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7819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背景导读】乘法分配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小学阶段学到的第五个运算定律,是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打基础,也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很多老师的眼中,要上好这堂课感觉好难,好难,难因有二:一是怕学生不会归纳;二是学生较难理解将两个算式相等作为表征出现。因此我将把关注点放在难点二上,并结合乘法分配律的后续作用,选择从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这个角度来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或许这样的学习能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即:先从大量的生活情境(买衣服)入手,引出乘法

2、分配律的结构,用生活情境解释算式的生存与由来,再从算式回归到情境,以此深化乘法分配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意义,为后续解决问题打好铺垫,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下面的案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同时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作进一步深入地探讨。【课堂写真】一、复习导入,利用旧知引领自主学习的开始1、写出学过的运算定律的字母式。2、口算:635【设计意图】:预设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二、创设情境与探究新知师:大家生活中一定参与过买衣服吧,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出示第一组买衣服的问题)指明汇报自己的算式:生:503403或者(5040)3师:这两个算式都是求的什么问题?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板书等式:503403=(5040)3【设计意图】:合理利用并依据现实生活实际改造现有的主题图情境,将植树改为买衣服,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现实背景,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师:出示第二组买衣服图:现在又买了一些衣服,你会计算它的总价吗?(出示)学生列式并汇报。605305或者(6030)5师:这两个算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板书:605305=(6030)5)师:对比这两组算式。503403=(5040)3605305=(60

4、30)5等号的左边我们是怎样求出衣服的总价的?右边呢?(课件显示计算的思路);生:因为在计算衣服的总价时,上衣和裤子的数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用着两种方法来求买衣服的总价。师:接着计算买衣服的总价:不知道数量,怎样求总价?(课件出示)。生:50a40a=(50+40)a;师:既不知道单价,又不知道数量。(课件出示)生:学生思考后汇报。(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也可以用字母式表示,师板书)师小结:看来,这样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与买衣服的单价和数量没有关系,只要是一套一套的买衣服,即买的上衣和裤子的数量相同,我们都可以这样计算。师:生活中,还有像买衣服这样计算的问题吗?生:有,比如:植树

5、:杨树植5行,每行12棵,柳树植5行,每行21棵,一共植树多少棵?生:商店有苹果和桃各8箱,每箱苹果重25千克,每箱桃重30千克,一共多重?师:为什么这些式子会相等呢?师:(出示正方体图)你会写算式吗?分析这两种算式,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在求8个4是多少,所以,它们是相等的。所以,这些算式中,只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就可以用着两种计算方法。即:用两个数的和去乘以这个数,也可以用这两数分别去乘这个数,然后将和相加。师:(出示我们研究过的式子)再来看我们写过的这些算式,是这样的规律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生: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师:如果我用字母表示这些数,你能

6、写出乘法的分配律吗?(课件出示)【设计意图】:从问题的实际意义都买5件,也就是买5套和数学运算的意义(60+30)个5也就是60个5加30个5两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从比较类推、数形等活动探索与理解,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透彻感悟。三、快乐练习1、判断。2、填一填。(12+40)3=()3+()315(40+8)=15()+15()7820+2220=(+)203、变一变。想一想:是用乘法分配律变一变再计算,还是直接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好?(课件出示,巩固分配律的认识)(25+125)8372011362474136991313四、分配律的应用。课件出示: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更好。569691569569【减法也适用乘法分配律】我们以前口算:635时,想:60535=315就是应用了什么定律?五、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拓展。这些计算可以用分配律吗?(25+50+125)81456756-2065(9030)【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上,我深入解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发展性。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