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76745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买文具教学设计执教人:吕寨镇中心校余金兰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通过创设“买文具”这个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有选择地解决有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回忆含有小括号的试题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让“9352=1”这个等式成立的问题,自然引入中括号;最后,在认识中括号的写法和用法后,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新课改也指出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探索、大胆交流,让学生在热烈、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新知的学习。但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可能或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二、 课时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三、 重点难

3、点l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l 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四、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 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 练习本 练习册六、 教学过程(一) 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板书课题:买文具)(二) 互动新授,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

4、数学信息。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分步算式:223=66(元) 244=6(元)666=72(元)。综合算式:223+244=66+244=66+6=72(元)(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

5、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4)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正确吗?还可以怎样计算?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他把乘和除这样的同级运算分成了二步进行,在书写上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使过程更为简练。(师板书算式):223+244=66+6=72(元)(5)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全班齐练,两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6)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下面计算式题:35+6540512(15383)8(966)(15+9)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师根据生答

6、,概括小结(课件出示):在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尝试探索,领会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师根据生答小结(课件呈现):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

7、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三)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四)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全班齐练,指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引导交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想一想,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共同小结:上下两道题数据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运算顺序改变了,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都不同。师追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说,师点拨:由于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在计算含

8、有括号的计算题时要看清题目,以免出错。(五)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师根据生答,课件呈现)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板书设计 买文具 52=3 93(52) 33=9 =933 99=1 =99 =1教学反思: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中学习,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体验。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利用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并列出不同的算式进行计算。在计算中,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巩固和使用技巧。教学中我适时设疑,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出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中括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学生反应出来的效果很好。在教学中我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课题没有及时写出来,留给学生计算的时间太长,导致时间不是太充足,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的,争取使自己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