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164309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是新教材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我设计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教材分析本节课 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 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习了任意角和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基础上, 对三角函数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是一类与其他函数有很多共性但又有独具特性的一类函数,并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作图读图能力、

2、类比联想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理解并掌握五点法做图过程与方法:先以动手操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通过分析动态演示正弦曲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学目标, 我将本节课的 重点确定为: 正弦函数的图像画法难点为: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图像间的关 系。教材处理:教学应体现学生较深层次的思维过程,应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

3、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 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的探究过程。为此,我在导课和探究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动手操作的环节, 使学生能层层深入,感受数形结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法分析:本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以激趣设疑为中心,以 导思释疑、变式训练、归纳升华为途径,创设一种“独立思考”“自觉求异”、“探索求知”的环境,使学生在动中求变、变中求 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 率,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并是单纯的 知识传授,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 选例题,深挖教材,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某一 程序或模

4、式上,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个性的学习习惯。 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 心。在教学中,分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下面我从激趣设疑,导思释疑,变式训练,归纳升华,信息反馈五个方面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一) 激趣设疑:为了使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沙漏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演示,体验物理简谐运动的“正弦曲线” “余弦曲线”的生成过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继而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新学的三角知识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呢?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二) 导思释疑:本环节是探索新知的过程。画出函数图像是研究函数性

5、质的前提。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非常清楚每一个角的正弦值可以通过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给出, 那么将每一个角的正弦线平移到坐标系中对应的角的位置上就能得到 Y=sinX x ? 0,2 ) 抛出问题一: 由于是连续变化, 无法实现平移每一个角,小组讨论解决办法;将单位圆分割取特殊角。随之抛出问题二:如何分割更合理?十二等分。问题三:如何实现绘图:描点、平移、连线成图。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引导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探究合作中完成了正弦曲线的思考过程。为了展示我们的思维过程, 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借助现代 多媒体技术手段,用几何画板迅速的展示了平移的动态生成过程、利用这种动态演示功能,

6、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图像的特点,观察函数变化过程,这对学生认识三角函数的性质很有好处。画面上作图的痕迹已经消失, 最后抽象为 Y=sinX , x ? 0 ,2 图象 ,从而发现五点法作图的简单性、科学性、合理性。三角函数与学过的其它函数相比较,最突出的独特性,就是它的“周而复始”性。通过前面的学习 sin ( x+2k ) =sinx x? R 。学生已经从“数”上认识了这种“周而复始”性的变化规律, 那么本节课却从 “形” 上更好的认识了这样的 “周而复始”性,从而把图像得以延伸到定义域R上。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通过两个“探究”引导学生利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联系,在正弦曲线的

7、基础上,通过图像变换作出余弦曲线,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余弦曲线。这样处理,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联系。(三) 变式训练 :为了跟好的理解和应用“五点法”做图,完成练习一。画出 Y=1+sinX , Y=-cosX 在( 0, 2 )上的图象。变式训练:画出 Y=sinX-1 ; Y=-cosX+2 在 ( 0, 2 )上的图象,为后面学习图象变换埋下伏笔。四、归纳升华:最后有学生从基础知识、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不但能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同事能偶达到将本节课知识进行引申和升华的目的。五、信息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自然情况分层设计了两组作业:1 、基础作业:教材P34 检查教学效果。2 、提高作业:P46 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只有充分被训练过的智慧才能被发现。因此教师根据教材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 按教材划分为一个个发现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不断思考,充分讨论,掌握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过程, 使学生素质在不同层次得以提升。 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个是后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