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802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挖填土施工方案、准备工作:施工前应清除施工场地的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对厚有建筑物、电杆、 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和加固措施,完成场地平整和临时性排水设施,编好 土方平衡和挖填土方案。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做好降 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下0.5-1.0m后方可施工,降水工 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然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线,设置定位轴线桩, 龙门板和水平桩,放出挖土灰线。回填土方前,应清除基底草皮、杂物和 排除积水,应防止地面水渗入。前次施工人员应填写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 工程验收记录,经质量检查认可后方可回填。二、操作工艺: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标高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 高

2、时,挖方边坡可作直立壁不加支撑,其挖土深度应根据土质确定,且不 宜超过下列规定:密实、中密的砂土或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工)时为1.0m ; 硬塑或可塑的轻亚粘土或亚粘土时为1.25m ;硬塑或可塑的粘土或碎石类 土(填充物为粘性土)时为1.50m ;坚硬的粘土时为2.0m。基坑(槽) 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地质情况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最大坡度值应符合下表:深度在5m内不加支撑的基坑(壁)、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值表232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项有静载坡项

3、有动载中密砂土1:1.001:1.251:1.50碎石类土(填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粉土1:0.671:0.751:1.00碎石类土(填粘性土)1:0.501:0.671:0.75硬塑粉质粘土、粘土1:0.331:0.501:0.67黄土1:0.101:0.251:0.33轻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汪: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动载指用n械挖土或汽车运$俞作业等,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开挖条形基坑(槽)不放坡时, 应沿灰线里面增出基槽的轮廓线。对普通松软土( 1.2类土)可自上而下 逐管逐层开挖每层开挖 深度为0.3m左右,从开挖端向后倒退挖掘;对 粘土

4、和坚硬粘土(3.4类土)应先用镐刨松后再向前挖掘,每层深度为 0.15m左右。挖坑(槽)或较大面积土方时,从地面下挖1.0 m便可开 始刷边;挖至距离槽底0.5m时,应沿坑(槽)边每隔2-3m高差打入竹 签或木桩,并注明标高,同时配备0.5m长竹(木)标杆若干根。操作 人员用标杆按设计标高找平,检查槽宽,修理槽边,铲平槽底,清除余 土。从坑(槽)里往外弃土或在坑(槽)边堆放材料时,应距离坑(槽) 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不能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 用与基工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 夯实。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

5、度砼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不放坡开挖管沟时,除不修边坡外,其余操作要点同放坡。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并在其中进行安装工程及填土,应在最短 期内完成。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应在开挖时留出0.15-0.3m 层不 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挖至设计标高。开挖有坡度的基槽(坑)或管沟 时,一般按深度分几阶修坡,开始按坡度大致开挖,挖至1.0m深左右时,再按坡度要求沿长度方向每隔3m左右修一条坡度线,然后依此线修 坡。再挖1.0m后,仍按上法操作,直到挖至设计标高,统一修坡、清 底、检查沟宽和标高。在开 挖基坑(槽)和敝露期间,如遇松土、流砂, 应加设挡土支撑,以防坍塌。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

6、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有 少量地下水出现时,应首先从低处开挖,并在该处设置排水沟或周围加固 的集水坑,以便排水。挖大面积基坑时,应从三面开挖,留一面挖成斜坡 作为出土通道,挖出的土运至弃土地点,最后收斜坡挖掉、运出,坑边留 一部分回填土。开挖深基坑(槽)或管沟时,为了弃土方便,可根据土质 特点,收坡高沿全高做出1-2个台阶,宽0.7-0.8m倒为倒土台(也可用 脚手架搭设)。然后按线基坑(槽)或管沟放坡分阶开挖,从下阶上弃到 上阶土台后,再从倒土台弃至槽边,完成流水作业。开挖基坑(槽)土 方时,如有条件,尽可能在坑边或附近留出一部分回填土,收多余的土 一次运到弃土地点,减少二次搬运

7、。在基坑(槽)挖土过程中,应随时注 意土质变化情况,如在接近设计标高处发现软土层、枯井、古墓时,应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采用加深、换土或其他方式处理。遇有文物,应做好 保护,妥善处理后再施工。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如用打夯机,应根据机械性能大小确定一般虚铺约0.25m,夯实至0.17m ;如用人工夯实时,虚铺约0.2m,夯实至0.14m,分压夯实应一夯压半压。当基坑(槽)底高低不平 时,应先从低处填土夯实,填至与高处同一水平后,再分层夯实。如必须 分管填夯时,交接处应填夯成阶梯形斜坡,分层交接处应错开。回填土时 应先利用就地开挖的厚土,并清除掺入的有机杂质和过大颗粒。回填土的 含水率应

8、严格控制,防止形成橡皮土,如土质过干应洒水湿润再夯实,回 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如设计无要 求时,可参照下表(表2.3.18)确定施工。各种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参考数值表2.3.18项次土的种类变动范围最佳含水率(重量比)最大干密度(g/cm3)1砂土812%1801882粉土9151.852.083粉质粘土12151851954粘土1923158170在基础墙两侧回填土时,宜两侧同时填夯,且填土高度不宜相差太大。较长且较薄的沟壁墙填土,宜采用人工填土夯实,并应采 取支撑加固 措施后再进行,以免收沟墙挤压。管沟铺设管道后,回填应从两侧同时进 行,防止管中

9、心位移。人工填至管项0.5m以上,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冬期间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坑(槽)可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 填,但冻土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冻土块粒经不能大于150mm,每层铺土 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 ; 2、管沟底至 管项0.5m范围内不能 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3、室内的基坑(槽)和管沟,不能用含有冻土块 的土回填。三、安全注意事项:人工挖土严禁采用底部掏空的办法塌土施工,应由上而下分层按顺序施工,且应分管。挖土操作人员前后相距至少3M左右,间隔2.0m,不能 两人对头刨土,以免镐头伤人。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基坑(槽)或管 沟边坡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滑坡现象(如裂缝、滑

10、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 列措施:1、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带,2、通 知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措施;3、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 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基坑(槽)和管沟回填以前,应检查坑 (槽)壁有无塌方迹象,下槽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用双轮车向槽内卸土时不能撒把,槽边须有阻挡车轮的横档木以免车辆陷下。非机电设备操作人 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 责移动胶皮线,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下班时应断 电,并用防雨材料收夯机和电闸盖好。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 坡土的变化,并应考虑夯实振动的影响,对坑(槽)沟壁松土掉落或塌方 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在公共场所、居住区、交通道路等 处挖掘时设置围栏,夜间挂红灯警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