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19746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反思桃花源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桃花源记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瑞玲 济渎路学校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篇较长的文言文,作者陶渊明。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

2、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桃花源记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量的文言文,基本能够通过工具书自己翻译文章,但对于文言词汇较多的文章并不熟练。学生中,存在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较弱,不会提前预习;一部分学生囫囵吞枣,只知大概;有小部分的学生能自主学习,有探究精神,但文言学习的方法不熟练,极需要引导

3、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法。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二、一读品语言之精三、二

4、读思情境之幽四、三读感生活之乐五、四读悟桃源之意六、听朗读录音,回味七、作业布置课文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享受着阳光和知识的沐浴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些地区的人民正在战争的阴影下挣扎着。那么,身处战乱灾祸中的人民最渴望什么呢?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句读、情感。陶渊明用精炼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桃花源,为桃花源营造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美丽图景,那桃源有哪些吸引你的美景呢?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谈谈你的认识。生活在这样美景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心情呢?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神奇的

5、地方,桃花源中人自己把它称作“绝境”,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深深地吸引了渔人,一离开就迫不及待地寻找,可尽管渔人“处处志之”,可桃花源再也不见踪影,为什么呢?感受陶渊明所创设的美好意境。假设桃源中人有一天走出了桃花源,看到了外面的真实世界,一定会有许多想法和思考,请你以桃源中人的口吻写一篇短文,描写叙述他的所见所闻所思。1.带着目标任务走进文本。2.表现出急于了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1、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批注,并能概括主要内容。2、记录自己收获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学生能畅所欲言,进行交流,并能将收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起来。讨论后明确:外部环境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6、纷。内在环境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讨论后明确:安宁、富足:“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快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讨论后明确:意在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说明桃花源就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创设现实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强烈对比,通过现实情景的渲染,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图景的渴望,从而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通过学生的朗读、归纳,能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基于课文基本内容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描绘美好生活图景的语句,体会语言描绘的情境之美。每个学生都能

7、找到关键语句。这一问题较前一问题有所加深,要求能够桃花源中人的心情及表现的语句,是有理解要求的。多读几遍,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与难点,是对主题深层次的挖掘。学生通过讨论后可能会回答:那样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的,是作者虚幻的。关键是作者为什么要虚幻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呢?再进行讨论,主题就会显而易见: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和美好生活。让学生通过听配音朗读,感受、想象清新、美好的生活意图景,激发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同时加强美感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美化。要写好这篇文章既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又要有丰富想象力,同时要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是一个综

8、合性很强的操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想像,使诗中的画面更加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加深印象,再次体会诗人的想像艺术和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景美 人好 宁静和平 追求理想 现实世界:战乱频仍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表(一)班级:_ 姓名:_ 性别:_项目自我评价内容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大体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学习途径1、我经常通过看电视、读报、看课外书来学习语文。123452、我喜欢通过上网找我需要的学习资料。123453、我留意在和同学、老师、亲友聊天过程中学习语文。123454、我喜欢参加讨论会,喜欢演讲和辩论

9、,能够抓住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123455、我在别的学科中也关注到语文学习。123456、我特别重视课堂上的语文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123457、我乐意参加语文活动,并把它看做学习语文的机会。123458、我的计划性强,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和写作计划。12345学习计划与习惯9、我每天都会安排一点时间独自学习语文,从不间断。1234510、我清楚地知道一学期做过几次作文,每次有哪些提高。1234511、老师、同学都称赞我作业认真,书写正确,卷面工整。1234512、我在课上课下能向老师提出语文学习中的问题。1234513、我有上课记笔记、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1234514、我每周都

10、会进行复习,并写一些札记。1234515、在语文学习中有了问题,我乐意跟同学讨论。1234516、要求自己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学迅速把握文章内容。12345学习内容17、我努力用不同的文章样式和表达方式来表达我的思想感情。1234518、我意识到学习语言也是在学习如何思维,我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会思考。1234519、我努力掌握考试说明的内容,使学习成绩得到提高。1234520、我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培养实际的语文能力。1234521、我重视课堂学习,也重视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1234522、我注意语文学习方法。1234523、我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容易

11、动情,且从中受到洗礼和陶冶。12345学习个性24、我对阅读课外书有明显的选择性,总是希望这种选择能有益于语文素养的提高。1234525、我喜欢平易浅近、生活化的作品,并有自己的评价。1234526、我喜欢阅读课有思想深度的或有争议的作品,并能进行探讨。1234527、影响我阅读选择的主要是作品的语言和题材等。1234528、影响我阅读选择的主要是作品的思想内容。1234529、在阅读中,我总想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1234530、我写作文总想在立意、结构上有新意,有特色。1234531、除布置的作文外,我有课外写作的爱好。1234532、我不喜欢用大家都知道的材料来写文章。1234533、我

12、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1234534、我特别喜欢某位作家的作品,很想模仿他的语言。12345调查项目个人得分小组平均分班级平均分学习途径学习计划与习惯学习内容学习个性得分小计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加强文言文学习的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自读、互读等,这些环节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本文的重点就是感悟桃花源的环境美、生活美,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我由浅入深的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感悟桃林美景,启发引导她们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理解。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显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各环节的衔接语言、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