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7924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_高频考点训练1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考点训练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 (2013无锡一模)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04年7月指出:“人们对美国空间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取决于我们被视为朋友还是恶霸。20世纪40年代,我们的优势比现在还要明显,马歇尔计划帮助我们获得了软实力。”下列对此计划理解正确的有()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 B. C. D. 2. (2013苏南三模)“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地、耐心而又坚定地、警惕地遏制其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美国上述政策的

2、实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导致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手B. 促使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C.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 促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 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 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 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4.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 世界银行

3、的成立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第二次世界大战5.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 美国控制西欧 D. 欧洲共同体6. (2013南通二模)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 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B. 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C. 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7. (2013百校联考)货币战争一书中说:“IMF是欧洲人坐头把交椅,为了防止

4、局面失控,美国财政部设计了在诸多重大议题上,必须达到赞成票85%以上才能实施的条款,从而相当于赋予了美国财政部(17%投票权)一票否决权。而在世界银行,由于是美国财政部挑选行长,在完全掌握人事权的条件下,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以便提高效率。”美国财政部这种安排的主要意图是()A. 提高行政工作效率B. 确保对两个国际组织的绝对控制权C.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D. 加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8. 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

5、济发展规律的应是()A. 欧洲联盟 B. 上海合作组织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9. (2013南通三模)某国际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应是()10. (2013盐城二模)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共101个。其中1979年以前12个、1980-1989年20个、1990年后69个。从区域分布来看,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7个。由此不能看出世界区域性合作和一体化组织()A. 地区分布

6、不平衡 B. 跨地区现象出现C. 90年代后增速加快 D. 阻碍经济全球化11. (2013南京二模)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A. B. C. D. 12. (2013常州一模)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如学者徐昕所指出:“在交织着新旧内外各种矛盾的历史性冲突过程中

7、,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中的中国的根本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这“两大杠杆”是()实现民族独立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生产力全球化A. B. C. D. 13. “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欧罗巴合众国”的最初出现带来的国际影响是()A. 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B. 实现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C. 自由主义运动开始席卷全球D. 世界经济

8、呈现出多极化趋势14. (2013苏北三市一模)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15. 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

9、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 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6. 下表说明()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发达国家间贸易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发展中国家间贸易196559.032.53.8197062.130.63.3197546.638.47.2198044.839.09.0198550.835.39.0199055.333.49.6199547.037.714.1(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资料来

10、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趋向统计年鉴)A.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B. 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C. 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D.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17. 2012年7月20日路透社报道,WTO上个月裁定,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冷压薄板电工钢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对此中国提起了申诉。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其海关对此类产品进口商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押金。由此可见()A. 世贸组织无法调解各国贸易纠纷B. 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弊大于利C.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中最

11、大受益者D. 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任重道远18.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A. 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B. 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C. 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D. 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19. (2013苏南三模)从1960-1975年,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由2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

12、人均收入仅由169美元上升到260美元。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50年的31%降到1972年的18%。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A. 充分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B. 尽快改变美苏两极对峙对抗格局C.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 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20. (2013扬州期中)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个“世界国家”的建立必须与以往的“统一帝国”的建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统一帝国”建立采用武力的方式,而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由此看来,汤因比认为()“世界国家”的建立依赖于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克服全球性危机只能依靠和平而非武力方式“世界国家”的建立使世界各国能获得均衡利益“世界国家”从本质上说和传统民族国家没有区别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