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 (6)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7012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花魂 (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梅花魂 (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梅花魂 (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梅花魂 (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花魂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魂 (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花魂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探究,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五、教学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2、满乾坤。(元王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2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梅花怎么有魂,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指什么?)4、同学们查查字典,请看应该选哪个意思?A灵魂B指精神4、魂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秉性训斥撩乱朦胧灵魂玷污折节

3、颇负盛名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板书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4、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梅花魂是指的是什么?(梅花的精神),课文哪一段介绍了梅花的精神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找一找吧!(13自然段赠墨梅图)二、品读梅花魂,指导朗读1能把你找到的读给大家听吗?(指读13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句子画下来。(生读、生画)师:谁找到了?生: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电脑出示)(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品格、灵魂、骨气)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读出梅花的精神来!2、 过渡:就在这段中,外

4、祖父是怎么介绍梅花的呢?能找出来吗?指答。(出示:旁的花。最有骨气的!)a、 指导读,理解“愈”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加点的字,“愈”是什么意思?生:是越。越。的意思。师:你说对了,愈字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师: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把“愈”字去掉行不行?自己读读体会一下。加上这四个“愈”字可以体会到什么?生:这样更能表现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师:谁想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来读这两句话(指读1人范读指读1人齐读)(就像她这样读)b、 我们都知道,梅花是一种植物,可作者为什么用“她”呢?(“她”变色,强调)生:作者把梅花当作人来写了。师:对,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默读第13自然段,联系这一自然

5、段的下文想一想“她”指什么?生:她表面看指梅花,其实是指有气节的人物。师:你们真了不起,把句子读懂了。对呀,她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指读)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电脑出示)师:是啊,这就是他们的梅花精神!同学们,请注意这组关联词,是什么意思?(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谁能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话?生造句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他们遇到什么磨难和欺凌时,他们仍然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呢?生答3人。师:太让人敬佩了,老师每次读到这都不能不感动。我们班的男同学和女同学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女生先读,(不错

6、,声音洪亮)男生也不能示弱呀,(读得太好了,我听出你们的敬佩之情了)让我们再一起读。师:我们中华民族这么有气节的人物,你们都知道谁呢?用一两句话说说理由。(生说)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几个这样了不起的人物。(课件:李大钊、钱学森)*你来给大家读读。师: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具有梅花魂,也就是我们中华的民族精神。(板书)3、师:(出示13自然段到“像这梅花一样”)文章中,像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喻人”,这是我们新学的一种写作方法,同学们要记住它。(板书,齐读)4、(理解秉性)出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

7、请大家看,这是外祖父送给作者的话,秉性是什么意思?(本性)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师:外祖父是想让作者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像梅花一样做一个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你说得太好了,相信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师小结: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出示13整段)5、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品读第三自然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你从哪些诗句感受

8、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三、体悟眷恋师:今天,外祖父作为漂泊他乡的老人,那么深爱着自己祖国的中国人,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同学们,请再读读课文,你能读懂他的思念吗?小组同学合作,找出来交流一下吧。(生读课文,交流三次流泪。)1、第一次流泪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感受到,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想念家乡的诗句就会掉泪师;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生投入地读“每当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9、”(我听出来了你读懂了外祖父的思念)师:同学们,这段引用了三句诗,谁能给大家你的理解。生1:“独在异乡”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跟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这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你联系得真好!)生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题目是山中送别,这句意思是说明年春天绿草茵茵时,您能回来吗?我觉得这里的王孙指外祖父。(是呀,外祖父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生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

10、诗人秦观的一首词浣溪沙,我觉得一个愁字表达了外祖父回不了故乡的心情。(你能从关键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可真了不起!)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外祖父,走进一个漂泊他乡的老人,一起看书来读读这段话。齐读。2、第二次流泪师:还有谁读懂了外祖父的思念?生:我是11自然段感受到的。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一般大人是很少哭的,可外祖父听到我问他要不要回国时,他却哭了 。我觉得他一定很想回去,而又回不去,所以伤心。生:“呜呜呜”我感受到他哭得声音很大,真的是很伤心啊!师:谢谢你,孩子。你已经走进了一位华侨老人的心灵。3、第三次流泪师:还有吗?生:还有,回国那天,天气凉飕飕的,可外祖

11、父还来送我们,他是多么想和我们一起回去啊!生:我是从14自然段中“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感受到外祖父心中的伤感。因为外祖父平时头发都理的整整齐齐,但现在被风撩乱了他也不理会,他心里只想着祖国。(嗯,外祖父的心里一定很乱)师:谁还想来补充?生:船快开了,这里说外祖父泪眼蒙眬,我感受到外祖父心里非常难过。师;是啊,老人又一次泪眼蒙眬,在船快开的那刻,他上了船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难道老人仅仅是想送我一块手绢吗?生:我觉得这手绢代表着外祖父的一颗心,他是要我把他的思念家乡的心带回家。生:我也觉得这块手帕代表外祖父的心,而且是像梅花一样的心,有中国人气节。生:我想这手

12、帕外祖父就把他当作了自己,自己不能回去了,他希望孙女把他最喜爱的梅花图和手帕带回去,就好象他自己也回去了!师:讲得真好,孩子们,这位老人想让作者带回去的何至是一幅梅花图、一块手绢啊,那是一位飘泊他乡,心寄故乡的老人的心啊,那带回去的是一位华侨老人的灵魂啊!一个想回而不能回的老人面对离别的亲人,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朝思暮想的祖国,他会想什么呢?(生说)当他把那块手绢郑重地递到我的手上,他又会对我说什么呢?( 语言训练)(课件出示:他面对着茫茫的大海,心想:-;他泪眼矇眬,拉着我的手,说:-。)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师:从外祖父的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

13、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师:课文学到这儿,让我们再读课题,想想梅花魂在本课中到底指什么?(板书:爱国心)小结:对,这梅花魂就是指外祖父的爱国心。3、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板书:首尾呼应)体会: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小结: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你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要学着应用。五、升华情感,总结师: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此刻不禁让我想高歌一曲我的中国心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同学们,前几天老师也让大家学习了这首歌,一会和老师共同唱,好吗?我想这首歌也是外祖父的心声!(师生深情唱)希望同学们永远做一个像外祖父一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3、 作业: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梅花魂的读后感。 板书: 6、 梅 花 魂 品 格 借物喻人 民族精神 灵 魂 首尾呼应 爱 国 心 骨 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