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7769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单位: 城关幼儿园姓名: 李 钦电话: 13648329650 题目:新课改下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摘要:为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义不容辞。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关键词:社会交往 同理心 幼儿的模仿特点 借助游戏 开展社会活动 发展合作精神 学习分享 家园配合正 文: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教育,不仅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同时城市住房

2、单元化增多,儿童在家缺少交往的伙伴,加之家庭早期教育偏重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特殊能力的培养,回家后,孩子们还要学器乐、学绘画、学英语等等,使儿童在家的时间都处于学习之中,导致了幼儿交往机会减少,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交往能力差。 观察发现,由于社会和家庭因素,大班儿童在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同伴交往中,不能与同伴友好和睦地相处;与小朋友发生纠纷时依赖于老师解决问题;交往伙伴单一,不能大胆地与大多数幼儿玩耍。师生的交往中,幼儿不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有困难时,不敢寻求老师的帮助,不主动接近老师。在与亲人的交往中,对待家长的询问拒绝回答或发脾气。同陌生人交往中,不能与客人打招呼不接待客人。近日

3、公布的“北京市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显示:有208的孩子存在中等程度的孤独,有225的孩子表示“我没有知心朋友”,有456的孩子相信“多数人是不可以信赖的”,有361的孩子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让孩子走出孤独,学会交往,应是我们幼儿教师需要解读的课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与人交往应是友好、平等、互相尊重的,我要求幼儿明确与人交往的态度,能主动与人交往。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在园能主动向班内及其它教师问好,在家中能主动向父母和同龄小伙伴左邻右舍问好。教师坚持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作示范,随机教育

4、幼儿,懂得互尊互爱的道理。同时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能让幼儿明白“互相谦让、团结友好”,因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是从学会与人相处的态度开始的。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是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同理心”是让自己能感受、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可以说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就是让幼儿在交往中,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体谅别人的心情,理解他人的心境。教孩子观察别人的情绪变化是如何通过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来表现的。还应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可以多问问他:“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幼儿园对与其他

5、人矛盾时,往往会与之争论或大哭不止,这时我抓住时机,采取积极态度,对于不合理的引导幼儿去感受,去正确处理,去自己解决问题。幼儿会从中感受到和领悟到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从而使幼儿的情感交流能顺利开展,使幼儿之间亲密无间。二、从幼儿特点出发,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要想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善于抓住幼儿的模仿特点,在社会交往中,我为幼儿的模仿提供平台,让幼儿去模仿,去学会社会交往。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主动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作出表率,如幼儿的伙伴、同园的同学来家里玩,家长应热情招待

6、,倒水、递水果或饮料等,并引导幼儿园也这样做,通过交谈、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在小客人走时,要礼貌的送行,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幼儿作出表率,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教师也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幼儿白天一般在幼儿园,我每天与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多用“谢谢”“请”等文明语言,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游戏时多与幼儿园交谈,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了礼貌待人。创设情境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幼儿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幼儿智

7、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三、借助游戏,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游戏是一各适应幼儿特点的一各活动,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能够促进幼儿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不仅使幼儿在玩中学,也使幼儿在玩中与同伴接触、与同伴交往。我利用游戏这个平台,带幼儿到户外进行多钟游戏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提出适应的问题或参与要求,设置一些与社会交往有关的游戏,使幼儿体验社会交往,大胆与别人交谈,积极参加讨论,对别人的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使幼儿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和兴趣。例如,玩玩具时,要求幼儿互相谦让,不争不抢,组织幼儿去模拟购物,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创设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是进行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又是

8、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途经。我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际引入课堂。如设计“阿姨问路”的生活情景,让幼儿模拟“阿姨”和“路人”进行“问题与指路”的对话,创设借粉笔情境,让幼儿学习“借物”的对话等等,然后让幼儿以分组表演的形式相互评议,幼儿在交际的情境中,不但想说敢说,还说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兴趣幼儿这样做了,时间一长,无形中学会了许多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在伙伴中建立起一各和谐、亲密的关系,使幼儿学会合作,增加社会经验。四、开展社会活动,为幼儿的创设交往氛围。首先,我为幼儿创造机会,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如在游玩时,让幼儿去接触残疾人,由幼儿去帮助他们做一点小事,如

9、带过马路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必,使幼儿能支持和关爱这个世界,让幼儿去捐一点小款,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再次,通过一些活动去矫正幼儿自私性的行为,帮助幼儿与同伴之间消除隔阂,如一些唱歌、跳舞等,也可在生日时互相祝福,唱支祝福歌,让孩子与不同对象交流,也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五、发展合作精神,提供给幼儿的交往条件。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万千宠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有的幼儿心目中只有我,全无旁人。如分配玩玩具时,幼儿各自抱一大堆,自管自玩;走楼梯时两人拉手,走得快的根本不管走得慢的是否能跟上。这各缺乏合作精神的行为,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

10、我注意对幼儿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如送信游戏,我让幼儿每队配合默契,加快速度,才能取得胜利,使幼儿明白相互合作、合理分工的道理,逐步渗透合作意识,使幼儿学会社会交往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幼儿说,特别是对那些平时不大发言的幼儿,我以鼓励为主,让幼儿大胆的说,已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学习分享,形成良好的幼儿交往习惯。幼儿之所以不愿与其他人分享,关键在于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这是一种“痛苦”的割舍。其实分享是有回报的,体现着关心和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感到温暖和快乐。我为幼儿创造机会,经常组织幼儿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共同活动,共同分享快乐。让幼儿在与同伴间交往、分享、合作,学

11、会与人相处,掌握分寸,不矫枉过正,幼儿毕竟是幼儿,不是用大人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勉强要求幼儿去分享,更不能因为幼儿拒绝分享就惩罚他,要多加引导和规劝,同时自己应树立榜样。七、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

12、家长认识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除此之外,我还请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家长还可以要求别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让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行为。同时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过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教师要帮孩子学习如何与人接触交往,逐渐掌技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交往能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每一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幼儿教师的我,还需耐心指导,密切联系家长,为幼儿创造环境,共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加有效地将新课改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