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1961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通过初读课文,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心愿。(板书:心愿)2、 解题:心愿就是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小云雀,了解一下小云雀会有怎样的心愿!齐读课题。3、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请根据活动一的要求学习。活动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小组交流:组内轮读生字,说说“乱砍滥伐”“泛滥成灾”的意思。3.全班展示。二、进入活动一讨厌

2、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去 邀上 脱缰的野马 苔藓 漫天飞舞 凶猛 泛滥成灾 枯枝败叶 读音:贫瘠 苔藓 冲垮 乱砍滥伐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小云雀和妈妈飞过的地方分别是 、 、 。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每段的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13) 第三段(第1415自然段)2小组交流,将讨论结果写上小黑板。3全班汇报。 三、进入活动二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小云雀和妈妈飞过的地方分别是沙漠 、 大河 、 森林 。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每段的大意。第一段

3、(第1自然段)云雀妈妈带云雀到外面去看看。第二段(第213)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第三段(第1415自然段)云雀的心愿。【检测反馈】1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埋怨 苔藓 土壤 贫瘠 乱砍滥伐脱缰 咆哮 冲垮 储存 蓄水2、听写词语。讨厌 冲垮 树冠 冲刷土壤 邀上 泛滥 凶猛枯枝败叶 乱砍滥伐 19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阅读,感受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一、复习导入,了解“心愿”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云雀的心愿。出示词语,指名读乱砍滥

4、伐、漫天飞舞、泛滥成灾2.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你们知道云雀的的心愿是什么吗? (出示:14小节。)指名读。齐读:让我们一齐把云雀的心声读出来。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指名读: 。我们一齐读出的森林的重要,齐读。过渡:正是夏天的一次旅行,让小云雀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同学们,你们想去旅行吗?就让我们跟随云雀妈妈矣小云雀一起到外面看看吧。二、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活动一:认识乱砍滥伐的后果。1 轻声读课文29自然段,了解:沙漠是怎样的情形?大河里又是怎样的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请概括出这部分所描写的乱砍滥伐的两大后果: 、 。2小组讨论。3全班汇报。(一)黄沙漫天飞舞1、(出示

5、:沙漠风暴图)2、想象一下此时,你就在沙漠中,你会有个感受?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狂风肆虐,沙尘满天,寸草不生,不毛之地。)3、这样的沙漠里除了黄沙,这儿没有(水)没有(泥土)没有树林和庄稼课文里哪个词可以形容这样的土地? (贫瘠)。4、这贫瘠的沙漠,面积却在日益扩大。补充沙尘暴图片,沙尘暴危害资料。5、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能想象以前森林的样子吗?可现在,引读: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为什么会这样呢? 6、看到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你会是什么心情?(心疼 气愤 惋惜)带着你的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吧!此时你想说什么?(森林实

6、在重要了!)因为它能阻挡风沙。所以小云雀会产生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7、过渡:小云雀如妈妈再也不忍心看到去了,他们带着心痛,离开沙漠,来到大河上空。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二)河水泛滥成灾 (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洪水之中)。1.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什么?(凶猛)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指名读(你能读出河水的凶猛吗?)男生齐读。3、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洪水泛滥的景象吧!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疯狂的洪水扑向河堤,持庄房屋,人群)4、是谁制造了这一切?(人类乱砍滥伐) 这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看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5、过渡:耳闻洪水中凄惨的呼救,目睹家园尽毁的悲剧,怎么不令

7、人痛心活动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1、自由朗读课文第9-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云雀妈妈说森林是“水库、空调器”呢?2、组内交流:(1)完成表格 。名称 树冠 苔藓 枯枝败叶 土壤作用(2)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说说森林的作用,并练习造句。(3)口头填空。夏天,林子里( ),挡住了( ),自然就( )。冬天,由于树木的( ),林子里( ),所以( )。3、全班交流。疾首。森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谁来读?学生汇报:(1)森林蓄水功能师画一棵树,按图复述树各部分是如何蓄水的?树冠挡住雨水苔藓、枯枝败叶吸收雨水土壤蓄水森里可以储存那么多的水,有了这座大水库,到了

8、汛期,河水就不会泛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造句,了解森林的其他功能。森林可以( ),也可以( )。(3)口头填空。活动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延伸。1、练习读好小云雀与妈妈的对话。2、小组探究: 设计一条环保用语。 3、全班汇报展示: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总结:森林冬暧夏凉,所以你看,森林就像空调器 ,可以调节气温。1汇报朗读:小云雀与妈妈的对话。2.让沙漠变成绿洲,这仅仅是云雀的心愿吗?这是动物的心愿,植物的心愿,地球的心愿,也是全人类的心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保护森林,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云雀的心愿一定会实现,沙漠一定会变成绿洲。请将将设计的环保用语的树叶贴在的环保大

9、树上。【检测反馈】小云雀认识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她要邀上小伙伴一起去沙漠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想一想她会怎么把自己的认识告诉她的伙伴呢?请你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开头,写一段话。四、总结全文。森林是宝贵的,人们的乱砍滥伐就会使我们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黄沙,泛滥成灾的洪水,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所以小云雀 “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愿望,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板书设计: 20、云雀的心愿 (沙漠绿洲) 防风固沙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蓄水防洪 调节温度20、 池 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和诗句意思。3.想象

10、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中的童真童趣。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小诗池上。(一起读题)“池”就是指池塘,大诗人白居易在池塘边见到了什么呢?先来看活动一。活动一:读通古诗,理解诗意。1. 自读古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结合书中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2.全班交流。注意读准“撑、艇、萍”的字音,记住它们的字形哦!二、读通古诗,理解诗意。1谁来读一读这首古诗?2. 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谁能将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这首诗我们没有借助任何资料就读懂了,这和诗人白居易有关。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据说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先念给家中的仆人听。仆人听不懂,

11、他就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所以后人称他为“白话诗人”。5.理解了诗意,诗就会读得更好,谁再来读一读?三、再读体会,感悟诗境。过渡: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还不够,我们还要细细地品味。一起进入活动二。活动二:再读质疑,感悟诗境。1反复读读这首诗,尝试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2. 组内交流,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3. 全班交流。请大家轻轻读读这首诗,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生读提问,简单的随时解决,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组内交流,看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逐一交流问题,指导朗读。 从这个“偷”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交流板书:“天真活泼”等)同学们,像“偷”这样在诗中最为点睛传神的

12、字,我们把它叫做古诗的诗眼。透过这个诗眼,我们能看到诗中的画面,感受到小娃那天真无邪的形象。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想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配乐吟诵)四、拓展延伸,体会童真。过渡:类似这样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诗还有许多,一起进入活动三。活动三:拓展延伸,体会童真。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试着写下两句。 , 。2.组内选择一句重点交流:读读这诗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展示交流。说说读读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许多诗人都喜欢描写儿童生活,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吗?(生答)是啊,童心无价,只要拥有一颗童心,就能随时享受生活的快乐!同学们,珍惜美好的童年

13、生活吧!【检测反馈】1.学写生字,要写得正确、美观。撑 萍 艇2.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我会写诗中的生字:纶、稚、侧、莓。3、我能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钓鱼时的专注以及聪明、机灵。知识链接胡令能(785-826年),唐朝诗人。从小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一、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我能行!活动一:读通古诗,理解诗意。2. 自读古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结合书中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2.全班交流。1、读小儿垂钓,读准生字,自学字形。给下列生字注音,并抄写两遍:稚( )_纶( )_侧( )_莓( )_2、读通小儿垂钓,试着在书中给这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