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1495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5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doc(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1篇)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熟悉”这节内容是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其特点和各局部名称以及角的画法是学习的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角的大小比拟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另外,学习这局部学问,也是为今后高年级学习角的分类打下根底。所以,在角的熟悉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忙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集合学问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学情分析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四周物体的作用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与物体的活动。”角普

2、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熟悉角。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能直观地熟悉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操作力量。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熟悉角,知道角各局部的名称。 2、能识别角。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角的初步熟悉教案 篇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爱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特别喜爱,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观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3、) 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对了,就是角。它藏在教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处处都是它的脚印!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角。(板书课题)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教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学问? 2、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讨论其中的几个。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四周有没有角的家呢? 3、教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刚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

4、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讨论好不好?(电脑演示,消失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稳固练习: 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推断?(出示图一) 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5、) 3、很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观赏一下。(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正确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装扮得更加漂亮,好吗? (四)实践操作,丰富熟悉 1、学习用尺子画角。 (1)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美丽的角呢?小组自己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察)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沟通),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教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观赏) (3)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局部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嬉

6、戏,好不好?你面前有很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奇妙,教师这儿还有奖品鼓舞呢! (2)、哪个小组情愿沟通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教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为什么?能想个方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觉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3)、教师还要告知你一个隐秘,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留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觉了什么? (4)、对,科学家

7、也发觉了这个隐秘,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长: 1、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还有的问题,比方:角有哪几种?等等,我们还没有准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觉告知教师,让教师也共享一下你的胜利和欢乐,好吗? 角的初步熟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熟悉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

8、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熟悉”】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答复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毕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熟悉”。板书课题:角的初步熟悉。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

9、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动身,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局部,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章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教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预备好的纸(外形不限),也经过两次

10、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3)问:观看,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局部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局部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局部,要求学生们说出各局部的名称。 (6)争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看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看,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

11、怎么比拟出来的? (3)问:角的确是有大有小的,毕竟该怎样比拟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刚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看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

12、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动身,画出角的两条边)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察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刚的讨论,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熟悉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习。 四。质疑沟通。 1.问:除去教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教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依据学生说和问的状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

13、周角 (2)趣味学问: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奇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许多漂亮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省装修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本钱。2.自由沟通。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熟悉”这局部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到达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成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学问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观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展学习。 角的初步熟悉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究、尝试把握直角的画法。 3、培育学生的教学猜想意识。 力量点: 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实践操作力量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 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推断直角,把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