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复习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19284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写作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写作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写作复习资料1.本课程的重要任务训练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技能2什么是写作从过程: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作为一种劳动,它一方面是脑力的、发明性的。其体现形式是进行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与操作,或用笔“记写”,或用电脑等其她工具“制作”,以造出“成品”来。从形式: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上: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发明性劳动。3写作的本质 马正平:写作是人类运用书面语言文字创生生命生存自由秩序的建筑的行为、活动4.写作秩序的三个层次:l 主题的确立及展开。l 以组织化、条理化的语言、材料形成文章有机化构造。l 超越思想

2、、语言、构造之上的写作文化。写作秩序的功能:定向性、中介性。5.写作因素 董小玉版教材所关注的写作四因素: 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写作状态论写作控制场.写作意识.写作美学.写作文化学写作技法(一般所谓的写作技法,重要是指特殊的写作措施,它们是人们在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档写作手段,而非基本措施。)(一)一般技法:(写作的一般技法即写作基本技法。对写作基本技法纯熟掌握之后,则有条件创生新的具体写作技法或写作技巧。在马正平的写作理论体系中,一般技法重要指途径思维与赋形思维。一般写作技法即运用多种形式的写作思维而进行的不同类形的文字体现。)1) 体现方式:论述、描写、抒情、议

3、论、阐明2) 辩证手法:正与反、虚与实、抑与扬等3) 思维措施:途径思维分析与综合赋形思维反复与对比4) 类别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的写作手法)(一)直觉思维的写作手法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种问题未经逐渐分析,仅根据内在的感知即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此外,对疑难问题忽然产生的“灵感”和“顿悟”,甚至对将来事物的“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尔性、不可靠性等特点。 意识流文学属于典型的直觉思维写作,此外, 通感、移情等修辞措施也属于直觉思维的写作手法。(二)逻辑思维的写作手法1因果思维的基本操作模型(1)因素分析和因素综合(2)

4、背景分析和背景综合(3)功能分析和功能综合(4)整体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3限度思维的基本操作模型(1)性质强度分析与综合(2)空间广度分析与综合.构成思维的基本操作模型(1)类型分析与类型综合(2)构造分析与构造综合(3)层面分析与层面综合(4)尺度分析与尺度综合4.过程思维的基本操作模型()历史分析与历史综合()环节分析与环节综合(三)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 逻辑思维便于针对事物性质的差别性进行辨别、分析、判断,而无法结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规律性现象。对事物相似关系的结识属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本质亦即相似思维。形象化途径思维相似思维操作模型:她相似思维:异类她相似、同类她相似自相似思维:空间

5、自相似、时间自相似联想简朴联想:延展性联想(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综合联想:关系性联想复杂联想:逻辑性联想()因果联想(2)效应联想(3)分整联想(4)种属联想想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与想象的关系及两者的功能:联想为想象准备思维材料,想象是对联想材料的结合和组装。联想的功能是生成材料与主题;想象则可以补充联想所提供材料之间的空白,把不同的事物神奇地联结起来,从而进行形象塑造、情节推演、情绪抒发、事理阐释、信息阐明(二)特殊技法举要A. 老式常用写作技法聚焦与立骨 悬念与那辗 巧合与误会l 聚焦A. 人物

6、聚焦是以重要人物作为刻画的焦点。B. 细节聚焦是以细节作为焦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C. 场面聚焦是以重要场面作为焦点,写人陈情l 立骨刘熙载艺概文概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此处所言乃是立骨技法。立骨有为题目明其旨、开山见山亮主旨、画龙点睛篇中亮旨、卒章显其志的作用。要想让读者深味文意,理解文章的思想,树骸与立骨技法的使用便不可或缺。一字立骨一句立骨 一段立骨聚焦与立骨的关系 A. 聚焦似特写,是画面;B. 立骨似点睛,似诗眼,是点题;C. 一为具象,一为抽象;D. 聚焦为形象的立骨;E

7、. 立骨为抽象的聚焦l 悬念 悬念是叙事性作品常用的写作技法,指作者精心设立疑窦和矛盾,以激活读者阅读爱好的艺术手法。中国老式叙事学称悬念为“扣子”、“关子”。 悬念由两个部分构成:设悬与解悬,也就是“结”和“解”两部分。设悬的基本措施设疑法 倒叙法 省略法 误会法l 那辗 那辗本是古代博戏“打双陆”的一种手法。金圣叹觉得,那辗是搓那和辗开。搓那就是在引出描述对象和问题之后,不立即道明,而是左盘右旋,延缓事情的发展;辗开,就是在写到将近接近矛盾的解决时,又故意停止下来,再远远地宕开去B.现代常用写作技法1) 意识流与蒙太奇2) 反讽与黑色风趣3) 象征与变形(一)意识流 源于西方意识流故事,重

8、要是通过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幻觉梦境等方式,来体现人物主观世界的意识流动及潜在的心理活动。故事中的意识流,是指故事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构造中心,环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测、回忆、联想的所有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错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精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1.内心独白(1)直接内心独白 即时反映的内心独白(2)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意识流技法下的蒙太奇)(二)蒙太奇 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一般涉及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

9、面。画面合成: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种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剪辑:制作这种艺术组合的方式或过程是将电影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措施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论述情节,刻画人物。相似式蒙太奇借助事物的某种相似点,把两个或多种场景与层次联结组合起来的措施。平行式蒙太奇不需要转换、联结的媒介,直接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交替体现,以形成烘托、比较、补充、对照联想式蒙太奇 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受外界事物的触发,产生对以往生活经历回忆再造的形象画面,并将之与现实生活画面相组接。它可以在时间或空间相接近的基本上联想,也可以在相类似事物的触发下联想,还可以在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诱导下产生

10、联想。隐喻式蒙太奇 隐喻式蒙太奇又称作比拟式或象征式蒙太奇。它是指赋予某些生活画面或形象以特殊的内涵,以此暗示或隐喻某种抽象的思想观念。运用隐喻式蒙太奇要从作品情境出发,寻找富有蕴含的、恰当的象征物。 (三)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挖苦意味的语调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理解其真正要体现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一般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理解其用意。(四)黑色风趣 黑色风趣,是一种把痛苦与欢笑、荒唐的事实与安静得不相称的反映、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手法。(五)象征 以具体、形象的事物,寓意或揭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结识,强化或美化人与物

11、之精神品格的一种艺术措施。简言之,象征即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用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 象征与隐喻的区别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体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隐喻是比方的一种,即暗喻。构成比方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体;二是此外的事物,喻体;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六)变形 变形来源于拉丁文,意为“歪曲”、“走样”。在造型艺术中,它是变化或增减体现对象的形体比例,甚至将对象所有解体后再按创作者的审美意识重新组的手法。7写作原理a) 构思性写作理论崇尚写作构思,觉得构思是写作活动中必备的环节。董小玉

12、现代写作教程写作原理示意图:横向: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技 反 法 馈 纵向:物 感 思 文 b) 非构思性写作理论:觉得文章并非预先构思出来的,而是在写的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构思并非写作的必要环节,写作过程的环节一般只要有立意、行文两大块即可。马正平非构思写作的思维操作模型l 途径思维操作模型分析与综合l 赋形思维操作模型反复与对比l 方略思维操作模型协调与抗衡l 文本思维操作模型渐进与平列.写作思维(相似思维.因果思维.构成思维.过程思维.限度思维)u 赋形思维,就是主题的分形空间分维空间的赋形过程,一方面是将立意思维阶段所拓展的心灵空间进行物化、感觉化、赋形化,另一方面又是对主体内在的思想

13、意境心灵空间时空情绪的体现化、实在化、物化。是将主题由一种一维的思想、情感、意向、信息之点分形为一种三维直至分维(分数维)性的枝丫般、根系般的主题化构造或构造化主题所谓赋形思维事实上就是文章主题的主题立意的意思、感觉的强化,从而在文学性的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抒情氛围、性格感觉、哲理感觉;在理论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说服性空间、证据性空间、理由性空间;而在阐明性文章中则形成强烈的清晰性、透彻性、明白性感觉限度、氛围。 途径思维就是用以实现赋形思维的途径、路线、角度。赋形思维与途径思维的关系: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不存在脱离赋形思维的途径思维,也不存在脱离途径思维的赋形思维.写作过程(一)有关写作过程的表层

14、描述 选材立意构造体现修改 立意选材构造体现修改 动机立意开笔行文修改(二)有关写作过程的深层理解l 阶段转化观写作过程论 (1)双重转化论 第一重转化:由事物到结识的转化 第二重转化:由结识到文字的转化()三级奔腾论 感知奔腾(立意):将客观外物升华为作者内识。 内化奔腾(构思):在内心构建一种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心灵产品。 外化奔腾(行文):将内在心灵产品以文章符号的形式向外在形态转化。()三重转化论 内化(积材蕴意):变身外之物为储存于脑中的感知之物,并使之被写作主体化解、融纳。 意化(立意塑体):将感知之物意态化,使之转化为意念与形象。外化(体现行文):将孕育成形的意象通过语言符号定型于身外,使思维成果物态化。l “生长”观写作过程论(1)知行递变论该观点觉得写作活动就是作者不断地把自己的体现目的、目的、对象(知)形式化为具体感性的写作行为、手段的过程,只有把所有的体现目的、目的变成最后一种写作行为、体现方式后来,写作活动才算真正完毕。 表层写作行为系统中的知行递变觉得表层写作行为过程所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