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19896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中华美德颂作文篇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1、 轻诺必寡信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2、 民无信不立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4、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5、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小女孩,在她生命的后期,当医生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她说想去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女孩的最后心愿,医生和家长哪有

2、不满足的理由呢?但是因为她的家住在遥远的.,如果满足她的要求,医生怕女孩经受不住旅途的劳累,一个由2021多名志愿者和医生还有女孩的家人组织的集体编造谎言的活动开始了,从上火车到改乘旅游公车,一路上,从报站到服务员端茶倒水,甚至到旅客的交谈,都是大家有意安排的,最后来到了一个学校,在军乐队伴奏的国歌声中,双目失明的女孩以为真的来到了渴望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当看到她无力的举起她的小手向国旗的方向敬礼时,在场的人们全都流下了热泪,这次由2021多人组织的集体说谎行动,你能说他们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么?篇二:中华传统美德名言中华传统美德名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

3、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不师者,废学之渐也。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疾学在于尊师。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

4、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

5、)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若要好,问三老。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

6、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

7、: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篇三: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上)第一辑 公忠爱国第二章 惜时第一章 爱国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不而乐。 4、尽忠报国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6、一寸山河一寸金。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章 奉公9、公生明,偏生暗。 10、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第三章 廉政1

8、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2、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第二辑 砥砺品学第一章 励志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志当存高远。 15、有志者事竟成。 16、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7、闻鸡起舞。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9、少年心事当挐(ru)云。 20、将相无无种,男儿当自强。 2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2、志高品高,志下品下。2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2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6、一寸光阴一寸金。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9、花有

9、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第三章 劝学3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9、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0、头悬梁,锥刺骨。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第四章 品行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三辑 尚德修身第页第一章 尚德46、厚德载物47

10、、德 ,国家之基也。 48、多行不义,必自毙。 49、德不孤,必有邻。 50、富润屋,德润身。 51、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52、好德乐善而无求。第二章 孝慈5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5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5、事父母,能竭其力。 5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第三章 勤俭5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5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61、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第四章 修身6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6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65、满招损,谦受益。

11、66、崇德象贤。6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68、不迁怒,不贰过。6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2、前事之.,后事之师。 7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第五章 自强7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5、天生我材必有用。、 7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7、千淘万漉(lu)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78、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79、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第四辑 诚信仁爱第一章 诚信8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81、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12、。 82、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83、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84、巧言令色,鲜矣仁。 85、温、良、恭、俭、让。 86、仁者无敌。87、以仁为富,以义为贵。第五辑 明道喻理第一章 明理第页8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9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1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91、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9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93、兴必虑衰,安必思危。 9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9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96、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第二章 处世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13、不如人和。 98、识时务者为俊杰。9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0、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下)第一辑 公忠爱国第一章 爱国1、临患.国,忠也。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风萧萧兮易不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6、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7、位卑未敢忘忧国。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大丈夫当有忧国之心。10、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第二章 奉公14、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15、为国忘私仇,千秋思廉蔺。 16、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公正。 17、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第三章 廉政18、罪莫大于多欲,祸莫

14、大于不知足。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21、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22、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23、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24、公生明,廉生威。第二辑 砥砺品学第一章 励志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志不强者志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29、大鹏一日同风起,抟(tuan)摇直上九万里。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1、有志者,事竟成,第页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午越甲可吞吴。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9、德不孤,必有邻。 50、富润屋,德润身。 51、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52、好德乐善而无求。 5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5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5、事父母,能竭其力。 5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