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6021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海南卷 高考 化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海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4锌与很稀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 NA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 NA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

3、转移的电子数为NA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22OH=催化剂=2H2O O2 BCl26OH=ClO25Cl3H2OC2MnO4H2O26H=2Mn23O24H2O D3MnO424H=2MnO4MnO22H2O 7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PbSO4(s)2e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8白鳞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4、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 kJmol1 B(4c12b6a5d) kJmol1C(4c12b415d) kJmol1 D(4a5d4c12b) kJmol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HCOOH3O BCO2H2OHCO3HCCO32H2OHCO3OH DHSH2OS2H3O10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

5、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5%1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12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O3、K、SO42 BCO32、NO3、HCO3、NaCNa、ClO、AlO2、NO3 DCrO42、K、Na、SO42二、填空题13(8分)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 写出一个由D生

6、成B的化学方程式_; 将5 mL 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反应后溶液的pH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 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14(8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 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 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

7、稳定性_大于_(填化学式)。15.(8分)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放热”);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不变”。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_;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E2_(填“增大”“减小”“不变”)。16.(10分)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2MgCO22MgOC;MgH2OMgOH2;Mg3N

8、26H2O3Mg(OH)22NH3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_; 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 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原因是_;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17(10分)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

9、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回答下列问题: 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 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为:_; 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 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以下是选考题,其中第18、19、2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拟题,第22、23、24、25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

10、块题,第26、27、28、29题为化学与技术模块题。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8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19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化合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201 mol 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 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AC5H10O4 BC4H8O4 CC3H6O4 DC2H2O421(11分)A、B、C、D1、D2、E、F、G、H均为有机化合物,请根

11、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直链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 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 的反应类型是_; 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D1或D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 G可应用于医疗、爆破等,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2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2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

12、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24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25(11分)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杂化轨道分别是_、_;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 Y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