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20452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表情原理李帅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表情原理李帅杰自从美剧lie to me上映,全世界都刮起了表情心理学微表情研究的飓风。有人认为这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亦有人认为微表情缺乏科学性,研究成果不足以取代测谎仪成为司法判定的依据,并且广泛性有待考证,目前研究成果严谨性不足,一个表情的产生往往是多种情绪,多个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过程无法做到控制变量,属于伪科学。究于以上两种看法,我将在此阐述个人观点,希望有助于以上分歧的解决,并对微表情的研究有稍微促进。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万年的演化使我们获得了一种对于生存极其重要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反射。有人认为是应激性反应,但应激性反应层次太低,单细胞生物亦具有,而控制表情的过程是动物

2、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一种应答式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造成是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只存在于具有神经中枢的动物中。微表情全称心理应激微表情,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能够引起人类心理变化的所有因素称为刺激。当人们受到疼痛刺激时,会哭。当人受到恐怖刺激时,会恐惧。当人们受到威胁时,会发怒或逃跑。当人受到正面刺激超过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时,会快乐,会笑。同样,当人受到负面刺激超过了心理预期,就会被伤,沮丧,会哭等。这些反应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与生俱来生理决定的,是反射,这就是微表情的本质。大部分的微表情都本质来源于反射,因此当人们受到刺激时,对于某些刺激会做出相似的表情反应,这是微表情的研究基

3、础,反射是由于反射弧的存在,而反射弧不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反射不受个人主观愿望的控制,要知道无论多么擅长表演的艺术家也无法制止自己在二十四分之一秒内做出的反应,他们只不过会把不想让你看到的反应尽快的通过其他行为来掩饰而已,但无论怎样掩饰,都无法克制微表情的表现,这也就从生理上证明了微表情的客观存在性。也正因此,微表情的研究才具有价值。而这个基础是否成立呢?以上列举了诸多受到刺激的共性反应,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对这种共性的反应体味深刻,然而作为一门科学,不可以以个人生活经验或有限事例证明一个结论,因为不具有广泛性。然而达尔文在人类的动物和表情一书中指出同一物种的表情表达信息相同;物种的表情是与生俱来

4、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在Susan Standring主编的格式解剖学中指出“表情来源于不同面部肌肉的组合收缩,肌肉的收缩源自于反射弧。”由达尔文研究可知,由于与生俱来,应激性表情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同一物种具备相同的反射弧,所以具备相同的非条件反射,因此同一物种受到同一刺激产生的肌肉收缩相同。不仅如此,学者Paul Ekman为研究微表情的广泛性,走访世界各地,研究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通过研究国外城市、偏远岛屿和与世隔绝的丛林的人,无数研究结果证明在相同的刺激下,无论是贵族还是土著,都会作出相似的表情,这与亚种,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无关。这就奠定了微表情的研究基础。那么这个基础似乎可以

5、证明微表情的科学性,为什么还招来那么多对微表情的非议呢?原因在于这个基础只是一个前提,它严重缺乏可操作性。举个例子,不同人听到同一个笑话,他们的笑的表情表现程度相同吗?有的人嘴角天生就是略微上扬的,有的人嘴角天生是下垂的,两个人的同样程度的笑的表情表达相同吗?再加上这则笑话对两个人心理触动程度不同,他们的笑是不同程度的呢?不同程度的心理因素加上不同程度的生理因素造成的结果,你能分辨哪个的欢乐程度大吗?再举一个例子,皱眉表达负面情绪,可表达悲伤,恐惧,愤怒,厌恶,那皱多少度表达悲伤,多少度表达恐惧,多少度表达愤怒?而回到第一个例子,每个人肌肉收缩的程度相同吗?由于每个人面部的不同,有的人面部很瘦

6、,有的人面部有赘肉,那么同一收缩程度的面部表现程度相同吗?再加上每个人面部器官和肌肉的分布都有略微的差异,就像有的人双眼距离比较大,有的人鼻梁高,有的人嘴略显靠下,那么他们的眼轮廓肌,上睑提肌,上唇鼻翼提肌,提上唇肌等等的位置分布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极大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加上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有的人天生就爱皱眉,有的人天生就是笑呵呵的,有的人城府极深,喜怒表现不明显等等。当精确性与严谨性的要求压在微表情上时,微表情研究的科学性就显得十分苍白了。虽然学者Ekman和研究伙伴W V Friesen通过观察和生物反馈描绘出了不同的脸部肌肉动作和不同表情的对应关系,其归结为一个体系,称之为“面部行为代码

7、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可“面部行为代码系统(FACS)”不能识别情绪,只是确认做某个表情时肌肉的动作。并且他的研究成果又由于过于追求精确性而将微表情程序化,正如上文提出的问题,如果一个城府深又习惯用笑掩饰心理状态的人,即使受到负面刺激一笑置之,在这样的系统下则会根据笑的嘴角倾斜角度不同判定为不同程度的快乐,这样就与事实大相径庭了,造成了本质性的误判,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并不理想。我认为微反映的研究可以使用对照比较实验法。对照组正是在对实验对象进行刺激之前的实验对象表情状态,再对其进行各个方向的刺激,为的是建议富有针对性的表情模版体系。然后对实验

8、对象进行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刺激,将受到刺激后的表情反应与对照组表情模版进行比较, 例如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实验对象,观察其面对轻蔑时表情变化等等,将这些前期的测试结果建立一个模版,一个衡量标杆,然后再进行与实验目的有关的刺激,将刺激结果与前期建立的表情标杆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心理状态的变化与其回答对应,如果回答与心理状态变化相符,则实验对象说的是真话,反之,则为谎言。这便体现出了微表情的重要应用测谎。而这样的对照实验,也就合理解决了本文提出的微表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上所述,微表情的形成来自于受到刺激时肌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来自于反射,这类反射的形成由于反射弧的存在,而反射弧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所以同一物种的动物不仅具有相同的反射弧,而且不为大脑皮层控制,因此微表情具有广泛性,微表情的无法制止也使其具有客观存在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被测试对象建立表情模版体系,将实验对象的针对实验主题的测试结果与其表情模版相对照,进行心理分析或测谎,这就是微表情原理。注:关于学者Ekman的研究成果引子百度百科。其余均系作者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