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5159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5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复核各省死刑案件的制度在清朝是( )。A.朝审B.秋审C.热审D.圆审参考答案:B2. 封建五刑制度包括( )。A.杖、管、徒、流、死B.笞、鞭、徒、流、死C.杖、鞭、徒、流、死D.笞、杖、徒、流、死参考答案:C3. 明代地方的“三司”是指( )A.承宣布政使司B.提刑按察使司C.都指挥使司D.巡按使司参考答案:ABC4. 元代的笞杖数尾数为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唐高宗时期制定的贞观律是我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 宋朝为惩治盗贼,其举措和专门立法有( )A.重法地制B.盗

2、贼重法C.盗剥桑拓之禁D.折杖法E.凌迟参考答案:ABC7. 试论经济法制定与经济法实施的关系。试论经济法制定与经济法实施的关系。第一,经济法的制定是经济法实施的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在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是:有不少急需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出来;相当一部分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需要抓紧修改完善;有许多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虽很重要,但层次低,权威性差,这就给经济法的实施造成很大困难。过去,经济法的实施之所

3、以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制定经济法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施成本的高低和实施效果的好坏。例如:有些规定不适应新的情况,不符合实际需要;有些规定太笼统,不配套,可操作性差;有些规定互不一致,相互抵触,使人无所适从;有些规定法律后果不明确,或者执法机关及其职责不明确,或者执法机关不执法的后果不明确;等等。因此,在我们强调经济法实施的时候,必须同时强调提高立法质量。 第二,制定经济法是为了实施经济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的实施更为重要。只有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4、。如果制定了经济法而不能实施,即使经济法制定得再好也毫无意义。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法实施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必须肯定。但是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违法办案等恶劣行为也屡有发生。这种状况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败坏了国家的声誉,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三,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立法质量,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定后,如何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

5、,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对于法律实施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随着法律实施的力度逐步加大,经济法实施的状况必将日趋改善。 8. 公元前536年,主持郑国“铸刑书”事件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子产B.邓析C.赵鞅D.荀寅参考答案:A9.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法官的任命权属于( )。A.参议院B.各省议会C.临时大总统D.司法总长E.各省政府参考答案:CD10. 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是指哪几个时期的法律制度:( )A.夏B.商C.西周D.春秋E.战国参考答案:ABCD11. 1934年修正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主要修改点是( )。A.取消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B

6、.增加了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条款C.增加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条款D.增加了“同中农巩固的联合”参考答案:D12. 法经的历史意义在于( )A.维护君主制度B.维护等级制度C.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D.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E.有利于巩固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参考答案:CD13. 宋代设置了审刑院,凌驾于三法司之上,以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 “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A.晋律B.魏律C.唐律D.北齐律参考答案:D15.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我国律师是( )A.司法工作人员B.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C.国家法律工作人员D.

7、行政执法人员参考答案:B16. 晋律所规定的法定刑包括( )A.死B.髡C.赎D.杂抵罪E.罚金参考答案:ABCDE17. 秦朝行政管理体制中所称的“三公”是指( )A.丞相B.太尉C.都尉D.御史大夫参考答案:ABD18. 重罪十条的规定,始见于( )A.新律B.晋律C.北齐律D.大统式参考答案:C19. 清朝时,为宁夏、甘肃少数民族制定的法律是( )A.蒙古律B.西宁番子治罪条例C.苗律D.回律参考答案:B20. 我国律师的惩戒属于行政处罚,应按照行政处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 规定采取五院制政府体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A.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8、组织法B.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C.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E.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参考答案:BCDE22. 重罪十条载于( )A.晋律B.新律C.北魏律D.北齐律参考答案:D23. 战争开始后,中立国一经表示中立,即在交战国与中立国之间适用( )。 A交战国法律 B第三国法律 C中立国战争开始后,中立国一经表示中立,即在交战国与中立国之间适用()。A交战国法律B第三国法律C中立国法律D中立法D战争开始后,一旦一国表示中立,则在其与交战国之间适用中立法。中立国须承担不作为的义务(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交战国提供军事援助)、防止的义务(有义务采取可能

9、的措施防止交战国在其领土或其法权管辖范围以内的区域从事战争,或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战争敌对行动以及同战争相关的行动)、容忍的义务(容忍交战国依战争法对其国家和人民采取的有关措施),交战国须承担不作为的义务(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和其法权管辖区域从事战争行为,或将中立国领土及其法权管辖区域作为作战基地)、防止的义务(交战国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虐待其境内或占领区内的中立国使节和人民)、容忍的义务(交战国须容忍中立国收容敌国官兵避难于该国领域等行为)。24. 判断企业的所得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的标准,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接受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判断企业的所得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的标准,股

10、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接受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错误25. “以五声听狱讼”最早出现于( )。A.汉朝B.西周C.三国时期D.秦朝参考答案:B26. 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北朝法典的是( )。A.麟趾格B.大统式C.大律D.北齐律参考答案:ABCD27. 宋代,当犯人不服判决临刑称冤或家属代为申冤时,可通过鞫谳分司制由另一个司法机关重审或监司另派官员复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8. 试述环境民主原则的内容和贯彻。试述环境民主原则的内容和贯彻。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简称公众参与原则,亦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即环境民主原则,是指环境法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

11、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 在我国,环境民主原则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 任何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民主意味着将环境保护事业建立在公众广泛参与、支持和监督的基础上,吸收人民群众参与环境管理,既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保护公民环境权的需要,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目前实施环境民主原则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和强化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3) 公众和国家机关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做出那些影响环境质量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4) 公众应该和政府部门一起参加鉴定那些规定公共环境的目标和

12、价值的过程,对已经形成并正在处理当代环境资源危机的国家行政管理做出合乎需要的选择。 环境民主原则的意义在于:首先,实行环境民主也是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和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需要,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其次,公众为了维护并实现其环境权,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自由平等的参与环境管理,其中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实行环境民主,实行环境民主的实质是捍卫公民环境权。再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性质和特点,实行环境民主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环境民主正在逐步成为

13、我国环境法的指导原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贯彻环境民主原则的主要途径是: (1) 在环境法制建设中,强调和实行公众参与重要环境事务听证会和环境保护管理,逐步实现环境决策的民主化、环境立法的民主化、环境执法的民主化和环境法律监督的民主化; (2) 通过环境立法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是实行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保证; (3) 在环境法规中规定公众有获得环境信息的权利(知情权),国家机关实行环境政务公开、环境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在获得和传播环境信息方面的民主化,这既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的前提条件,又是公众参与权和民主程序的一个重要特征; (4) 通过环

14、境立法规定公民有权依法成立旨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公民环境保护社会团体或环境保护非政府群众组织,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环境保护群众运动; (5) 通过环境立法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获得,这是实行环境民主的重要形式; (6) 通过立法规定政府或政府管理部门为环境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和提供援助,在环境法制建设中扩大和保障公民环境诉讼特别是公民公益诉讼。 29. 宋初中央设三司总管财政,三司有( )。A.户部B.度支C.盐铁D.礼部参考答案:ABC30. 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A.咨议局B.资政院C.商会D.报馆参考答案:A31. 清末颁行的具有法院组织法性质的法律有(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B.大理院审判编制法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D.法院编制法参考答案:BCD32. 汉武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