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20162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彼得一世改革.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斯大林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普希金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做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别尔嘉耶夫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已不再是乞丐和贫儿,我们有了无尽的力量和光荣。他把我们俄国改造成了什么样子,它便永远是什么样子;他为善良的人们把俄国变成了可爱的国家,它便永远是可爱的国家;他使敌人对俄国

2、胆战心惊,敌人便永远对它胆战心惊;他在全世界赢得了光荣,光荣便永放光辉。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民政和军事方面的变革。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一、改革的历史背景1、社会状况:改革前的俄国只是欧洲大陆的一个闭塞落后的封建内陆小国(1)政治上:中央集权不够强化;政治机构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当时的俄国贵族势力十分强大,王权正处于“等级代表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过渡时期,贵族间经常发生内讧和战乱。俄国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17世纪的衙门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中央政权机关仍不健全: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到17世纪末,衙门制度的流弊已非常严

3、重。办事效率极低,因循拖延之风泛滥,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事件层出不穷。(2)经济上: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封建农奴制占绝对统治地位;手工工场的发展极其微弱。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摇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在这种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下,广大农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17

4、世纪俄国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还很微弱,大量使用农奴劳动,商品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后来,虽然出现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微弱因素,却一直受到还在发展着的农奴制的严重压抑。(3)军事上:军事制度弊端丛生,军队战斗力差。旧时的贵族军队,因平时经营地产、临打仗时行动迟缓,纪律松弛,已渐渐失去它的军事意义。新成立的射击军,因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他们不仅当兵,平时还从事手工业和买卖,加上训练和装备都很落后,作战能力很低,也不能适应国家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的需要。(3)文化上:俄国的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宗教思想在一切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俄国的文化教育也十分

5、落后,宗教思想在一切思想文化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社会上出现的书籍都是手抄本,错误连篇,价钱昂贵,行销的也都是一些宣扬宗教的作品。民间盛行信奉鬼神,迷信妖术,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虽然开办了一些学校,但都是宗教性的,教会对非宗教的知识传播采取敌视态度。据统计,到17世纪下半期,象在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中识字的人数也仅占总人数的23.6。甚至还有一些达官显贵仍目不识丁。特别在妇女中识字的人更少,就连在著名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中,所有的妇女几乎全是文盲。2、国际环境: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俄国通往西欧出海口受阻碍(1)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世纪末,在尼德兰和

6、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充分(2)出海口受阻:强邻瑞典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俄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打通通向欧洲的海路3、彼得掌权与微服访欧(1)彼得掌权: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了大权。(2)微服访欧:16971698年,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

7、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1、军事改革: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争夺通往西欧的出海口(1)措施: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各阶层不分贵贱,服兵役一律平等。培养军事人才:把大批贵族青年派往西欧学习军事,重金聘请外国人在俄国军队中担任要职,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制订重要的军事条令和章程:为了加强军队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先后颁布了军事法规和海军章程。 建设海军:成立海军学院,克服财政困难兴建海军,建设海军基地。兴办军事工业:兴建各类兵工厂,生产新式火炮。 (2)评价:俄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夺取了通往西欧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并为后期的军事扩张

8、奠定基础。2、政治改革: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旧贵族势力,提高行政效能(1)措施:中央机构改革:设立参政院,取代原来的贵族杜马;健全和完善中央机构,取代旧衙门机构。参政院拥有很大权力,从国家中央机构到地方行政系统,从财政预算、贡赋征收到陆海军的编制,都属于参政院管辖范围。参政院成立后,17181721年间又相继建立起11个院,分管陆军、海军、外交、税务、开支、矿务、手工业、商务、监察、领地、司法,以取代旧衙门机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城市设立市政局;地方实行省制。为了满足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愿望,城市成立市政局;为了巩固地方政权机构,把全国分成11个省,各省设总督1人,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

9、 颁布了“官秩表”的法令:官秩表把全部文武官员分成14个等级,这是一种新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利于刺激文武官员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颁布“一子继承法”:迫使贵族子弟去从商、从军、从学、去“自寻饭碗”,一方面打击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扩大国库收入,保证文武官员的素质。修改“皇位继承法:革除了旧的皇位继承原则,沙皇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后继人。(2)评价: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强化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能。3、宗教改革:限制教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对教会进行世俗化改革,使之服从于皇权(1)措施:限制教会经济实力的膨胀:将部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主张由世俗官员来管理修道院的领地。限制教会的政治权力:颁

10、布了关于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废除了总主教的职衔;建立了管理教会的宗教委员会(后改为宗教事务管理总局),以此取代总主教的权力,总局长一职,从非宗教人士中挑选,由沙皇政府任命。(2)评价:把教会完全置于国家的管辖之下,使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沙皇被称为东正教的“最高牧首”。四、文教和社会习俗改革:发展文化,改革教育,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1)文化方面的措施: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2)教育方面的措施:引进西欧的先进的文化教育体系:指定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教育;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全俄各县普遍建立小学;对贵族子弟实行强化教育: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或

11、进军队服役;不服从命令的,剥夺其特权;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各国学习;把西欧近代科学著作翻译介绍到俄国来。(3)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措施:剪掉贵族的大胡子:本来,胡子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是“上帝赐与的装饰品”,又宽又密的胡子和肥肥胖胖的身子一样,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与世界文化交往的障碍。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改为欧洲式的短装: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举办“大舞会”,提倡文明交际。出版生活教科书青春宝典:其中从品德的培养一直到青年人应该如何做客、工作和居家的行为方式,诸此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具体到用餐时一定要使用餐巾,不能“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4

12、)评价:改变了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五、经济改革:强化农奴制,扶植商业,重视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实行重商主义(1)措施:农村中强化已有的封建农奴制。扶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奖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近代工矿企业,允许企业主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扶持商业和对外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鼓励商人组织公司,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内则实行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优势;指令各城市建立起有利于商人和工场主的市政制度。(2)评价:俄国建立起一批炼铁、炼钢、造船、兵工、采煤、制鞋、纺织、锯木

13、等近代场矿企业,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对彼得一世改革的分析1、性质:封建性改革2、特点:(1)既学习西方,又强化了封建制度;(2)采用专制和集权的手段进行改革。3、评价:(1)积极:增强了国力,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推动了俄国的社会进步,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近代工商业和手工工场得到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国内市场的扩大。文化上:改变了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促进了俄国文化的繁荣,解放了俄国人的思想。军事上:军队初步实现现代化,增强了战斗力,赢得了北方战争的胜利。(2)消极:俄国的军事封建色彩得以加强。(1)经济上封建农奴制得到强化;(2)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得到强化;(3)走上了对外扩张和掠夺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