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政治重点复习主线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一、单元主题: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二、复习主线:1.是什么: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P2】⑵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P7】⑶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与作用:【P9】⑷爱国主义的含义及表现:【P10】⑸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P11】⑹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P12】⑺历史给了我们哪些昭示?(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P9-16】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4-15】2.为什么:⑴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是什么?【P5】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13-14】⑶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P15-16】⑷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P17-18】⑸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P19-20】3.怎么做:⑴怎样认识中华文明?【P3】⑵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P7】⑶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P19-20】三、常考点: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与作用:【P9】⑵历史给了我们哪些昭示?(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P9-16】⑶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P17-18】⑷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P19-20】⑸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P19-20】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一、单元主题:第四课 走向小康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五课 财富之源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二、复习主线:1.是什么:⑴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目标:【P26】⑵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27】、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P17】⑶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的特点【P27】、重大历史使命【P28】⑷“法”与“义”的关系P38】⑸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偷税漏税的危害:【P39】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39】⑺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P40】2.为什么:⑴为什么说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P30】⑵为什么说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P31-32】⑶为什么说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33-34】⑷为什么要合法致富?【P37】⑸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P40-42】⑹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P43-44】⑺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品德?)(或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P44】3.怎么做:⑴创造财富的源泉(途径):【P35】⑵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P35-36】三、常考点:⑴为什么说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33-34】⑵创造财富的源泉(途径):【P35】⑶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P35-36】⑷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P40-42】⑸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P43-44】⑹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品德?)(或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P44】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一、单元主题: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第九课 共享阳光二、复习主线:1.是什么:⑴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P46】⑵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其主体是什么人?【P46】⑶平等的真谛是什么?【P52-54】2.为什么:⑴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P46】【P56】【P57】⑵为什么要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民生问题)?【P66-69】3.怎么做:⑴新中国成立到现象为实现平等所作的努力:【P55】【P58】⑵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P58】⑶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P59】⑷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P60-63】⑸关爱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样做?【P69-70】三、常考点:⑴平等的真谛是什么?【P52-54】⑵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P59】⑶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P60-63】⑷为什么要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民生问题)?【P66-69】⑸关爱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样做?【P69-70】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一、单元主题:第十课 聚焦两会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二、复习主线:1.是什么:⑴我国根本政治制度【P72】: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是什么?【P73】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职能、性质与组成、主题:【P75】⑷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人民政协的作用)【P75-76】⑸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点:【P77】⑹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四大民主)与形式:【P80-81】⑺依法治国含义及基本要求:【P83】⑻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意义:【P87-88】⑼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意义、内容:【P89-90】⑽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与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P91-92】⑾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作用:【P94】2.为什么:⑴依法有序的参与选举有何重大意义?【P77】⑵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P82】⑶依法治国的意义:【P84】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义:【P88】⑸提交议案,学做议案的意义:【P95】3.怎么做:⑴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P72】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来之不易的投票机会?(珍惜民主权利) 【P78】⑶作为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和素质【P87-88】⑷如何实施依法治国?【补充】⑸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88】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90】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P90】⑻写议案的方法:【P95】三、常考点:⑴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P72】⑵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P82】⑶依法治国的意义及基本要求:【P84】【P84-86】⑷如何实施依法治国?【补充】⑸作为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和素质?【P87-88】⑹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88】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90】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P90】⑼提交议案、学做议案的意义与写议案的方法:【P95】第五单元 国策经纬一、单元主题: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第五单元 国策经纬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二、复习主线:1.是什么: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现)是什么?【P99-100】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100】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P100】⑷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正确认识这一国情,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P101】⑸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内容、核心内容、奋斗目标、地位:【P102】⑹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102】⑺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四个坚持”):【P103-104】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地位:【P108】⑼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P108】⑽为什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09】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如何体现的?【P109-110⑿什么是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110-111】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115】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P116】⒂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P117】⒃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补充】⒄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118】⒅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是什么?【补充】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国情、资源的严峻形势,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国情:【P119-121】⒇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P125】2.为什么:⑴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102-103】⑵解题金钥匙: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途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补充】⑶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一些重大历史成就的原因:【补充】⑷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或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P103-104】⑸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P104-106】⑹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P104-106】⑺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107】⑻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什么?为什么?【P112】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因?【P113】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P118】⑾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P122-124】⑿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125】3.怎么做:⑴如何发展先进文化?【P111-112】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补充】⑶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怎样做?【P111】⑷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P114】⑸在人口问题上,公民应该怎么做?【P118】⑹作为青少年,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做?【P124】⑺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P124】⑻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126】⑼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补充】三、常考点: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现)是什么?【P99-100】⑵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内容、核心内容、奋斗目标、地位:【P102】⑶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102-103】⑷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因?【P113】⑸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P104-106】⑹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怎样做?【P111】⑺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什么?为什么?【P112】⑻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P114】⑼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115】⑽在人口问题上,公民应该怎么做?【P118】⑾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P122-124】⑿作为青少年,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