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沈客运专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00553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沈客运专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秦沈客运专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秦沈客运专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秦沈客运专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秦沈客运专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沈客运专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沈客运专线.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 沈 客 运 专 线D39标段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总结秦沈电力工程项目部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总工程量中铁十二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秦沈项目部承建的秦沈客运专线D39标段电力工程施工任务,自盘锦北(DK264+800,不含)起,途经北宁、盘山、台安、辽中和沈阳市于洪区等部分乡镇,正线长140.919正线公里。主要工程数量为:10KV架空电线路247.5公里,其中自闭线路118.3公里,贯通114.3公里,电源线14.4公里;电杆组立2843基,横担安装2843套,隔离开关安装259套,地线安装711组,拉线安装686组;10KV高压电力电缆118.69公里,其中自闭线路50.2公里,贯通线路58.

2、06公里,电源线10.43公里;杆式变台安装36组;台安、辽中10KV配电所两座;台安、辽中站场照明两处。二、设计要求本标段新建台安、辽中二座双电源10KV配电所,自盘锦北10KV配电所至沈阳西10KV配电所,新建10KV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路各一条。配电所采用单母线,利用母联断路器分段运行方式。高压架空线路采用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安装图号采用86D172,线条选用防腐型钢芯铝绞线:自闭用LGJ-50/7,贯通用LGJ-70/7,电源线用LGJ-150/25。高压电力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带PE护套绝缘电缆,电缆头采用热缩型。车站及区间的高压线路主要采用架空方式;在穿越河流或无架空路径

3、的困难地段,采用电缆沿桥梁槽道敷设或直埋敷设。站场照明采用升降式投光灯塔照明,车站道路及无雨棚地段的站台照明采用折杆灯柱,有雨棚地段的站台采用雨棚灯照明,光源采用高压钠灯,新建部分的室外照明均设计采用自动、手动和遥控三种方式。三、自然条件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地处东北平原、辽沈大地。虽无丘陵高山,却多河流水田,D39标段电力线路80%处在稻田、水网、防风林带之中;该地区四季分明,却长短不均,夏秋时间短,冬春时间长,有效施工时间根本不能满足合同要求。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多风,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只有秋季比较适宜施工。电力线路穿越盘锦、鞍山、沈阳等三市的上百个乡镇和自然村,临时用地、青苗补偿、树木砍伐等工

4、作,牵扯之广、数目之大、过程之复杂令人难以想象。加之秦沈客运专线建设是大“兵团”,多“兵种”联合作战,电力施工与房建、工务、通信、信号、电气化等项目同时展开、交叉进行、配合作业所有这些,向D39标段电力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第二章 施工组织一、机构及队伍工程中标以后,电气化工程公司于2001年8月底,按照标书承诺和工程实际组建了项目部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图如下),并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要求,采取自带劳务的办法,于8月底将具有四个施工队、219名职工的秦沈电力施工队伍开进了施工现场沿线。并坚持“满足工地,服务一线,保证施工”的原则,根据施工任务分布,将项目部驻地设置在了处于中间位置、能够左

5、右相顾的辽中县城。而四个施工队驻地则根据工程任务的划分和施工的需要而不断地流动迁移。极大地满足了施工需要。项目长兼党工委书记张 建 华党工委副书记李 学 雄副项目长兼总工程师马 功 民副项目长汤 小 渭施工技术处物资设备处财 务 处 安全质量处计划统计处综合办公室电力施工一队电力施工二队配 电施 工 队电 力施工三队电力施工四队D39标段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在施工进行过程中,我们根据“青补”工作进展缓慢,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实际,实行靠前指挥,抽调部分项目部工作人员组建了分项目部。主要负责临时用地、青苗补偿、树木砍伐和具体施工的组织协调,从而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期、安全、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二

6、、项目部所属施工队任务划分:1、电力一队负责沈西配电所(不含)DK408+000DK381+150段电力架空线和电力电缆及台安车站站场电力施工任务;、电力二队负责DK381+150DK353+100(含蒲河大桥)段电力架空线和电力电缆、潘辽、敖辽电源线和辽中站站场照明电力工程施工任务;3、电力三队负责DK353+100(蒲河大桥不含)DK285+972.5(绕阳河大桥不含)电力架空线和电力电缆施工任务;4、电力四队负责DK285+972.5(含绕阳河大桥)DK264+800(盘锦北配电所不含)及台安配电所桓洞至台安所、台北至台安所电源线路的施工任务;5、配电所施工队负责台安、辽中两座10KV配

7、电所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临时运行期间的值班工作。三、满足工期要求满足用户工期要求,实现合同工期承诺,是圆满完成一项工程的第一要件,是考核一个施工企业信誉度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电力工程项目部,自从队伍上场那天起,就紧紧扼住工程工期这个“咽喉”,千方百计地满足了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为企业赢得了信誉。中标合同的工期要求是:2001年9月1日开工,2002年11月9日竣工。而实际开工以后,建设总指根据铁道部有关要求,于2001年12月25日在锦州召开秦沈客运专线工作会议提出:2002年10月1日前D39标段必须开通送电,为沿线通信、信号设备等安装调试创造条件。2001年9月9日,在秦沈建设总指挥部的

8、组织下,我们配合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人员开始对全线进行定测,为施工图纸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定测过程中,我们和设计人员一起,对路径困难地段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精心定测。从而避免了施工图纸滞后给工期带来的影响,为确保2002年10月1日前开通送电打下良好基础,并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地方村民丰收在望的稻谷等待收割、青苗补偿工作僵持不下等原因,直到2001年11月4日秦沈建设总指才批复D39标段的开工报告,11月7日铁四院监理站才批复电力架空线单位工程开工报告,至11月8日我们秦沈全线正式开工。面对如此巨大的工期压力,我们一方面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操作技术,一方面大力组织施工会战、开展劳动竞

9、赛,千方百计地赶回了被耽误的时间工期。到2001年11月8日2002年1月3日完成了D39标段(除中继站附近由于设计原因暂时不能施工的以外)的电力电杆、拉线和接地极施工。我们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利用春节期间的2002年1月4日2002年3月3日,组织物资部门进行了横担、瓷瓶等上部物资的进场和检验,为春季施工做好了准备。2002年春节刚过,我们就组织施工人员返场,适时组织了春季施工会战。于2002年3月4日2002年7月30日完成了电力架空线路施工;4月22日9月15日完成了电力电缆敷设施工;6月15日8月31日完成了辽中、台安配电所设备安装调试施工;6月15日9月20日完成了辽中、台安站场电力

10、工程施工。2002年9月30日秦沈客运专线D39标段电力工程(DK267000DK408+000)的电力贯通、自闭线路及设备一次开通送电成功。(DK264+800DK267+000沟海联络线引入发生变更,开通日期推后)。第三章 主要技术特点与施工工艺秦沈客运专线是目前我国连接两个城市的专用铁路,标准高、时速快。在设计和施工中,具有许多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许多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在此,我们只将其中一部分最主要的进行总结:一、10KV电力电缆终端头、中间头在秦沈客运专线D39标段电力电缆工程中,采用了保定合力达应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10KV交联电缆户内、外终端和中间连接头。(一)、该产品具有

11、以下特点:1、交联电缆热缩型终端头双地线工艺。即钢铠地线和铜屏蔽地线分开,使电缆预试更加合理:(1)测钢铠地线与对地电阻,导通时说明电缆外护层已破坏;(2)测两根地线间电阻,导通时说明内衬层已破坏,测铜屏蔽地线对地电阻,导通时,说明电缆护层都已损坏。2、交联电缆热缩型中间连接工艺(三道密封工艺):外护层密封、内护层密封和内绝缘管两端的密封,较好地避免了由于电缆头密封不好造成的电缆中间头故障。 (二)、产品的技术指标试验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结果工频耐压 45KV,1MIN不闪络、不击穿 45KV,1MIN不闪络、不击穿局部放电试验 13KV20PC 13KV时2PC负荷循环试验,3个周期 5H加

12、热时(95),3H冷却 有以下试验评定局部放电试验 13KV20PC 13KV时2PC冲击电压试验 105KV正负极各10次,允许闪络1次,不计总次数 105KV未闪络未击穿负极直流电压试验 52KV/15NIN不闪络、不击穿 52KV/15NIN不闪络、不击穿4H工频电压试验 35KV/4H不闪络、不击穿 35KV/4H不闪络、不击穿 (三)、10KV交联热缩型中间连接安装工序(三道密封工艺)1、校电缆:将电缆校直,重叠200300MM,确定接头中心,从中心点锯断。2、剥电缆外护层、铠装和内护层:长端剥950MM,短护层端剥450MM,留铠甲30MM,其余剥除。留内衬层50MM,其余剥除,取

13、填充物。3、剥铜屏蔽、外半导层:把垫锥塞入电缆分杈内,从端口量260MM,去铜屏蔽,留50MM半导层,其余剥除。4、剥绝缘体、安应力管:从线心端部量绝缘体,长度为连接管长度的一半加5MM并把其剥除,由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留5MM内半导层,用应力疏散胶将半导层与绝缘体处的台阶缠平,套入应力管搭半导层20MM。加热固定。并将应力管和绝缘体之间的台阶用应力疏散胶缠平。5、套入管材、铜网:将护套管套入电缆两端,在长端套入内、外绝缘管及半导管,在短端套入铜网,6、压接接管:按原定相色将线芯套入连接管压接,打磨连接管表面的压痕。7、缠半导带、填充胶、缠应力疏散胶、涂硅脂膏:清洁连

14、接管及绝缘体表面,用半导带绕在压接管表面并与内导层连接,再把填充胶缠绕在半导带外,与线芯缠平并隆起。再在绝缘体表面土一层硅脂膏。8、固定内、外绝缘管:将内绝缘管拉至中间,从中间向两端收缩(三根可同时烤),把外绝缘管拉至中间收缩。9、包密封胶及半导管:把内绝缘管端头与半导层连接处用密封胶条缠平,将半导管拉至中间收缩。用半导带缠绕在半导管端头,使其和半导管、铜屏蔽各搭接各10MM 。10、焊地线:将铜网拉至中间,同时每相上再敷一条地线,绑扎并焊接在两端的铜屏蔽上。11、收缩内护套、焊钢铠地线:将三相并拢,把内护套搭在电缆的内衬层上收缩,同样在另一端收缩另一根,将地线绑扎在两端的钢铠上焊牢。12、收外护套:将外护套拉过来,使其一端搭接电缆外护层100MM,加热固定,同样收缩另一个。完毕。二、配电所保护监控采用微机自动化装置微机保护结构为集中分布相结合式,即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这种方式便于扩充,便于维护,一个环节发生故障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运行。运行方式为一主一备,数据传输采用RS485总线。微机保护装置采用DP系列。该系列保护在开发时借鉴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成熟经验,并符合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要求,以及数字保护和长远发展趋势,具有以下特点:1、满足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