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14708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记叙文阅读整体知识1.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通过、成果。2.分类(广义划分) 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故事3记叙人称第一人称定义及作用从“我”的角度展开记叙。作用:论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体现思想感情和渗入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举例鲁迅孔乙己:作者从“我”这个酒馆伙计的角度描写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惨命运。第二人称定义及作用用“你”“你们”来论述。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举例郭沫若雷电颂:用“你”“你们”来论述向风、雷、电的激情控诉,使文章感情强烈。第三人称定义及作用站在第三者的

2、角度,用论述她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通过告诉读者。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举例魏巍我的教师:作者从“她”的角度来论述与蔡教师有关的事,使文章内容清晰。4.记叙顺序插叙定义记叙过程中,由于体现的需要,临时中断论述线索,插入另一种或几种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论述方式。作用内容上: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因素;突出人物性格或某种品质;突出文章主题。构造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对重要情节起补充烘托的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使文章构造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感染力。举例朱自清背影:开篇点题后,插入对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又为主体部分作好了铺

3、垫。倒叙定义先写成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论述的单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举例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另一方面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是怎么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最后写它的胜利。顺叙定义按照事情发生、通过和成果的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举例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描写。5.记叙线索 时空定义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展开。举例鲁迅藤野先生:以“我”的活动地点(东京、仙台、北京)为线索安排情节。人物定义以人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举例莫泊桑我的

4、叔叔于勒:全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某物13A定义以物为线索,串联事件内容。举例张之路羚羊木雕:以木雕为线索安排材料。情感13定义以情感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举例黄蓓佳心声:以主人公李京京参与公开课朗读前后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二、记叙文语言品析1. 修辞角度修辞项目内容比方作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辨析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仿佛、仿佛)乙(喻体)。举例冰心荷叶妈妈:妈妈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答题格式运用比方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拟

5、人作用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辨析把物当人来写。举例老舍济南的冬天: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突出了小山的可爱。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动作),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特点),抒发了的情感。排比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更有气魄。辨析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似的句式。举例刘成章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的特点。答题格式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洁,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夸张作用突出特性,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辨

6、析对事物的形象、特性、作用、限度等扩大或缩小。举例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皇帝穿新衣时写道“她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体现了皇帝的穷奢极欲。答题格式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体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反复作用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辨析同一种词语或句子多次浮现的措施。举例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文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答题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的心情。反问作用态度鲜明,加强语调,强烈抒情。辨析用疑问的形式来体现拟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举例黄蓓佳心声:“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她喜欢的课文吗?”运用反问,体现了强烈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

7、感染力。答题格式运用反问的修辞,加强了语调,突出(强调)了设问作用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辨析用问话的形式表达,自问自答。举例杨绛老王:“由于吃了她的香油和鸡蛋?由于她来表达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她?都不是。”运用设问,体现了“我”对老王的愧疚之情。答题格式运用设问的修辞,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对偶作用句式整洁,构造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举例冰心观舞记:“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涉及了。”其中的诗句运用对偶体现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姿的由衷赞美之情。. 描写角度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8、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3.体现手法常用写作措施、体现手法:联想、想象、烘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烘托、设立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写哀、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等。记叙文阅读环节及答题原则一般来说,记叙文阅读可按如下环节进行(先把握整体,然后揣摩细节): 1、把握整体 感知文章基本内容(涉及记叙要素、内容要点或中心题目、核心词、点题句、开头、结尾)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写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或文章中心思想(核心词语、抒情、议论语句) 理清写作思路和构造特点(注意表顺序的词语) 划分层次,概

9、括层意(注意核心词、中心句、过渡句) 分析记叙的详略及其用意(从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考虑) 分析人物思想情感或事件意义或景物特性(核心词语、抒情、议论语句) 分析欣赏写作特点或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特点、体现方式及其作用、体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感悟阅读体验及启示,评价、探究人物和事件的社会意义(注意实事求是,力求合理客观)2、 揣摩细节分析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 分析理解核心语句(中心句、过渡句、矛盾句、名言警句、抒情句、修辞句比方、双关、反问、夸张等)的含义及其作用(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构造) 注意某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先从上句找,若无,再查下句;可“验证”;

10、可概括要点)探究、阐释某些材料内容(结合上下文语境或主旨)分析材料的照应关系(注意伏笔与照应的语句)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核心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的。()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波及有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波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重庆中考阅读常考考点解析中考真题预测示例1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重庆A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毕131题。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包利民一种不眠的寒夜,窗外仍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

11、反侧中,某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毕生的时光,历来不需要想起,却始终在心底盈然1。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教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教师顶撞了。当我离开,教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她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她和其她教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教师曾经那么多的严肃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

12、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教师主线不懂得,是她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种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变化。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毕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均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始终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但愿和美好。就像一种朋友所说,自闭恐惊与防备,始终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由于她是孤儿。就这样始终到高中,她几乎一种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怀,可是不管与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睬,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碰见她,低沉地说:

13、“目前我们同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本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由于女生真的变得和她同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懂得了因素,却是久久震撼。她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她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人们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她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她推了出去。她回头看,

14、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挂念,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她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种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种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均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注释:1盈然:漫溢的样子。【文章解构】重庆卷(改编)叙事散文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点明主旨: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第二部分(第段):用三件往事体现出“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毕生”。第三部分(第段):点题,升华主旨。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写自己和朋友经历的几件往事,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瞬间的温暖,能影响人的毕生。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但愿人们在生活中互相关爱的思想感情。体现方式记叙、抒情、议论等。13.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分) 片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