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8291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九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草木为了感恩春天而(zhn)放新绿,花朵为了感恩夏天而(jng)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恩秋天缀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恩冬天而把大地母亲银装素(gu)。常怀感恩的心,生活将赐(y)你无穷的快乐。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陈涉世家)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关雎)无可奈何花落

2、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名著阅读。(4分)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拉格多科学院的教授们为了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补救办法”来改进语言?为什么妇女、俗人和文盲们要起来反对?(2分)答 在小人国,皇帝也曾向“我”展示过宫廷里两种选拔和奖赏官员的荒唐游戏,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两种游戏。(2分)答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准备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分)【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

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第一, ;第二, (2分) 【活动三:网络写作】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段话,准备发在校园网上。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安排农事。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

4、,增强科学意识。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葛天民迎燕雁: 燕: 二

5、、理解与感悟(45分)(一)古诗鉴赏阅读蒹葭(节选),完成问题。(5分)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开头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伊人”这个意象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69题。(14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7、有删节)注: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舂:夕阳。B.A.C.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组是(4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猿则百叫无绝D.负者歌于途 (醉翁亭记) 月景尤为清绝在昼犹昏 从流飘荡E.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三峡)下面哪一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互相轩邈”中的“轩邈”用法不一样的是(2分)A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 B.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C.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D.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经纶世务者,窥

8、谷忘反。译文: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回答1013小题(9分)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

9、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

10、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

11、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三处地方能具体表现这一点。(3分) 1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诚如文章末段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