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16703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光谷二小 彭慧兰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部分研读时,我带领学生“潜心会文本”,把握松坊溪的各种景物特点,大胆联想,感受“我”对家乡的歌赞、喜爱。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

2、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设计思路: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隽永的散文。根据课标,依据学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为学生搭建以下“建构”平台:由感受感知感悟,以“读”这条主线来贯穿全文,通读梳理,萌发兴趣感受美;诵读品味,诱发情趣感知美;引读铺垫,激发理趣感悟美。适当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感知松坊溪的美丽创造一个和谐美妙的健康的课堂环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松坊溪及作者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述:上一堂课,我们学习松坊溪的冬天时,一起给文章的三个部分拟了小标题。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松坊溪的秋末初冬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3、板书:美丽的风景画师:在学文中,我们领略了松坊溪色彩斑斓、超凡脱俗的美丽,它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风景画,是一首浓厚深重的秋冬变奏曲。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松坊溪,进一步领略她冬季的独特魅力。 二、初赏美景1、请看松芳溪的雪景图,(图片28) 2、看到如此美景,我想赞赞松坊溪(赞美地说):好一个神秘、圣洁的白雪世界!(请齐读一次,再来一次,抒情点!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这松坊溪的冬日风光吗?生:好一个银装玉砌、令人神往的白雪世界! 师:你是第一站起来的,真了不起!生:好一个寒中有暖、静中有动的白雪世界!生:好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师:大家肯定还有许多赞美的语言,说给同桌听听。同桌互

4、说)三、细品“下雪”师: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呢?(课件出示9):快速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一想:哪些景色表现了松坊溪冬天的美?(生自读课文,师巡视)师:很多同学学习习惯很好,学习姿势对,会读书,能边读边圈点,边写批注。师: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作者等啊,盼啊,终于下雪了。(课件出示10:“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师:谁来读读这三个句子。指名读,师追问:你觉得自己读出了什么?生:我觉得自己读出了喜悦和兴奋之情。师:每年的冬天,咱们的家乡也有下雪的时候,你喜欢吗?会有怎样的行动!师:下雪时,可以痛快地玩,开心极了,把这份情送进去,齐读一次!师:

5、是的,下雪是快乐的,大家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玩个痛快;下雪是美丽的,整个世界都披上了银装,变得素洁高雅。那么这个省略号,在课文中,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刚才很多同学已经做了批注的。谁来说一说?请读出了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来。回答板书:雪花、溪石、石桥师:先去看雪花吧!(课件出示11: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师: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读)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雪花?把雪花比喻成什么呢?(课件出示12)师:此时你眼里的雪花有着怎样的特点?生:雪很软。师:你能读出软的感觉吗?(生读)你们还读出什么?生:雪很美。师:读

6、出美来吧!(生读)嗯,真美!生:我读出了雪花轻飘飘的美。师:读出来吧!(生读)嗯,雪花是轻飘飘。生:雪很白。师:读读吧!(生读)师:大家一起来,读出雪花的美好吧?(生齐读)师:老师要感谢大自然,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景色;要感谢作者,带给我们如此妙的语言;也要感谢大家,领略到了如此美的意境。师:接下来,去看看溪石吧!(课件出示13):“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了;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覆雪的溪石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师:你喜欢这大大小小的溪石吗?为什么?(觉得他们很可爱!)师

7、:读了这个句子,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发现?师:作者用了排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到覆盖白雪的溪石太有趣,太可爱!其实,松坊溪里有大大小小的溪石无数,咱们也来仿写一组这样的句子好吗?用上比喻,组成排比句!望着屏幕,开动火车啦!(课件出示14):师:看完了雪花、溪石这两方的风景,再让石桥走进我们的视线吧!(课件出示15):“桥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师:谁来读?(指名读)下雪了,覆雪的石桥在作者的眼里成了什么桥?谁来谈谈?生:石桥像白玉雕出来的,晶莹剔透,不再是古朴的老石桥了。师:白玉,可是很有价值的,作者如此写,实际上流露出对石桥怎样的感情?师:

8、你们能读出可爱、晶莹剔透的美吗?自己试试吧!(生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师:同学们,下雪了,在松坊溪,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雪花、可爱的溪石、还有那白玉雕出来的、晶莹剔透的石桥,大自然可真是鬼斧神工。让我们把下雪时的那份喜悦与兴奋再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齐读这三句话。(课件出示16)你们的情绪感染了我,咱们再合读一次。我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师评价:下雪了,大家快乐不已!师过渡设疑:雪下了整整一夜,早上,雪止了,小朋友们都出来了,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玩得可欢了。课文是这样写的吗?(不是)为什么不写有意思的事情呢?生: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松坊溪的冬天雪景,从而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9、情。(选材要为中心服务)师:雪停了,课文到底写了什么呢?四、自主品读“雪止”,合作学习课件出示17:朗读13-17(“雪止了”),1、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2、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细品读,写批注。3、把美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生小组合作学习)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谁愿意来读一读,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生:(读“我看见溪水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生生:(读“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我从中看到了白雪世界里可爱的小生命。生:(读“早晨,村子的屋顶上”)从中我明白了松坊村的一切都成了白色。生: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老

10、师同学听听!(学生离开位置展示自我)五、课外拓展(课件出示22):课外发展(请任选二项完成):1、阅读郭风的其他作品. 2、摘录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板书: 14、松坊溪的冬天 郭风 秋末冬初 美丽的风景画下雪了 雪花、溪石、石桥 喜爱雪停了 村子、远山、溪鱼松坊溪的冬天的教学反思光谷二小 彭慧兰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白雪覆盖的美妙世界。读此文,犹如欣赏到了一幅松坊溪冬景图。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在选择材料和材料安排上很有特点,它选取了松坊溪的三个画面,营造了空灵雅致的意境。文章语言优美,脉络清晰,分别介绍了

11、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和冬天的景色,其中详写的是松坊溪冬天的景色。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拟文中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写的是松坊溪平时的景色,二、三部分分别写的是冬天下雪时和雪停后的景色。然后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景色的特点,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同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教学时,我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没有过多的去分析课文内容,只是在写作特点上做了一些安排,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所启发。提醒学生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作者截取了松坊溪初冬、雪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作者截取这三个画面,显然是作者在选择材料上做了精心的处理的,因

12、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只会直奔“冬天”这一方面写作,这样的审题面很窄,说不出什么精彩的内容来。第二点是在材料安排上也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比如作者在描写“初冬”这一画面时,着重抓“色彩”,突出初冬时“色彩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景”这一画面时,着重抓“形状”,是分雪飘落时的形态和飘落下来后溪石被覆盖后的形状来突出雪景的“形状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这一画面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用地面雪景与溪中彩鱼进行对比,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显得非常生动,突出了这幅画面“对比生动”的特点,这样选择和安排材料,显得文章结构分明,条理清晰,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学生知道描写松

13、坊溪平时的景象,是为了映衬冬天的景色之美,也使冬天的景色显得更丰富、充实。所以,走进文本,我们发现前后句子有很多重复之处,于是采用对比学习的方法,既感受到了景色特点,又体会散文语言的特征,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感受景色之美。平时山上及溪边的景物美。下雪时溪中大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对景色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对景物特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正是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溪石才被写得栩栩如生,松坊溪的冬天也才具有了生机与活力,在感悟积累语言的过程

14、中,体会语言带给人诗一般美的享受。走进文本,我们还发现,作者多处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所以教学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习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意在渗透作文教学。教学中,如:“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首先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本体和喻体,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把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然后老师让学生思考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洁白,后来在提示下,学生很快发现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轻盈。在整个过程中,恰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既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又学到了写作的基本通过教学,我也在思考,也有一些想法:一、

1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在读中更能感悟语言生动细腻的美。而本文中的语言不难理解,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尤其是当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或是重复文中的语言时,不妨让他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让美文,美景在琅琅的读书中再现,达到熟读成诵,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达到积累语言。所谓的“以生为本”,就是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交流学习收获,展示学习成果,能读者读,善说者说,擅写者写二、适时进行仿写训练,比如课文的第11自然段,有排比句式的连续比喻,让人读起来有一种轻松跳跃的感觉,语言有了节奏的美。在饮水,说明石头在溪中。准备走上岸来,说明石头在水里接近溪岸的地方。一个饮水、一个准备走、白色的大蘑菇,形象地写出了石头的形态。让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突出文章重点段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形态的溪石,仿着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