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16375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容、美发场所卫生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发放“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知识培训证”才能上岗工作。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发现有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人员。必须停止食堂工作。3、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4、从业人员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规程,遵守本岗位卫生制度。5、从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单位组织的各种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卫生知识,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

2、卫生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XXXX卫生管理制度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无积尘、无蛛网、地面无痰迹和污物,无卫生死角,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措施,垃圾、废弃物放入加盖的密封容器。2、气候、空气质量、噪声、通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场内严禁吸烟,须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设吸烟室(处),吸烟室(处)外不设烟灰缸。3、经营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化妆品及顾客一次性卫生用品,设有消毒专间,配备消毒柜、清洗水池,公用茶具、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床上用具做到一客一换,长住旅客做到每周一换,理发美容用的毛巾与烫发、染发的毛巾分开使用,供应水果拼盘的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果制作间。

3、4、烫发、染发场所应设有机械通风装置,影剧院每场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歌舞厅营业时间严禁使用紫外线灯、滑石粉及有害健康烟雾剂。5、从业人员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保持经常性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穿戴整洁工作衣帽。进行面部美容、理发清面时应戴口罩。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6、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应有禁止皮肤病人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识。XXXX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

4、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六、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八、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九、理发、烫发

5、、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索取相关证明。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索取相关证明。XXXX理发、美容店卫生制度 一、理发店、美容店的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专门容器存放。 二、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应有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三、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清洁干净的工作服,洁面时戴口罩。 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 五、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理发工具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六、对患有头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要有专用的理

6、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消毒,并单独存放。 七、美容店工作人员在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工作时要戴口罩。八、美容用唇膏、唇笔等应做到一次性使用。一般美容店不得做创伤性美容术。九、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XXXX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健康危害事故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和疫情报告。做好突发危害事件的报告,最大限度的控制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是事故报告责任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 (一)报告范围: 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

7、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意外事故处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 (二)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名以上(含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XXXX卫生消毒制度一、设有专用消毒间,对公共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二、消毒间外应贴有明显标志,布局合理,无杂物;清洗消毒间总面积满足饮具、用具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

8、剂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正常运转并确保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的浓度达到消毒效果。 四、清洗消毒饮具、盆桶、拖鞋、床上纺织用品、清洁工具的设施应分开并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五、清洗消毒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六、清洗消毒后的物品应分类存放保洁。已消毒的饮具应存放于保洁柜内,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并不得存放杂物。 XXXX所传染病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一旦发生或流行传染病,应立即向区疾病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报告: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公共场所内传播流行,每个从业人员都是传染病疫情情报人。二、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

9、,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病地疾病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单位报告。1、疫情报告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膜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