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17299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 校真实姓名参赛教案在文库平台的访问链接作品名称联系电话北塬乡小学中心校魏存芳百度链接各具特色的民居1351526026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北塬乡小学中心校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引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二、 教学课题课 题: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材分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是描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

2、傣家竹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点及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四、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互联网搜索等学习方法相结合。六、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及网络环境; 2、教学资源: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关于民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1、同学们,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你对中国的民居有了哪些了解。2、共同交流。(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进入六年级,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互联网搜索的引入,也大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进入课堂的学生当做一张白纸,而应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以生定教。)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同学们,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民族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具特色。 2、播

4、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http:/ 南粤 奇葩 夯筑 竹篾)5、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6、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画一画。四、 自主研读,了解民居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体会民居特点。 2、具体了解客家民居: http:/ 以“傣家竹楼”为关键字进行搜索,选取有特点的图共同观察,如:http:/ 体会说明方法: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

5、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六、拓展延伸1、中国民居各具特色,比较出名的还有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土家族吊脚楼等课后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搜索去了解它们,每个小组完成一份特色民居小报。北京四合院http:/ 蒙古包http:/ 七、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通过互联网搜索的引用,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就自主地了解了许多民居的特点,为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渗透了网络的应用,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导向,让学生知道网络搜索用于学习能发挥具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2、不足之处:对朗读的指导还不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语文课的味道淡了点,更像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我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绝不能是单纯地相加。如果对教案的内容进行改进,我想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这样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