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巧保全.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20618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诉讼时效巧保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诉讼时效巧保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诉讼时效巧保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诉讼时效巧保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诉讼时效巧保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诉讼时效巧保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诉讼时效巧保全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实行“五级”分类管理和考核,放松了“四级”分类贷款管理,忽视了贷款诉讼失效风险,对信贷资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就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诉讼时效风险管理作一些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建立“四个”长效保全机制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区间,因此,防范诉讼时效风险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组织推动,建立督导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贷款诉讼时效的机制组织建设,成立常设诉讼时

2、效保全机构,确保机构稳定、人员稳定、经费稳定。其次要加强员工教育,充分认识贷款诉讼时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贷款诉讼时效风险管理纳入日常工作重点。第三,以点带面,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县联社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大户、攻难户,主动深入基层信用社调查了解,对贷款诉讼时效管理和不良贷款化解工作进行督导,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保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训及时分析,对先进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以此推动保全工作顺利开展。 (二)绩效促动,建立考核机制。一是坚持五级、四级考核并重。五级分类能准确反映贷款资产质量状况,而四级分类贷款管理能较全面、及时地反映贷款诉讼时效状况,因此,在做好五

3、级分类贷款管理工作的同时,十分有必要对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加强考核。二是实行丧失诉讼时效贷款专项考核。要拿出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专项考核诉讼时效保全,充分调动全员清收化解丧失诉讼时效贷款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确保保全工作取得实效,可分现金清收、以资抵债、借新还旧、完善手续等不同类别由高到低确定绩效工资比例。三是与各级管理人员绩效挂钩,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上下联动,建立协调机制。各信用社主任除清收保全本责任范围的不良贷款外,每月还要与其他客户经理一道,对本信用社难以清收保全的不良贷款共同制订对策措施,共同催收化解;各级管理人员每月重点选择典型户,与信用社一道共同制订对策措施,共同催收化解;联

4、社资产保全专职部门要对辖内的大户、难户派专人蹲点,与信用社一道合力清收保全;跨信用社、跨辖区保全贷款诉讼时效的,相关信用社要尽一切可能提供便利条件,积极配合清收保全,形成“诉讼时效保全人人有份,清收化解人人有责”的联动机制。 (四)问责督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已丧失诉讼时效的不良贷款没有制订对策措施的、新发生丧失诉讼时效的不良贷款的,除扣减相应的绩效薪酬外,一律取消责任人参加先进、优秀的评选资格。对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取消其任职资格。实行“连带责任制”。对各信用社客户经理、主任给予“一票否决”的,相应管理机构、人员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包括经济处罚)。实行“重罚制”。坚持“尽

5、职无责、履职免责”的原则,对不履行管理职责而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本金、利息金额较大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引咎辞职,并按照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细化“三类”风险防范方法 (一)对已丧失诉讼时效贷款的催收、化解方法 1.代签:如借款人签发了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签收承诺书的,应当及时请求受托人代为签收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签收对象的顺序为先借款人的亲属、后借款人所在地的村委会干部、居委会干部或单位领导。 2.协商: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变更贷款对象(特别是下落不明的外出人员)、变更贷款偿还方式、变更贷款利率和变更贷款方式。 3.调查:

6、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借款户调查情况,化解分歧和沟通关系,并形成由借款人签字的调查材料,以此作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4.扣收: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从借款人(包括共同借款人)、连带责任保证人的相关存款账户上直接扣收贷款本金、利息。 5.让利:坚持“风险最小化、保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审批程序,实行“让利”清收保全。 6.抵债:包括借款人用有效资产抵偿贷款本金、利息;借款人用对第三人的债权置换贷款本金、利息。 (二)对新发放贷款的风险防范方法 1.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以担保贷款为主,严格控制信用贷款的范围与额度。 2.信贷管理系统中信息录入不完整、不真实和有不良征信记录的,一律不得发放信用贷款。 3

7、.建立关联账户,并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贷款人可以在其关联账户中直接扣收贷款本金、利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合同中应当约定:“借款人同意贷款人在账户(账号)中直接扣收贷款本息,直到贷款本金、利息清偿为止。” 4.借款人应当签发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签收承诺书。 5.全面推行以保险防风险办法,借款人应当投保人身险、财产险等。保险的第一受益人应当为贷款人。 (三)对逾期二年以内贷款的催收、化解方法 1.文书催收:直接送达催收:按时送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每年至少一次),并取得签收回执(自然人签收顺序为:借款人本人、借款人亲属、借款人委托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签收顺序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

8、发文件的部门、借款人委托的其他人)。邮寄送达催收:对借款人迁居外地(包括外出务工)而不能直接送达催收的,应当以信用社的名义采用挂号邮寄方式,将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寄往借款人居住地,并将挂号信函收据作为回执粘贴在另一联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后。 2.连带催收:在不能送达或送达后借款人拒不签收的情况下,可向共同借款人、担保人和遗产继承人送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并取得签收回执。 3.音像催收:在送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时,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取得音像资料。 4.证明催收:对借款人及其亲属拒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的,可请求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选择借款人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等)在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注送达证

9、明。 5.公证催收:借款人及其亲属拒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借款人所在地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又不证明送达的,应当申请公证机关公证送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6.扣款催收:从借款人的借款本金、利息到期之日起,应当从其关联账户中直接扣收,如果其关联账户尚无存款的,应当责成负有责任的 客户经理通知借款人存入相应的资金再行扣收。 7.公告催收:借款人全家多年外出、下落不明,对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其亲属拒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又不签注证明的,由法人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有关报刊上刊登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8.依法催收:依法提起诉讼,对借款人的债务人行使代位权。通过代位权的行使,既可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金、利息,又能有

10、效防范诉讼时效风险。对具有偿债能力而恶意逃废债务的,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依法提起诉讼,并申请诉讼保全。如果借款人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应当在法定期间内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对恶意诈骗贷款或具有其他触犯刑律情形的,应当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控告、报案,请求其依法保护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债权。 三、明确“两个”档案管理责任 信贷档案是信贷资产保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贷款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十分重要,坚持贷前、贷后档案两手抓,做到原始资料账册化、资料内容标准化、档案移交制度化。 一是明确档案管理职责。信贷业务档案移交档案室管理前,信贷人员要按照“谁经办、谁负责”的要求,收集真实、有效、完整、

11、规范的档案资料,并按申报资料、审查审批资料、发放资料顺序整理成卷。对于法人类、3万元以上(含)自然人贷款要建立专户贷款档案,对于3万元以下的自然人贷款要实行一户一卷,规范保管。 二是强化贷后资料管理。坚持“谁经办,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信贷人员负责对所辖贷款的贷后管理资料进行收集和完善,按季移交会计保管,并填制交接清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后管理相关资料由信用社负责人负责专夹保管,按季移交会计保管,并填制交接清单。 三是明确档案移交程序。除贷后管理资料按季移交外,申报资料、审查审批资料、发放资料应在每笔信贷业务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向档案管理员移交,并登记档案目录,双方共同签字。对不符合整理和移交要求的,要及时规范。 四是全面清理建好台帐。对已发放的贷款,要落实专人认真全面清理贷款档案,特别是催收回执、扣收贷款本金、利息等资料,建立丧失诉讼时效贷款管理台账,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现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销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