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20499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北京中考物理二模设计实验汇总-带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北京中考二模设计实验汇总昌平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16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上面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小红认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的瓶子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空气会向下运动,挤压底下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使二氧化氮进入到上面瓶中的,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请你仅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将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和装有空气的玻璃瓶水平放置,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二

2、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稳压电源(使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电阻箱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的关系为:P =k/R(k为常量)”。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电路图(见右图):(1分)实验步骤: 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在零刻线位置,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断开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阻值R,记录此时电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位置,

3、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把R、I和U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调节电阻箱阻值R,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数值I,并把R、U和I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仿照步骤,再做4次,把对应R、U和I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根据公式P=IU及I、U的数据计算出电阻箱的电功率P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实验记录表格(1分)R/I /A来源:学科网ZXXKU /VP /W朝阳V fG小阳同学手拿一小球在空中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如图24所示。因为重力大于空气阻力,小球的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于是小阳得出一个结论:“物

4、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力的合力方向一致。”请你还利用原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阳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手拿小球向上抛出,小球抛出后先向上运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小木块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也是向下的,(1分)所以小木块所受合力向下,而物体却能向上运动,(1分)可见小阳认为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方向一致是不正确的。(1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时,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

5、变,则电阻R1与R2串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2的关系为:R= R2+ b(b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5分)R2V2V1R1S1断开开关,按图1连电路,电阻箱调至阻值较大处。(1分)2调节电阻箱R2阻值为R21,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总,并将U1、U总、R1、R21记入表格中。(1分)3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R2阻值为R22,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为U2,电压表V2的示数为U总,并将U2、U总、R1、R22记入表格中。3仿照步骤3,改变电阻箱R2的阻值,再做4次实验,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U3 U6,电压V

6、2的示数U总,将U总、U3 U6、R1 、R23 R26记入表格中。(1分)4根据计算出六次的总电阻R并分别记录在表格中。(1分)5分析数据整理器材 (表格1分)R2/R1/U1/VU总/VR/东城小华观察家中 “220V 40W” 的台灯总比“220V 15W”的壁灯更亮一些,因此小华认为: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一定比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请你利用实验室给定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华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L1和标有“6V 1.5W”的灯泡L2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 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L2L1S(2) 简述实验现象。 (1

7、)见答图5所示,组成串联电路。(1分)(2)闭合开关后,观察两灯泡亮度,额定功率小的灯比额定功率大的灯亮(1分)。根据公式可知,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其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小,其额定功率小的电阻大。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根据公式,可知额定功率小的电阻大,实际电功率大,灯就较亮,所以小华的认识是不正确的(1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猜想: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空气的运动速度及物体与空气相接触的受力面积两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实验室的铁架台及两块木板组装成如图23所示的装置:一段斜面与一段平面对接在一起;其中一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辆性能很好的玩具小车,此小车在被推动放手后,能在水

8、平木板上滑行很远的距离,表明木板给车的摩擦力很小。他们将硬纸板垂直固定在小车上,用有“高”、“中”“低”三个风速档位的吹风机对着纸板吹风模拟空气阻力。(1)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 (1分)(2)保持小车由静止下滑时高度一定,保持硬纸板的面积一定(1分)。将吹风机的档位置于风速的“高”档,进行实验,记下小车滑行的距离。(1分) 将吹风机的档位分别置于风速的“中”“低”档,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别记录小车滑行的距离。(1分) 实验记录表:(1分)当受力面积一定时:空气流速小车滑行距离空气阻力房山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

9、,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器材:购物车过程:向前推购物车,车向前运动,用一个向后的力拉车,车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结论:车向前运动过程中,车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随其阻值的变化规律。设计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1)正确设计实验电路,如右

10、图所示。(1分)(2)按图正确连接电路。(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读电压表的示数U1和电流表的示数I1,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1分)(4)移动滑片P,读电压表的示数U2和电流表的示数I2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1分)(5)仿照步骤(4),再做4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内。(6)由R=U/I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1R6,并记入实验表格;由P=UI求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1P6,并记入实验表格内。(1分)来源:学*科*网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分)U/VI/AR/P/W丰台.实验室桌面上有三个灯泡,L1“6V、3W” 、L2“6V、6W ”和L3“6V、12W”,小明同学按图8电路图连接好实物

11、后,闭合开关,发现L2比L1亮;他用L3换下L1,闭合开关,发现L3比L2亮;他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额定功率大,灯就亮,额定功率小灯就暗,但小惠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请你利用图18现有器材,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1)画出电路图(2)简述实验步骤L2SL1将L1和L2串联连接在电源两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察L1比L2亮,L1额定电功率小,但灯较亮,与小惠同学观点矛盾,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用玩具电动机、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导线、质量已知的钩码一个、细线、刻度尺、铁架台、秒表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电流通过电动机做的功与通电时间的关系。(以上器材都符合实验要求,忽略电动机电阻,电源电压保持

12、不变)M (1)在虚框中画出实验电路;(电动机符号:)(2)写出实验步骤;(3)设计实验记录表格。MMS (1分)把电动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方的支架上,将长细线一端系在电动机转轴上,另一端系在钩码上,钩码垂于转轴下方,把刻度尺直立固定在电动机旁,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为适当阻值; (1分)闭合开关S,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用秒表测出钩码上升的时间t,断开开关S,记录h和t到表格,恢复钩码到初始位置;闭合开关S,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新高度h,用秒表测出本次钩码上升的时间t,断开开关S。记录h和t到表格,恢复钩码到初始位置;仿照步骤再做4次; (1分)记录钩码的质量m到表格,

13、利用公式计算6次电动机做的功,并记录到表格。 (1分)(3) (1分)m/kgh/mt/sG/NW/J海淀 小芳在家中照平面镜时,发现她在镜中的像 “近大远小”,于是她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实验器材: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薄透明平板玻璃。(1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将薄透明平板玻璃垂直水平桌面放置,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仍然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说明小芳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5cm4321012345金属块1金属块2升降台细线图19容器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如图19所示的一套固定在铁架台上且带有刻度的杠杆、一个升降台上放有一只足够深的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足量的水、两块重力均为G、底面积均为S且侧面贴有刻度的长方体铁块(其上表面有可拴细线的小孔)、轻细线。(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轻细线拴好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