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18971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一原文】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翻译】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注释】乌有先生(虚拟人名,乌有,即“没有”。本文中的“乌有先生”、“亡是公”和“子虚长者”都是虚拟人名,取其虚构之义)者,中山布衣(平民,普通百姓)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者”表示提示性停顿,“也”表示判断,二者均为助词。)【原文】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翻译】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注释】年且(副词,将近,将要)七十,艺(种植)桑麻五谷以(“以

2、”,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为(谋求)生(生计)不欲与俗人(庸俗的人)齿(动词,并列),毁誉(毁谤和称赞)不存(放,在)乎(介词,相当于“于”)心,人以达士(通达事理的人)目(名词作动词,看待,)之。【原文】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翻译】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注释】海阳(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海”是水,所以是“北面”的意思)亡是公(虚拟人名,“亡”通“无”;“是”,代词,这个),高士(品德高尚的人)也,年七十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可不译)三矣(助词,表已然,可译为“了”),惟读书是务(用

3、“惟是”将宾语前置以强调宾语,相当于“惟务读书”;务,动词,致力于)。【原文】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翻译】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注释】朝廷数(副词,表频率,译为“屡次”“多次”)授以官(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宾语句,相当于“以官授之”),不拜(“拜”,官职任免升迁常用实词,通常指“授予官职”,这里是“上任”), “边鄙(边远小邑镇,彭端叔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与此同义)野人(与“朝”字相对。“在朝”指在朝廷为官;“野人”,乡间平民,这里是谦称自己)不足以(够不

4、上,没能力)充(担任)小吏。”【原文】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翻译】无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注释】公素(副词,一向,向来)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先生,而相违(互相分别)期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读“j”)未之见已(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未之见”即“未见之”;已,通“矣”,表已然的助词,可译为“了”)因(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亲赴(前往,赶到)中山访焉(拜访他。“焉”在这里作代词,代乌有先生)。二【原文】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翻译】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

5、兴。乌有先生说:“你打老远的地方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敬意的,【注释】二叟(老头子,这是对老年人的称呼)相见大说(通“悦”,高兴)。先生曰:“公自遐(远)方来,仆(谦称自己,可译为“我”)无以为敬(“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为敬”,表达敬意),【原文】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翻译】可是寒舍略微储备了些薄酒,每当初一十五(我)总是独自一人喝,现在老朋友光临,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注释】然(表转折的连词,可是,但是,然而)敝庐(我家。“敝”,表谦虚;“敝庐”相当于“寒舍”)颇(程度副词,略微)蓄(储备)薄酿(即薄酒,谦虚说法。淡

6、酒),每(每当,常)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则(就)自酌(独自饮酒),今者(助词,放在时间词后,不译)故人(老朋友)来,盖(通“盍”,何)不饮诸(兼词,兼代词“之”和助词“乎”,可译为“它呢”)?”【原文】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翻译】于是一起畅快地喝起来,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注释】是相与(一同,一起)酣(畅快)饮,夜阑(“阑”,将尽,“夜阑”,天快亮了)而(转折连词,可是)兴未尽也。【原文】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翻译】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端着酒杯,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太平与混乱的事情,心里痛快极了,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注释】

7、于翌日(第二天。“翌年”则指第二年,相当于文言中的“明年”),先生复(再次)要(通“邀”,邀请)公饮,把酒(端着酒杯)论(评说)古今治乱(太平与混乱)事,意快甚(痛快极了),不觉已酩酊(大醉貌)醉矣。【原文】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省,大惊,延邻医脉之。【翻译】傍晚,乌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气息微弱,叫他他都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请来邻近的医生为他把脉诊断。【注释】薄莫(傍晚。“薄”,动词,“迫近”之意;“莫”通“暮”,晚上。),先生酒释(酒意消除),而(转折连词,可是)公犹(还)僵卧,气息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呼之不醒,大惊,延(延请)邻医脉之(为他

8、把脉诊断。“脉”,名词作动词,把脉;“脉之”这是名词的“为动用法”)。【原文】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计矣。”【翻译】医生说:“危险啦!如果没有司命之神,谁能救活他?我已无处施展自己的医术了。”【注释】医曰:“殆矣(危险啦!“殆”,危险)!微(无,有假设意味,可译为“如果没有”)司命(古人称冥间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孰能生之(使之生,即救活他。“生”,动词的使动用法)?愚(谦称,可译为“我”)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用其(代词,代医生自己)技(医术)矣。”【原文】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翻译】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发

9、害怕。【注释】先生靡(指示代词中的“无指代词”:作主语时,通常译为“没有谁”;这里作定语,译为“没有什么”)计(办法)不施(用),迄(最终)无效,益(越发,更加)恐。三【原文】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翻译】与老伴商议道:“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恐怕不行吧?【注释】先生与老妻计(商议)曰:“故人过(拜访)我而死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无乃不可乎(“无乃乎邪、耶、与、欤”,固定结构,表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原文】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翻译】(我)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虚长者,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

10、业,人们都拿“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称赞他。【注释】雅(平日,向来)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从事)医术,人咸(都)以今之扁鹊称之。【原文】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翻译】如果真能请他来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注释】诚(如果)能速(请)之来,则(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庶几(表推测)白骨可肉矣(起死回生的形象说法。“肉”名词用作动词,长肉)。【原文】唯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翻译】只是道路艰险,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拿这件事怎么办呢?”【注释】惟(副词,只是)路险,家无可遣者(“无者”,没有的人)奈之何!(“奈何”,固定结构,可译为“拿怎么办”)”【原文】老妻曰:“

11、虽然,终当有以活之。【翻译】妻子说:“即使这样,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注释】老妻曰:“虽然(固定结构,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这样”)终(终究)当(一定)有以活之(“有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活之”,使之活,“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原文】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翻译】我认为,坐视老朋友死(而不想办法),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哪里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注释】妾(妇女自称)谓(认为)坐视(坐着看,表示不采取办法而等待观望)故人死,是(

12、指示代词,指代“坐视故人死”这件事)倍(通“背”,违背)义尔(通“耳”,相当于“而已”),窃(谦词,可译为“个人”或“私下里”)为君不取(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也。夫(句首语气词,又称“发语词”,通常表示后面要进行议论;也可表后面将另提一事)败义(损害道义)以(连词,表并列)负(辜负,对不起)友,君子之所耻(感到耻辱的事。“所”加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意为“的事情”)。孰若(哪里比得上,怎么比得上)冒死以(连词,表目的,可不译)救之?”【原文】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纵有祸,固当不辞也。”【翻译】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他对妻子)说:“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

13、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自己这把老骨头?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注释】先生然之(觉得妻子的话正确。“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曰:“卿(尊称,可译为“您”)言甚(程度副词,极,很)副(相称,符合)吾意,苟(如果)能活之,何爱(吝惜)此身?纵(即使)有祸(祸患,灾祸),固(本来)当不辞(推辞)也。”【原文】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翻译】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注释】 遂属(通“嘱”,吩咐)老妻护公,而躬自(亲自)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子抽打)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驰之(动词,前往,赶往)山中。四【原文】时六月晦,

14、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翻译】当时正值六月末,伸手不见指头,每前行一步两步都很困难。到了半夜,还没有走到一半的路程。没过多久,乌云蔽空,雷电交加。【注释】时(当时,正值)六月晦(农历月末那一天),手信(通“伸”)而指弗见,窥步(窥,通“跬”。古时的半步,现在的一步;步,古时的一步,现在的两步)难行,至中夜(半夜,古时又称“夜分”“子时”,相当于现在的头天23:00到第二天1:00),道未及(不到)半。未几(时间词,不久,没过多久),密云蔽(遮蔽)空,雷电(闪电)交加。【原文】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翻译】先生想到村庄投

15、宿避雨,敲门时别人都不让他进去。(正在他)犹豫徘徊时,突然下起雨来了。【注释】先生欲投村落(村庄)辟(通“避”,躲避)焉(代词,指雨)叩(敲)门而人皆弗之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弗内之”;“内”通“纳”)方(正在)踌躇(犹豫,徘徊)间(时),雨暴(突然)至。【原文】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翻译】先生即刻想到先前曾经来过这里,村外有一座寺庙,【注释】旋(马上)忆及曩昔(以前,先前)尝(曾经)过此,村外有一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原文】遂借电光见得之,入其门,观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翻译】于是借着闪电光找到了那座寺庙。先生进了门,登上台阶,看见殿门虚掩着,有一小小的缝隙,正准备进去。【注释】遂(连词,表承接,译为“于是”)借电光觅得(找到)之(代词,代“兰若”)。入其(指示代词,那,“登其陛”中的“其”与此同)门,登其陛(台阶),见殿扉(门扇)虚掩(半开),有小隙(缝隙),将(打算,将要)入。【原文】倏忽迅雷大作,电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