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1796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一节英语优质课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一节优质课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摘要】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一节英语优质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一些现状和本节课的一些好的做法,并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处理方式、目标与任务的定位、活动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阅读与词汇教学;阅读与语法教学一、引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初中生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了解信息,丰富知识,获得乐趣,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是: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

2、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阅读课是初中英语课的常见课型。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其次,一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不能锻炼他们的

3、阅读能力。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笔者最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英语优质课竞赛展评活动的观摩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武汉水果湖第二中学鲁琴香老师的一节课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阅读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略读、扫读、猜测、对比等学习策略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最为突出的是,鲁老师在授课中比较好地处理了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学习、阅读教学中的语法学习,解决了阅读题材较难,阅读语篇生词多、语法复杂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提

4、供了中学英语阅读课技能和知识教学的优秀范例。对本节课的观摩学习引发了笔者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地位、阅读课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等问题的一些思考。二、教学过程回顾本节课所用教材内容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学生用书七年级上Unit 11Section A3a-4(详见P67)。本部分阅读题材较难,篇幅较长,仅生词就多达18个(work, hour, brush, teeth, after, go to work, get to, bus, hotel, all night, love, listen, home, morning, go to bed, job, afte

5、rnoon, evening)。涉及到的语法知识为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的陈述句,如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has a shower. He gets home at 17:00 and he watches morning TV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度较大的阅读文章。教师授课过程基本如下:Step 1: Pre-reading.(用时约10分钟)1.导入教师和学生问候之后就通过谈论自己今天和日常的作息时间引入课题:To get here, this morning I got up at half past five. But usually I ge

6、t up at half past six.随后授课教师又呈现了wash face, brush teeth, eat breakfast, go to work,take a bus等短语。【设计目的:教师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设置情景,迅速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地引入本单元的话题。创设情境学习词汇】2.游戏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每位学生发一张小纸片,每一组学生任意写出班级同学姓名(name)、日常生活(activity)、时间(time)三个方面的不同词语。每三个学生说出自己所写的信息,老师连接成一句话,例如:Li Xing gets up at nine ocl

7、ock pm. 由于组成的句子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信息差,在快乐的气氛中当事学生做出判断Yes/No。如果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还需要修订原句,用正确的句子表达出来。例如,I get up at six oclock am.【设计目的:通过游戏活动复习本单元的目标语言: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oclock.。 恰当、得体地运用游戏,把孩子带进精彩的活动空间,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Step 2:Wh

8、ile-reading(约20分钟)结合前面游戏部分出现的信息,授课教师提问:Now I know your activities, but do you know Scotts day?”及时而非常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阅读文本。1.学生通过速读、扫读等策略和方法,完成任务:(1)回答问题:What is this passage about?(2)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和动作的短语;17:00; 19:15; 7:00;get up; brush teeth; eat breakfast; go to work; take the bus; get home; watch TV; go to be

9、d 2.通过朗读、细读等方法回答问题:Can you fin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Scott and you?3.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设计目的:教学策略为:通过扫读、略读、朗读等不同的方式理解课文。】Step 3:Post-reading(约10分钟)在经过三轮的阅读学习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三项任务:1.完成课本任务3a,将每幅图片标出时间并排序;2.思考并谈论开放式问题:Can you think what his job is?;3.用板书的重点短语为线索,复述课文。三、教学特点分析笔者认为,这节课虽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在时间的处理上出现

10、前松后紧的情况,复习的内容较多影响了后面新课的教学;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造成学生们在处理学习任务时出现“卡壳”等问题外,但是鲁老师的课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成功的。笔者认为其最成功之处在于在这节课的目标与任务定位合理,活动任务设计得当,很好地处理了词汇学习与阅读教学、语法学习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1.很好地处理了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学习词汇学习是阅读材料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很多教师在阅读中处理词汇的教学方法是:阅读前教师先领读单词表中的词汇,然后讲解其用法。老师将课文所涉及的所有生词及其用法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可能课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背笔记。这种词汇教学方法虽然扫除了学生阅读中

11、可能遇到的词汇障碍,整体理解材料变得更容易,但脱离了语境的词汇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不能有效运用,词汇学习效果并不佳。同时,这种做法使学生失去了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机会,提前教全部生词对阅读语篇没有什么意义,不利于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了新词汇怎么办?如何在一节阅读课中处理较多的词汇呢?在这节课中,鲁老师是这样做的:上课开始,鲁老师简要作了自我介绍,就直奔主题:Nice to meet you, class! I am Lu Qinxiang. Do you know where I am from? I am from Wuchang Shuiguo

12、hu No.2 Middle School. Oh, its very far from here.(授课地点在武汉四中).To get here, this morning I got up at half past five. But usually I get up at half past six.教师通过真实的情景很自然地过渡到Unit 11 的学习中来。Usually I get up at half past six. After that, I brush my teeth, wash my face and eat breakfast. I often go to work

13、at seven oclock. I take the No.532 bus to work(教师一边叙述,一边通过身体语言呈现新词汇,板书以上五个动词短语并领读)。授课教师通过语境把原本没有关系或关系松散的词汇连结起来,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体,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和提取这些词汇。在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目标词汇时,授课教师不只是自己唱独角戏。教师在描述班内学生情况时,当事学生要作出反应:如果学生认为老师说得对,就说“Yes!”;如果认为说得不对,就要说“No!”并且修正句子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要通过听来接收和感知语言,而且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反馈。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呈现和学习词汇,能引

14、起学生对词汇的注意的理解,有利于学习。在while-reading部分,鲁老师首先要求学生们在文中划出表示时间和动作的短语;随着阅读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发问Can you fin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Scott and you?。鲁老师给出了一个例子:I usually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but Scott gets up at five in the afternoon.并且提示学生用have breakfast,go to work, work all night, go to bed,get home, watch

15、TV等重点词汇作为线索。在整个语篇学完后,授课教师又安排了复述课文的练习:要求同学们根据板书列举的动词短语为关键词,介绍Scotts Day。在after-reading部分,鲁老师还安排了词汇巩固的练习。用本所学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在英语阅读理解活动中,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而词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其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阅读能力的加强一样会反作用于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为了达到良好效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词汇教学根据需要分别安排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材料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1)读前的词汇接触与学习 需要在读前让学生接触和

16、学习的词汇一般是影响课文理解且不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义的词语,或对理解文章起关键作用的重点短语。在处理这类词汇时尽量呈现该词语在该课中的意思,避免引发歧义。另外,要注意控制一下接触与学习的时间,以免影响阅读课其他环节的实施。具体可采用图片呈现和创设情境呈现等方式。图片呈现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授课教师借助图片来教学阅读部分需要学生读前接触与学习的词汇可以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快速识记该词的意义。本节课中授课教师采用的创设情境学习词汇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词汇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把词汇放在了语境中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理解、记忆和运用,因此学习效果良好。 (2)读中的词汇揣摩与理解 阅读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获取信息,阅读教学中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即使是词汇学习也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授课教师可以在生词自然出现时介绍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