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19539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文教案第一单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方 案课题第一单元教 学 目 标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2、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3、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4、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教材分析重点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难点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2、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教具 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景物图片,生字卡片,背景资料。教法启发式、讲授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复习反馈法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观潮 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 1课时 3、鸟的天堂 2课时

2、4、火烧云 2课时 5、语文园地一 3课时 总计:10课时教 学 过 程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1.观潮: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雅鲁藏布大峡谷: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

3、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文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是神奇、壮观、美丽的雅鲁藏布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3.鸟的天堂: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4.火烧云: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

4、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 学 方 案课题1. 观 潮教 学 目 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会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3.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4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5、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教材分析重点1学会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教具课文朗读磁带,生字卡片。教法讲授法、练习法、范读法。学法朗读法。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对前塘秋潮的咏赞。同学们你们对钱塘江有哪些了解呢?(介绍资料)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

6、,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2、(出示挂图、播放潮水声)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2、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雄伟、气势磅礴,那么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奇观吧。轻声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一人一段读,读准字音,通顺、流畅。默读课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教

7、学 过 程(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薄”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贯”上部分共4笔。(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5)易读错字薄 (b)堤(d)闷(mn)踮(din)颤(chn)霎(sh)号(ho)(6)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2、朗读课

8、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四、默读课文,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看看第2至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2.小组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3、4):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5):潮过后江面的景象。五、作业1.选择正确的读音。大堤(dt)风号浪吼(hoho)笼罩(lnglng)踮脚(dindin)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2)形容隐隐约约。()(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六、板书设计gun cho lng zho hu f

9、 b w fi tng 观 潮 笼 罩 恢 复 薄 雾 沸 腾 hng gun y ji yn gun zhn ng shu dng wng 横 贯 依 旧 盐 官 镇 昂 首 东 望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课题1、观潮教 学 目 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材分析重点学习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难点想象和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教具录音带、插图。教法启发法、归纳法。学法朗读法。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

10、。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师生交流,品读。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

11、,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画线。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教 学 过 程(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

12、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13、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五、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六、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潮来时 远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近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潮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课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 学 目 标、认识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