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176628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102015)安塞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办公室二0一一年八月安塞县2010-2015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不断加大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2008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以后,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塞”的实践载体,以建设科学发展先进县为目标,确立了“延伸石油工业链条、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新思路,全面建设三大产业园区,经济社

2、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2006年起我县连续四年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特制定安塞县(2011-2015)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第一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重点以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人口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3、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基本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开创安塞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二、基本原则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把“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新格局和竞争新优势。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

4、改善农村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统筹兼顾,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工作抓手,在行政管理体制、财政金融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领域率先发展,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发挥各级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在政策措施、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集中倾斜。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当中,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主要目标到2012年,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递增1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亿元,地

5、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0元,年均递增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年均递增11.8%;县域总人口达到17.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例3.6:1。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递12%,固定资产投资达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年均递增26%;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跃居全国领先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全省领先。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以统筹城乡发展

6、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县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和城镇化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到2015年,形成以“一城三镇”为主体的城镇开发格局和由生态保护区、现代农业产业区组成的农村发展格局。一、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在目前一个中心县城6个建制镇5个集镇的基础上,实施撤县设区、撤乡建镇并村工程,依据城镇布局和交通区位,在重点建设县城的同时,拉大化子坪、沿河湾、砖窑湾三个城镇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一城三镇”5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和12万城镇人口的城镇组团,以城镇发展带动全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增强对农村人

7、口转移的吸纳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一)县城-打造黄土风情文化体验新城县城作为全县政治、文化、商贸、服务中心,以发展绿色轻工业、文化旅游业、综合服务业为主。北上至建华镇建设以绿色轻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中心通过老城区改造、城东区和城南区开发,协调实施高速公路县城过境路段改线工程,打造集行政办公、旅游服务、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综合型新区,建成为黄土风情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南扩以发展仓储、批发、会展、科技服务为主,逐步与工业园区实现连接,打造未来安塞最具亮点的新型商务中心。到2015年,县城城区控制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建成宜业、宜商、宜游、宜居的黄土文化精品城市。(二)沿河湾镇-建成西部新型工业

8、重镇按照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扩大招商引资,到2015年,园区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以安塞工业园区为载体,构筑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生物工程五大产业集群。园区建成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容纳人口2.5万人以上,成为安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东西部联动的样板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先导区和宜业、宜居、宜商的新型工业重镇。(三)化子坪镇-建成新能源及天然气化工城镇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利用白于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风能、太阳能发电厂,依托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建成化工和电力两大支柱产业。加快油区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构建新型服务体系。加快实

9、施全省重点镇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城镇规模。到2015年,镇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容纳2.5万人以上,成为全国新能源开发及循环经济示范城镇。(四)砖窑湾镇-建成集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以砖窑湾为中心,依托南川四乡镇良好的生态植被和以腰鼓、剪纸等为重点的民间艺术,发挥延安近郊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以腰鼓为重点的民间艺术表演、以农家乐为特色的绿色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二、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乡镇所在地和集镇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开发步伐,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重点抓好

10、公路沿线、迎川面中心村庄建设,鼓励偏远村庄人口向中心村庄流动,优化农村空间布局,逐步实施“三区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行政村全部撤销,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就近调整撤并。到2015年,重点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示范社区20,巩固提高示范村65个,将全县211个行政村压缩到120个左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通过植被自然恢复,建成为生态屏障区。优化开发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恢复”的目标,通过转移农民、减少非农用地,实施耕地整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和节水灌溉、推广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提高耕地产出率,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主的现代农

11、业,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章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施富民工程按照产业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全力加快基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加快发展三大特色产业1、棚栽业,按照“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以生态示范园为依托,重点示范推广第五代新型大棚和“果、菜、沼、畜”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培育发展一批品

12、种优、科技含量高、单棚效益好的示范户、示范区。到2012年,全县棚栽业示范户达到2000户,棚栽业面积累计达到4.2万棚,年产鲜菜17万吨。到2015年,棚栽业示范户达到4000户,棚栽业面积达到6万棚,年产鲜菜22万吨。2、林果业,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做大做优山地苹果品牌。到2012年,全县苹果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苹果9万吨。以此为基础,重点在果园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建设一座2万吨苹果气调库,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到2015年,苹果产量达到19万吨,实现产值6.33亿元。3、畜牧业,按照小区示范、大户带动、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加快

13、发展舍饲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和特种养殖业。大力支持陕西正大安塞种猪场加快发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县养殖业快速发展。到2012年,县域内优质牧草面积达25万亩,各类舍饲养殖户达到5000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到2015年,县域内优质牧草面积达30万亩,各类舍饲养殖户达到7000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0个。(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5亩以上,基本消除空白村。继续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坝系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提高农

14、产品品质。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制定切合县情实际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全面开展山地苹果、绿色蔬菜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山地苹果通过绿色基地认证面积达10万亩。进一步完善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检测,真正将“绿、高、优”的农产品推向市场,以优质占领市场。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实施农产品农超对接、农产品窗口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安塞蔬菜、山地苹果、安塞羊肉”农产品市场知名度,推进农产品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农产品专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形成以供销为主导、具有自我发展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现代农产品物

15、流龙头。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产品注册具有安塞特色的商标,开展特色产品品牌创建活动,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增值。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 “出入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借鉴日本农协和台湾合作社经验,以村级组织为依托,培育发展农机、劳务、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流通贩运大户。到2012年,全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50个。到2015年达到120个以上。5、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寿光-安塞专家远程视频服务系统为平台,加大产业农户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县内开展现代

16、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实验,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不断提高信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到2015年,建成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30个。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壮大能够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种龙头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12年,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储运5家、销售10家。到2015年,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储运10家、销售20家。(三)深入推进城乡人口布局调整,实施移民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积极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进一步优化人口布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拓宽转移农民就业渠道,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