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杨.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9543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实践--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实践--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题指导课的三个细节浅议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 杨远中前些时候,我有幸观摩了黄冈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比武活动,听了高中组的十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的感觉是课型展示全面,课堂形式新颖,教师个性纷呈,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我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现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就我听的四节选题指导课所反映的三个细节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一、图片、视频或视听等感官材料的选择要“精”而“准”勿庸置疑,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或视听材料,有利于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不少教师在问题引入阶段常常会使用图片、视频或视听材料,引导观察,畅谈感受,导出话

2、题。但在实际当中,有的教师所选的图片、视频或视听材料指向不明,有效性不强,学生体验后不能清楚地领悟到材料所反映的共性问题;有的教师所选的图片、视频或视听材料太多,过于杂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听得昏昏然,理不清头绪,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我认为,恰当地运用感官材料是必要的,它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触动学生的心灵,迅速引出话题。在选择感官材料时,不“精”不“准”,华而不实,贪大求多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在教学中,通过适度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勾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回忆,有许多话想说,有许多想法要交流,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效果。二、课题的加工

3、提炼指导要更细、更实、更深入万事开头难,研究要从课题开始。因此,将问题通过加工提炼转化成若干个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是选题指导课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在课堂上,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引导不细,其次是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指导不实。二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窄,总是围绕一个角度穷追不舍,没有创意。这是教师缺乏应变,疏于点拨造成的,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没有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效果。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空泛,无研究价值。这是教师缺少必要追问造成的,“为什么你会想到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取得什

4、么预期效果?”如此追问下去,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具研究价值。我认为,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哪怕是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一节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方法指导我们都可以进行几节课的反复学习实践;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对策,然后与学生们一起来探究,体验活动的甘苦,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尤其是活动过程的重点环节,在一些关键点上,教师更要有充分的预设、精心的准备,使活动指导更细、更实、更深入。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应由“形动”向“神动”深化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些

5、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气氛活跃,课堂上也很热闹,但这只是学生表面上的“形动”,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动起来。究其原因有的是预设过于简单,或内容空泛,或形式单调。如果我们在重视课堂的“形动”的基础上,向“神动”深化,在意外“生成”出现时,灵活应对,使之成为预设之外的精彩之“动”,那么这样的“动”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神动”。四、一点感受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关注细节,尊重细节,剖析细节,也就成了我们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一个全新视角。综合实践活动课集生成性、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学生活动的空间、自由度比学科课堂更广阔,教学活动更应该关注细节,以便在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体验活动过程、发展实践精神的同时,逐渐养成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2014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