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19729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领导人对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阐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领导人对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思想的阐述收稿日期:2012-7-24基金项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资助课题:高职土建类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培养思想研究,课题编号:2011B06,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年度课题:工程造价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培养思想研究,课题编号:SKKT-12127.作者简介:王中(1983)男,黑龙江安达人,硕士,现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才学的研究。王中 陈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摘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同志对教育思想的研究很多,侧重研究了其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思想这一观点,其中

2、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是“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挥人的潜质,利用个性与潜质的融合,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邓小平同志一直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尊重人才既包含了尊重人才的个性化。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期间提出了争做“四有”人才以及素质教育,为大学生职业素养个性化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胡锦涛同志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显示了人文关怀,从侧面向教育者提出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探索大学生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思想。关键词:职业素养个性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成为目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据麦可思研究机构的

3、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毕业生普遍缺乏诚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第一点就是做人,占到了企业用人指数的72%以上,中国从解放初期到目前经历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以及胡锦涛同志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思想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对人才职业素养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意在为我国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做得了、能学习的人才标准,本文就四位伟人的人才职业素养个性化的发展思想做一个研究,意在让有关教育研究者和从事高等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一、毛泽东同志对人才职业素养个性化发展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正确区分和处

4、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接着,他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从政治思想角度提出要发展统一思想的同时发挥个人的个性,达到思想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能够真正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个人思想受到限制,个性突出的人才十分少见,只有一些留过洋回来的学者坚持着个性发展的思想,因此也受到一些排挤和批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无一不提出个性发展的重要性。1957年3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国

5、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会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不同意见辩论的结果,就能使真理发展。对于那些有毒素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因为同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斗争,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这是在对立面的斗争中的发展,是合于辩证法的发展。3”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人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

6、要将正确个性和思想发扬下去,错误的个性和思想在辩论中改正。将人才的个性和思想推到了至高的位置上。毛泽东同志在毛泽东文选第一卷就提出了十大教授法,其中第一条就是启发式,最后调试干部班要用讨论式4,充分肯定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他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注入式转化为启发式,说话要有兴趣,建立学生职业素养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并且他也提到我们不能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体,要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对有争议的问题和不懂得问题,老师要引导启发,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解决实际问题,在保留学生个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同样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曾指出“用文化教

7、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这是对发展国民经济有极大的重要性5”一句换,简单的几个字,提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这个人才如何培养,毛泽东同志从辩证法角度来看,要有斗争,只有在斗争中才能保留学生好的个性化,去除那些影响社会前进的不良思想。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但是不能什么样的人都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毛泽同同志是伟大的,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就提出了教育的新思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施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6”这一点的提出,既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人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全民上下一心,虽然教育个性化思想再次体现的

8、不是很完美,但他至少证明了一点,职业素养个性化的思想是可以由害转利、由狭隘转化为宽广。二、邓小平同志对人才职业素养个性化发展思想研究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把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一文中之处:“伟大的时间需要伟大的理论。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7”“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生产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也是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他曾经条

9、“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9十分肯定了教育对于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从辩证法上可以引申为大学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能够自主研发,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发挥人才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具有科学精神还不够,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职业素养个性化的要求就是必须在保留其个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培养学生从小独立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的工作做的很不够,生动活泼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的工作做的很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实践环节没有得到应有

10、的重视。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上提出,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旧的知识,要适当更新,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找一条遵循职业素养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新时期中,邓小平同志对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有:提出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强调“各级领导要向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10,要“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11。这一讲话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参与办学,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寻找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的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一线人才。邓

11、小平同志戎马一生,但是对于教育事业,他从未搁浅过,他是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一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是邓小平理论的一贯思想,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中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科学发展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的去?11”针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左”的关键尚未消除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2。进一步阐述,解放人才的思想束缚,要以包容之心接纳人才,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有些个性,我们不能去打压,要

12、以平常心去教育,个性用得好就是宝,个性不好的要改造。三、江泽民同志对人才职业素养个性化发展思想研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13。江泽民教育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6月15日,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表发重要讲话,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13、德智体美等发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4”从根本上提出了要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这次讲话提出了面对人才应当在德智体美上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人才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磐石。但是由于个性的局限性,江泽民同志还特别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才,构筑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掌握科学的理论的同时,开启智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培养职业素养个性化人才,江泽民同志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他要求教育者必须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坚持德育为先,改变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改革人才培养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

14、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着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同时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15。我们引申到职业教育中来,职业教育同样也是教育,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社会扶持、行业支持、企业参与与学校内涵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江泽民多次向青年学生提出,学理工科的也应该度一些文学等方面的书,知识的积累很重要16青

15、年人视野要广阔,知识面也要尽量夸大一些,他就此进一步提出,一个人不管学什么专业,总的懂一些文化知识,有点艺术素养,这样对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很有好处。从这一点说明江泽民对于全省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加验证了江泽民培育四有新人的信心和决心,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角度快来看,为学生职业素养个性化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返祖强调,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 17。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他关系到我国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培养科学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尊重大学生的

16、个性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江泽民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8。充分了对人才培养思路的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为职业素养个性化模式提供了导向作用。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19,充分说明江泽民对于职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学校教育,更需要人才在社会上不断的学习,将职业素养不断地向大众化,集体化靠拢,形成团队协作能力,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来看,江泽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都要把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点更是为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因为个性具有倾向性,不同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教育者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前提下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