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002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山县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汇编材料(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研究成果鉴定材料 课题批准号 SyKt13027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加 艳 梅 研究者单位 横山县实验中学 装 订 日 期 2014 年 5 月 20 日目 录1、 课题研究申报评审书32、 课题研究计划 53、 结题报告84、 调查问卷135、 调查问卷分析156、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及反思197、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258、论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的研究289、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图片3210、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座谈会图片 38 11、语文测试成绩 41课题

2、负责人加艳梅任教学科小学语文参研人员加艳梅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研究时间 2013 年 9 月 2014 年 6 月 选题缘由我们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得以丰富,课堂教学气氛得到很好营造,我在所教的班中尝试初见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合作学习中遇到意见分歧时,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缺乏必要的倾听、讨论等合作技能,没有实际效果;部分学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或趁机偷懒,“游离”在课堂之外;很多学生易被他人同化,合作时“人云亦云”,等等。我认为其本质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初步尝试运用阶段,因没有采

3、取更细致的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依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那么,应该如何加强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教改理念向实践深度转化的现实问题。为了有的放矢开展研究,我在教师和学生层面进行了调查与个别访谈,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讨论、反馈、评价方面缺乏有效指导的具体问题,厘清了研究思路。至此,我就将课题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我抓住理念向课堂转化过程中的本质问题展开跟进式研究,找准了具有普适意义的课题。 研究设想 一、研究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研究。2、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研究。二、研究目标1、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

4、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2、通过实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3、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窗体底端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小课题研究计划一、 课题论证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小课题,经横山县实验中学评审立项为校级研究课题。为了切实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特制定本研究计划。(一)、选题缘由我们学校在“先学后教”模式的“生学”环节中加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组

5、织形式得以丰富、课堂教学气氛得到很好营造,教学效果已见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一是不论什么内容,都要求学生独学后合作交流或讨论,二是合作学习中遇到意见分歧时,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缺乏必要的倾听、讨论等合作技能,合作效果受到影响。我认为其本质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仍停留在初步尝试运用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在小学语文学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研究。(2)、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研究。2、课题研究的目标。(1)、总结出小学语

6、文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及其确定的原则。 (2)、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3)、归纳总结出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1、课题研究的对象:我校六年级学生。2、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问卷:第一阶段,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2)研讨法:第二阶段抓好教学案例研究,总结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3)经验总结法:第三阶段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调查分析得出带有

7、规律性的结论,及时撰写论文,形成成果。二、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组长:加艳梅,女,33岁,小学二级教师 三、 课题研究预期完成的时间、步骤与进度。(一)、预期完成的时间:2014年6月。(二)、研究步骤与进度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学习有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二)、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按照研究计划采取边实践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对两项研究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并撰写相应的小论文。2.积累相应的过程性研究资料。(三)、总结阶段(2014年6月)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送学校审查鉴定结题。四、预期的主要成果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研究论文

8、。2.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研究论文。3.课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横山县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加艳梅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们学校在“先学后教”模式的“生学”环节中加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得以丰富、课堂教学气氛得到很好营造,教学效果已见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一是不论什么内容,都要求学生独学后合作交流或讨论,二是合作学习中遇到意见分歧时,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缺乏必要的倾听、讨论等合作技能,合作效果受到影响。我认为其本质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仍停留在初步尝试运用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9、因此,我在小学语文学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二、研究工作简述: 本课题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学习有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进行现状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起草课题实施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研究阶段:1.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经常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深入小语课堂,广泛交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个阶段,我广泛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参与校内的集体备课、听课、公开教学、说课、评课等一切教研活动;坚持每周听课2节以上,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研讨课、公开课,利用业务学习的机

10、会,经常与校内的老师们一起探讨。2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有效合作、重视合作小组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步骤: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反馈教师小结。3对有关合作学习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以备查用。4在实验班开展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写调查报告,总结了实验的成败与得失。5.记录教学心得,撰写研究资料。(1)“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分析。(2)“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研究论文。(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及总结报告。总结阶段:对教学实践中的资料、方法和经验进行系

11、统的分析,形成科学的教学环节配置方案,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奠定基础。1总结试验的得失。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的有关情况的分析,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修改初始成果的得失。2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试验论文及研究报告,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记载体会并写出论文、研究报告。3.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明显,教育观念更新了,业务素质强了,科研意识增强了,“科研兴校”的观念与氛围已逐步在学校形成。 4.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大成效。当然,由于初次做课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探索、发现、实验、研究

12、、完善,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三、研究结果与成效:1.课堂变了。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课堂上教师能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大多数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了。 2.教师变了。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积极参加各种专题讲座,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上。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

13、明显,教育观念更新了,业务素质强了,科研意识增强了,“科研兴校”的观念与氛围已逐步在学校形成。课内:教师能对学生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让学生牢记学习方法,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外: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出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3.学生变了。(1)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随大流了,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困生有时发言出乎大

14、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地表达、交流时,当我们听着孩子们那充满童真却不乏机智的回答时,我们被他们感染着。(2)拉近了心理距离,学生乐于学习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研究中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体验情境以及适时的激励机智,缩短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理距离。(3)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大成效:学生能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质疑、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等,特别是高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