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194629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二)国家行为及法律责任1.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击毙。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2004年卷一单选第30题)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答案:D提示:本题考点是传统法律责任中,行为可以归于国家间接责任,关键是看国家是否教唆或者

2、放纵。解析: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构成国际不当行为的首要要件就是可归因于国家。在国际法上,下列行为被认为是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1)国家机关的行为;(2)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3)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4)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乙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5)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的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的行为。总结各类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的共同特征,可以发现,他们都是代表了国家意志的行为。因为国家本身不是类似于人的生命体,而是一个机构,一个组织,国家的意志需要通过它的机关或执行国家职能的人去表达和实现,这些机关或人既然是代表国家的意志行事

3、,他们的行为即可被视为国家的行为。法 律教育网 本题中有两个陷阱。首先,警察具备执行国家职能的特殊身份,似乎暗示其行为可归因于国家;其次,受伤的人员包括享有国际法上特权与豁免的外交人员,也似乎暗示行为违反了国家承担的保护外交代表人身安全的国际义务。但该警察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没有国家的积极教唆或指使,也没有国家消极的默认或纵容,所以没有满足可归因于国家的构成要件,因此甲国无需承担国际法律责任。D项正确。2.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

4、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2002年卷一单选第16题)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答案:B提示:本题考点是国际法不

5、加禁止的行为导致的国际赔偿责任4个公约,3个态度的问题。解析: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通常,国家责任是国家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引起的。但是,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各国在工业生产、核能利用、外层空间探索以及国际海底开发等领域活动日益频繁,给别国带来的威胁或损害也越来越多,这些活动被称为“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国际上为了解决这些行为给别国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问题制定了一些公约,如外空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本题题干中的两个公约。法律j教育l网根据这些公约,“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导致的国家责任是一种新的国际责任,其“新”表现在实行严格责任,只要行为带来损害,行

6、为国就要承担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为责任的构成前提,承担责任的主要形式是赔偿、恢复原状,没有限制主权这一项。责任主体分为三种情况:(1)国家承担责任。(2)国家与营运人(具体致害人)共同承担责任。如本题,国家应保证营运人赔偿,营运人无力赔偿部分由国家负责赔偿。(3)营运人自己承担有限赔偿责任,无论营运人是国家或私人企业。所以B项正确。3.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该叛乱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根据国际法,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2000年卷一单选第25题)A.承担直接责任B.承担间接责任C.甲国政府和叛

7、乱运动共同承担直接责任D.不承担责任答案:D提示:本题考点是叛乱运动机关导致的责任不归于国家,由其叛乱运动机关自己承担责任。解析:叛乱政府的责任承担在一国领土或其管辖下的任何其他领土内成立的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不应视为该国现存政府的行为,即不能因其发生在境内而被视为该国的行为。当叛乱运动已导致在现存国家的一部分领土上组成一个新政权时,其所作所为应视为将来新政府的行为。当叛乱团体已掌握了政权时,而由新政府承担责任,甲国政府对其作为不承担责任。D项正确。4.某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根据国际法,下列该国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家行为?(2000年卷一多选第64题)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

8、.司法机关D.军队答案:A、B、C、D提示:本题考点是国家机关的行为归于国家。解析:国家行为一个国家机关不论是属于制宪、立法、司法、行政或其他权力机关所属机关,不论担任国际性或国内性职务,也不论在国家组织中处于上级或下级地位,只要在有关事件中作出行为,其行为即应视为该国国家行为。从总体上看,一国不能将上述机关的行为割裂开来以分担或推卸责任,而应将国家机关视为一个整体,以国家的名义去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一国不得以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因而政府不干涉立法和司法为托辞,拒不承担由立法或司法机关的国际不当行为所引起的国家责任。因此,无论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军队的行为均为国家行为。本题A、B、C

9、、D项均正确。海洋法1.甲国船东的货轮“欢乐号”(在乙国注册)在丙国港口停泊期间,非丙国籍船员詹某和卡某在船舱内因口角引发斗殴。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2004年卷一多选第69题)A.丙国通常根据詹某或卡某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B.丙国通常根据该船船长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C.丙国通常根据甲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D.丙国通常根据乙国驻丙国领事的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答案案:B、D提示:本题考点是内海的港口制度,重点是港口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回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公海大陆架和海底区域强调:船籍国、船旗国(船获得相应身份来源的国家)、船东国籍国是

10、不同的概念。解析:海洋法的港口制度港口属于内水的一部分,它与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沿海国对其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对驶入其港口的外国商船和船上人员有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法律u教育a网但是如果船上的行为不牵涉到沿海国的利益或根本没有超出该船只的范围,沿海国不行使管辖权,而由船旗国负责。也就是说管辖一般不介入船舶内部事件,只有在特定情形下会对船舶内部事件管辖。关于刑事管辖,港口国得行使管辖权的情形主要包括:(1)罪行的后果危及沿海国;(2)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沿海国良好秩序;(3)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外事官员请求;(4)取缔违法贩运麻醉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本案中丙国作为港口国

11、,对发生在外国商船上的非丙国国民的斗殴事件,只有在满足上述四项条件时,才得以行使管辖权。B、D两项符合港口国对停泊在其港口的外国船舶上刑事管辖中的第三种情形,法3律教0育网所以入选。A项是迷惑项,当事双方的请求并不能使港口国行使管辖权,因为当港口国在行使管辖权时,实际上是影响了船旗国的管辖权,但凭当事方的请求显然不当;C项是在以“船东国籍国”的概念偷换“船旗国”的概念,应当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D项。2.甲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甲国的船舶在各国管辖以外的某海底进行矿产开采作业时,其活动应遵守国际法的哪一种制度?(2003年卷一单选第19题)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B.甲国有关海

12、洋采矿的国内法C.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D.公海自由制度答案案:C提示:本题考点是海洋法海底区域,主要有两点:海底区域的性质(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与平行开发制。解析: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制度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海底及其底土,即国家领土、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以外的海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概念和海洋区域。在国际海底区域内开发资源要遵循其开发制度平行开发制度。 本题中,甲国船舶的行为属于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开发,因而要遵循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3.甲国的一个航海航空爱好者组织“碧海蓝天协会”准备进行一次小型飞机“蓝天号”和赛艇“

13、碧海号”的海上联合表演,计划涉及我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对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相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02年卷一多选第58题)A.“蓝天号”飞行表演如在我国领海上空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B.“碧海号”赛艇表演如果在我国领海中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C.“蓝天号”在前往表演空域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飞过我国的领海上空,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D.“碧海号”在前往表演海域的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穿越我国的领海,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我国规定军舰不享有无害通过权)答案案:A、B、D提示:本题考点是海洋法领海无害通过制,另外,无害通过制是针对船的,不针对飞

14、机。解析:领海制度、领空制度、无害通过根据我国1996年民用航空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陆和领水(内水和领海)上空为我国领空,我国对之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外国民用航空器必须根据其国籍国政府与我国政府签约协定、协议或经中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或接受方可飞入、飞出中国领空,领空没有无害通过制度。法 律教/育网因此,A项对,C项错。根据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D项也是正确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条,“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他活动”不是无害通过行为,如本案中的赛艇表演不是无害通过行为,这种行为必须首先得到我国政府批准同意,方可在我国领海上进行。因此B项应当选。4.据海洋法公约规定,各

15、国军舰在公海上如果发现外国船舶有从事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某些国际性犯罪行为时有权登临检查。下列哪些船舶可以成为登临的对象?(2000年卷一多选第62题)A.一国渔船B.一国军舰C.一国商船D.挂任何船旗的船舶(这个选项涉及公海管辖权的问题中有关挂旗的规则的问题,如果不挂任何船旗,将成为无保护国的船舶,谁都可以进行登临。)答案案:A、C、D提示:本题考点是海洋法公海六大公海自由的例外登临权,还有一个是紧追权。登临的主体、客体、对象解析:登临权登临权,又称临检权,指各国军舰或经授权的政府船舶在公海上遇到外国船舶(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时,可以靠近和登上该船进行检查的权利。被登临的船舶只能是军舰和专用于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以外的船舶。被登临的船舶必须涉嫌从事公约所列行为,即:海盗行为、贩奴、非法广播、无国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