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17416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平面的基本性质1(教育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实例,类比直线,准确抽象出平面的特点; 2通过观察、联想,快速地用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平面并进一步表示空间中点、直线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3通过操作、实验,准确理解并表述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和多媒体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平面及其性质的举例、分析、解释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辩证,培养学生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唯物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平面的特点和基本性质;难

2、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和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现实生活中有那些事物能够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1.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平面的例子:如黑板面、桌面、墙面等。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面的图片:“海平面”、“冰天雪地”等。 问题2、刚刚列举了的平面实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可能会回答平面很平、很大。 问题3、平面到底有多大呢?怎样才能够刻画出平面“很平”的特点? (二)自觉导案(三)解决自学导案(四)建构数学1、平面的三个特征:平的无厚度无限延展(无边界)2、平面的画法: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表示方法: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来表示

3、,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BCD,平面AC等3、平面的基本性质平面的基本性质1: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lAB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基本性质1的作用: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这条直线上找到两个点在这个平面内,就可以得到结论,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或者说平面就过这条直线.也可以用来检验某一面是否为平面,检验的方法为:把一条直线在面内旋转,固定两个点在面内后,如果其它点也在面内,则该面为平面.举例:修路工人在修路时用直钢管在路面两端来回拉动,

4、使路面平整。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图形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读法)点在直线上点不在直线上点在平面内点不在平面内直线、交于点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不在平面内集合中“”的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2:文字语言: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BA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根据性质,首先由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而且要求他们有一个公共点,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明不重合的平面有公共直线,而且这条直线是经过刚才的公共点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称这两个平面相交,这条公共直线叫做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例如:平面与平面相交,交线是直线。注意(

5、再次强调):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BADC基本性质2的作用:判断空间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知道了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就是相交的,并且它们还有许多公共点,这么公共点都在这条交线上.举例:教室内相邻的墙面,在墙角处交于一点,它们就交于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五)数学应用;例1将下列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画图表示:(1)点在平面内,但不在平面内;(2)直线经过平面外一点;(3)直线在平面内,又在平面内(即平面和相交于直线)例2如图,在长方体中,为棱的中点,画出由三点所确定的平面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例 如图,已知ABC三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平面于点P、Q、R,求证:P、Q、R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ndPBCQR(六)课堂小结:1、平面的概念、平面的画法及表示方法; 2、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2的理解及应用。(七)课外作业:补充:试用集合符号表示下列各语句,并画出图形:(1)点A在平面内,但不在平面内;(2)直线经过不属于平面的点A,且不在平面内;(3)平面与平面相交于直线,且经过点P;(4)直线经过平面外一点P,且与平面相交于点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