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16516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验祖国的辽阔,了解祖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3、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辣妹子请大家欣赏。2、设问:(1)同学们,从这首歌中听明白了什么?(四川、重庆、贵州、湖南这些辣妹子都喜欢吃辣)(2)那我们北方人呢?(有的喜欢吃辣,有的喜欢吃甜食) 对呀,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课文,达

2、成目标(一)拓宽视野,初步感知1、自主学习:我国有多少人?13亿人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认真观测这张中国地形图,从中国地形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2、交流:(学生在交流时随机板书)板书:高原 平原 盆地山脉 草原(二)认识地形,掌握重点1、谈话:祖国的地形图上有高原、盆地、平原、山脉、草原等。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0页,请你先在地形图上找一找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的位置,再完成问题。2、反馈:请三位同学分别说说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和在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由学生上台点击)3、拓展:小组交流(1)在四大高原中,最高的高原是 (2)在三大平原中,最广阔的平原是 (3)在四大盆地中

3、,最大的盆地是 (4)你还知道我国不同的地形地貌有哪些? 4、小结: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小组交流和互相补充同学们已经了解祖国著名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还知道了一些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名称。(三)、联系生活,深化课文1、谈话: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人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对他们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出行的方式怎样的?)教师随机板书: 居住 出行2、居住方式不同(1)出示媒体:好,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先来看看祖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居住方式有什么不同?媒体:北京四合院 陕北窑洞 蒙古包 傣族竹楼 江南民居(2)组织讨论:在不同地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不

4、同的居住方式? 谁愿意就某一种居住方式进行介绍?(3)适当拓展:同学们,特定的地形,人们有着特定的居住方式,自古以来就有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竹楼、民居这些传统而又有代表性的居住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西北部也建起了高楼大厦,看榆林市高楼耸立,充满生机,人们的居住条件日益改善。(板书:日益改善)4、出行方式的不同(1)出示媒体:好,我们再来看看过去祖国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什么不同?媒体:船、马、骆驼、牦牛、羊皮筏、雪橇(2)组织讨论:同学们这些交通工具主要在哪里使用?谁愿意就某一种交通工具进行介绍?南方:乘船 北方:骑马 沙漠:骆驼 高原:牦牛 急流:羊皮筏 雪地:雪橇(3)

5、教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自古以来,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古代就有“南船北马”的说法,骆驼、牦牛成了沙漠、高原的 “沙漠之舟”和“高原之舟”。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蓬勃发展,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人们出行更加便利。(板书:更加便利)看,西北部地区 青藏铁路(藏龙卧虎)南方地区 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我们地处的周围包括我们的家庭,交通状况近年来又有了哪些显著的变化?(家用轿车进入家庭,还有摩托车、电动车等)(4)总结:同学们,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不同地区人们在居住、出行方式上大大改善,生活走向小康,人民逐步富裕。三、总结延伸,深化课文。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人们在居住和出行方面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区还会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物产,人们在饮食、风俗方面也会各不相同,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板书设计: 11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 高原、平原、盆地 居住(日益改善) 山脉、草原 出行(更加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