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007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根 据物镜的结构不同,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 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 称为折反射 望远镜。往往有的天文爱好者买了一块透镜,以为这就解决了望远镜的物镜问题。其实,一 块透镜成像会产生象差,现在,正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大都由24块透镜组成。相 比之下,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反 射望远镜的光路可分为牛顿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等。一般说来,对天文普及工作,特别 是对观测经验不足的爱好者来说,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物 镜又需经常 镀膜,

2、维护起来也麻烦。折反射望远镜是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天体的光线要受到折射和反 射。这类望远镜具有光力强,视场大和能消除几种主要像差的 优点。这类望远镜又分施密 特系统、马克苏托夫系统和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等。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国科学院 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 120 折射天文望远镜 对于天文普及工作和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是 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仪器。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在 天文观测的对象中,有的天体有视面,有的没有可分辨的视面;有的天体光极强,有的 又特微弱;有的是自己发光,有的是反射光。观测者应根据观测目的,选用不 同的望远镜, 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说来,普及性的天文观测多属于综合性的

3、,要考虑“一镜 多用”。选择天文望远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学 性能。口径-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相对口径-指物镜的有效口径和它的焦距之比,也称为焦比,常用A表示;即A=D/F。一 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 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 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5。观测有一定视面的天体时,其视面的线大小和F成正比, 其面积与F2成正比。象的光度与收集到的光量成正比,即与D2成正比,和象的面积成反 比,即与F2成反比。放大率-指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它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不 少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放大倍率。

4、其实,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一样, 地面天文观测的效果如何,除仪器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 度的影响,受 观测地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而且,一架天文望远镜有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也就是有几 个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 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分辨角-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角距。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二140 (角秒)/D (毫米), D 为物镜的有效口径。视场-指天文望远镜所见的星空范围的角直径。贯穿本领-指在晴朗的夜晚,望远镜在天顶方向能看到最暗弱的恒星星等。贯穿本领主要和 望远镜的有效口径有关。例 如,南京天文仪器广生产的 120 折反射天文望远

5、镜的光学性能为:主镜的有效口径为 120mm,焦距为1500mm,相对口径为1/12.5,目镜放大倍率有:37.5倍,60倍,100倍, 200倍,理论分辨角为1一2,目视极限星等为12等,视场小于10。它的寻星镜物镜有效 口径为35mm,焦距为175mm,放大率为7倍,视场为500。天文望远镜的目镜 当人们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以后,有人往往只注意物镜,而忽视了做为望远镜 终端设备之一的目镜。其结果常常使再好的望远镜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本领,只能望天兴 叹。天 文望远镜的目镜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这对于观测有视面的天 体和近距双星是十分重要的;其二,使出射光束为平

6、行光,使观测者观测起来 舒适省力。目镜的种类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惠更斯目镜,用字母H表示,MH或HM表示惠更斯目 镜的改进型,这类目镜适用于低倍率或中倍率的观测。冉斯登目镜,以字母R表示,适于 用作装有十字丝或标尺的目镜,用在低倍率或中倍率的测量性观测。凯尔纳目镜,以字母K 表示,是冉斯登目镜的改进型,消除了冉斯登目 镜的色差,这种目镜,视场大,常用在低 倍率观测上,如彗星或大面积的天体。斯坦海尔的单心目镜,蔡斯的无畸变目镜,阿贝无畸 变目镜,希克无畸变目镜都用在 高放大率的观测上,如对行星或月球表面细节的观测等。一 架天文望远镜应备有多种目镜,这样才能便于不同的观测,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

7、 应有的作用。曾见到这样一个情况:某部门从国外订购一架较好的天文望远 镜,但是只有 两个目镜。可是说明书中介绍它有多种目镜。为什么只有两个呢?卖方说,买方订货时设写 明。这是一个教训。因此,订购天文望远镜时,事前一定要 充分做好调研,有完整可靠的 信息,有比较内行的人把关,认真审核好订货程序才行。寻星镜和导星镜 天文望远镜的主镜担负着观测的主角。但是,许多天文观测不是光靠主镜就能全部顺利完成 的。它也需要有助手,这就是寻星镜或导星镜。为 了能迅速地搜寻到待观测的天体,常常在主镜旁附设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它就是寻星 镜。寻星镜一股都采用折射式的天文望远镜。它的光轴与主镜光轴平行,这样 才能保持与

8、 主镜的目标一致。寻星镜物镜的口径一般在510厘米左右,视场在3050左右,放大率 在720倍左右,焦平面处装有供定标用的分划板。观测时,先用寻星镜找到待观测的天 体,将该天体调到,视场中央。这时,该天体自然也就在主镜视场中央。主镜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时,为了及时纠正跟踪中的误差,在主镜旁设一个起监视作用的 望起镜,它就叫导星镜。天文普及用的望远镜也就用导星镜代替了导星镜。望远镜的装置与跟踪一 架理想的天文望远镜不仅应有优良的光学系统,还必须解决好一系列机械结构问题。比 如说,镜筒如何架起来呢?为了能观测到地平上任意天体,根据对轴线方向的 选择不同,通 常天文望远镜的装置分为两大类:地平装置和

9、赤道装置。在地平装置中,镜的是天体的地平 经度,沿水平轴变化时,表示的是天体的地平纬度。由于天 球的周日视运动,天体在地平 坐标中,两个量都随时而变,表示的只是瞬时位置。因此,一般说来,地平装置不便于做较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赤 道装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一条轴和天轴平行,叫极轴。另一条轴和极轴垂直,叫 赤纬轴。当镜筒绕极轴旋转时,这是对角的变化,绕赤纬轴旋转时,是赤纬的 变化。天体 的赤纬不随周日运动而变化,是常量。因此,只要使镜筒跟随着天体绕极助运动即可达到使 天体保持在视场内的目的。这就是跟踪天体的基本原理。显 然,这就是克服由地球自转引 起的相对位置变化。地球以每4 分钟10的速度由西

10、往东自转着,跟踪天体也应以每4分钟 10 的匀速从东往西绕极轴运动。如何使镜 筒这样转动呢?驱动跟踪装置的机械系统叫转仪 钟。本世纪以前的转仪钟,其动力靠链条式的重锤或发条提供,转仪钟的速度靠离心调速器 来控制。现在转仪钟的动 力靠马达带动,速度由天文钟或无线电振荡器来控制。导星就是 弥补跟踪中的误差问题。可见,对于天文普及工作来说,天文望远镜最好是能跟踪天体的赤道装置。注意事项 完整的天文望远镜是由光机电组成的精密的光学仪器,要遵守使用规则:加强维护;赤道装 置的,极轴应调到观测地的纬度,并在子午面内;天文望远镜的调焦是十分重要的,注意人 差和方法差;观测环境引起的小气候不容忽视;应使望远镜

11、总处在各向平衡的状态。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天文光学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仪器之一。望远镜的作用就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 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的另一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约 8mm)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及其他配件组成。通常按照物镜的种类,将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分为三类:折射系统、反射系统及折反射系统。一、折射系统用透镜将光线会聚的系统就是折射系统。早期的折射系统用一块单透镜制作,由于玻璃对不 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会产生严重的色差。为了克服色差引起的成像模糊,用不同折射 率的玻璃可搭配成各种消色差的折

12、射系统。常见的有双胶合物镜、双分离物镜、三分离物镜 等,分述于下:1、双胶合物镜这 是一种常用的消色差望远物镜,用不同折射率的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搭配而成,当合理 选配时可同时校正球差,色差及正弦差。但由于热胶合会产生玻璃变形而影响 精度,一般 口径不宜超过80mm。自从有了紫外固化冷胶后,胶合透镜的口径大大增大。南京天文仪器 研制中心的KP150SR, 口径为150mm,为冷胶双 胶合透镜,成像质量颇为理想。但由于 这种物镜不能校正轴外像差,视场角不宜太大,相对孔径也不宜过大。双胶合物镜不能校正 二级光谱,其值与焦距成正比,是 个定值。只有用特种火石玻璃做负透镜时,二级光谱可 减少三分之一(例

13、如ED镜头)。如果莹石玻璃作正透镜,二级光谱可以再降低六分之一。2、双分离物镜用于口径较大的望远镜物镜。由于可以利用正负透镜之间的间隙设计,使带球差有所降低, 但色球差依然不能校正,二级光谱反而有所增大,其他像差校正与双胶合透镜雷同。但装备 稍困难一些,对物镜框的要求高一些。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KP200R物镜即为双分离物 镜。3、三分离物镜由于可以任意选择镜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材料、透镜厚度及相互间隙,可以有利地校正色球 差。在相对孔径很小时,如果玻璃选择合适,是可以消除二级光谱的,我们将此类物镜称之 为复消色差物镜。三合透镜也可设计成天体照相物镜。4、四片以上的物镜为 了获得大口径、大相对

14、孔径的透镜系统,满足拍摄和观测大视场天体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组合的折射式天体照相物镜系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KP150P及KP80P分别是 口径为150mm及80mm的照相物镜。特别是KP150P(见下图),为了消除残余球差将第五 面修成非球面, 60 视场像质优良(相对 孔径 1/4.5)但是,由于天体照相物镜的材料及制作费用都十分高,因此价格也十分可观。以上折射系统仅是几种例子,根据使用者不同要求,还可有多种设计,像质也可十分优良二、反射系统反 射望远镜在天文望远镜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这种系统对玻璃材料在光学性能上没有特 殊要求,光线不需透过材料本身,而重量较轻无色差又是反射镜的一大优

15、点, 因此大口径 的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但是反射物镜表面精度对光程的影响是双倍的,如果仅由一个反射 表面来成像,则此表面所需的精确度(垂直入射光)比单个折 射表面的精确度要高四倍。可见反射表面磨制的要求是很高的。再加上需经常重新镀反射面及部件组装、校正的困难, 反射系统在科普望远镜中应用受到限制。反射望远镜中常用的有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格雷果里系统、折轴系统,等等。现代的 大型反射望远镜,大都通过镜面的变换,在同一个望远镜上得到不同的系统,以用于不同的 观测项B。下面分别介绍常用的几种系统。1 、牛顿系统 牛 顿系统是反射系统中最简单的光学系统(见下图)。为了消去球差,主镜一般制成抛物面。

16、 但当相对孔径减小到1/12 以下,主镜可制作为球面。它的结构简单, 磨制比较容易,成本 低廉。国内外爱好者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大多采用此系统。但由于轴外像差较大,视场不宜做 得过大,且眼望方向与镜筒指向方向不一致,使观测 者寻星较为困难。但是,相对孔径较 大的抛物面牛顿系统,往往被采用作为口径较大的物镜系统,其像质优良,光力强对拍摄视 场不大的视面天体十分合用。2、经典卡塞格林系统及R-C系统经典卡塞格林系统的主镜为抛物面,副镜为双曲面(见下图),而R-C系统主镜为双曲面, 副镜也是双曲面。此二类系统在大望远镜制作中经常使用,光学质量甚 佳。由于主副镜均 为非球面,加工难度甚大,制作成本高昂,再加上视场角较小,所以科普天文望远镜中不常 用。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 KP400K 采用卡塞格 林系统。3、格雷高里系统 这个系统也是由二个反射面组成(见下图),主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