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16310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关于“选择培养”步骤正确的叙述是( )A可以增加尿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尿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2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则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化学消毒法

2、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紫外线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巴氏消毒法A B C D4右表是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成分及用法说明,下列对资料表明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该蛋白酶在60以上将会失去活性C这种洗衣粉可除去衣料上的各种污渍 D这种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真丝织物5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

3、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7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 A配制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配制牛肉膏蛋白膝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苗,接种,

4、培养 C配制棉籽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D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8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其中适合细胞固定的方法是( )A包埋法 B物理吸附法 C化学结合法 D高温冷却法9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中,不正确是( )A在向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的必须是已活化的酵母细胞B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细胞C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小火,或者持续加热的方法D在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要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 10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 )A酶分子很小,可采用包埋法固定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11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 )A脂肪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氧化酶12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不包括(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乳糖分解酶 D果胶酯酶13关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能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提供能量14关于灭菌和消毒理解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

6、上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和消毒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1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16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可以合成( )A尿素酶 B脲酶 C蛋白酶 D细菌酶1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

7、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和引物的碱基序列应互补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18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持续加热的方法B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酵母细胞C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少D制备凝胶珠时要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19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搅拌反应混合物20从土壤中分离出分

8、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C浓缩目标菌种 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21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消或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培养基、手、接种针C手、接种针、培养基 D培养基、接种针、手2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

9、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碱度和温度是通过影响酶来影响果汁产量的B酶的数量越多,果汁产量越高C酶的催化反应时间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 D苹果泥的数量也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2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土壤取样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选择培养 梯度稀释A B C D25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D涂布时可转到培养皿,使涂布均匀二、

10、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26(14分)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含量NaNO3 3 g K2HPO4 1 g KCl 05 g MgSO47H2O 05 g FeSO4 001 g (CH2O) 30 g H2O 1 000 ml 青霉素01万单位(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 ,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和 ,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 左右,在_ 附近操作。(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

11、的物质是_ ,应加入的物质是 ,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形成 色复合物,若产生 ,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27(6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锈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加入化合物A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2)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在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 。(3)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音的总数,他选用104、105、

12、l06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该设置哪些对照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培养? 28(11分)请参照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细胞固定化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 。(2)包埋法固定化是指 。(3)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载体有 、 、 (答出3种即可)。(4)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是 。(5)制备固定化酶母细胞的五大步骤是: , , , , 。 29(8分)人的粪便中含有致病菌,但是通常因数量较少而不易检测。大肠杆菌是生存在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每克粪便中含有109个,且能够与致病菌混杂生长。如果食品和饮用水中出现大肠杆菌,就意味着食物可能被粪便污染而带上致病菌,因而常将大肠杆菌的数量作为食品卫生的检测指标之一。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该方法中实际统计的是培养基上 的数目。(2)计数时所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接种前需要对其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3)某班不同实验小组在测定牛奶中大肠杆菌数是否超标时,分别得到如下数据,A组:457个/平板,B组:76个/平板,C组:9个/平板。你认为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