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0256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说课稿-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陈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配乐七子之歌,电脑屏幕上显示澳门区旗、区徽的图案)先观察两幅图,谁认识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标志?对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就是回归后澳门

2、的区旗和区徽。谁能告诉我,区旗和区徽的主体图案是什么?(莲花)几朵什么样的莲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是的,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就是以莲花为主,莲花深为澳门人民所喜爱。 (以上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 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 (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

3、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二)学习内容: 什么是“说”? 关于作者的情况。 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4、?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 5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完成对“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读法”,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四)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

5、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五)分析结尾段议论,指导朗读。 1试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讨论修辞手法,并强调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六) 总

6、结“说”的文体特点,指导全文背诵。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古代“说”的文体类似现代散文,文眼即一个“爱”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七) 布置作业。 作业:在现在看来,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

7、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从体现学生接受梯度。)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香远益清-芳香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托物言志(莲)(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说课材料陈平一、教材分析 1、新课标与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8、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关于教学,我认为应体现“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2、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篇目是爱莲说,本文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前后几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是巩固前面提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教师贯彻“由教到不教”的关键所在。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

9、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3、关于教材难点和重点: 爱莲说的重点在“爱”,难点是爱莲的“因由”。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爱莲的“因由”自然成为本文的难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二、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0、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二)学情分析: 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 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二是“谁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

11、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三)教法学法 1、关于教法的分析: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

12、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用讲授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授课,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投影、挂图作辅导手段,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引用美术的色块对比,化难为易,分化学习难点的教学方法。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 (2)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 (3)设计、拼贴莲花图,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学习方法。三、教学程序设计(七个环

13、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配乐七子之歌,电脑屏幕上显示澳门区旗、区徽的图案)先观察两幅图,谁认识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标志?对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就是回归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谁能告诉我,区旗和区徽的主体图案是什么?(莲花)几朵什么样的莲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是的,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就是以莲花为主,莲花深为澳门人民所喜爱。 (以上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 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14、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 (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二)学习内容: 什么是“说”? 关于作者的情况。 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 5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