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94777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情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也是一个成长的奠基时期。认真倾听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习惯,除了靠培养训练,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的平日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认真倾听他人说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

2、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孩子不懂得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在上课不能专心听教师讲解,经常走神;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说话时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别人讲话听不进去;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与谈话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而专心听讲是孩子们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要想让孩子们养成专心倾听教师讲解的良好习惯,教师必须从我做起,从课堂教学的细节抓起。我们常说,做教师的不仅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是教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负有最重要的责任。每一位小朋友从背起书包,走进教室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就翻开了

3、他人生新的一页。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愿意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面对如同一张张白纸的孩子们,必须充满爱心、童心和真心。爱每一个正在发展和进步中的孩子,蹲下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要经常竖起你的大拇指,要让孩子喜欢你,喜欢你上数学课。所以讲课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形象和充满幽默童趣的语言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他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良好习惯。2. 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事实上,要求学生在

4、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图画、课件、游戏等引入课堂,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借助文章题材,

5、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整个教学中。3.实行奖励机制,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

6、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4.教给方法,细化“听”的要求。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细化“听”的要求

7、。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

8、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5.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1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我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9、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作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