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14605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子小班美术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水墨画竹子,学习用不同笔锋画出竹叶、竹竿。 2、收集各种竹制品,在成人帮忙下用竹子自制喜爱的玩具。 3、增进参加环境布置的兴趣和力量,体验胜利的欢乐。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预备: 1、幼儿对竹林已有肯定的感受。供应几枝带有叶子的竹子,摆在活动室让幼儿观看。 2、预备国画工具材料:宣纸或毛边纸、毛笔、国画颜料。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用各种感官来感知竹子:“竹子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观赏布置在活动室的春竹图国画,激发幼儿尝试画国画的兴趣,并让幼儿争论竹枝、竹叶怎么用毛

2、笔画。 3、教师介绍国画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使用笔、颜料,要留意什么事项鼓舞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自己喜爱的竹子。 活动延长: 让家长和幼儿在家自制竹子的小物品或小玩具,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刀、小锯子等工具。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国画的绘画工具。 2、观赏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事物,感受国画的意境美。 3、尝试用水墨画竹子、竹叶,体验动手画国画的乐趣,享受胜利的喜悦,萌发喜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妙情感。 活动预备 1、用实物竹子布置活动场地。郑板桥的墨竹图四幅。 2、通过录像观赏竹林的美 3、国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教师和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3、、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竹子,通过让幼儿看、摸竹子,了解竹竿的颜色、粗细、外形以及竹叶的外形等。 师:竹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2、通过观赏录像竹林深处,让幼儿感受一片片竹林的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走进竹林,你们感觉怎么样? 3、让幼儿观赏国画大师郑板桥的墨竹图。 师:你们喜爱竹子吗?古时候的画家也很喜爱竹子,他们常常边观赏竹子边把它们画下来。(出示墨竹图) 师:这些画是简笔画吗?(让幼儿知道这是中国画) 师:它们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郑板桥画的。(简要的向幼儿介绍郑板桥) 师: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的竹子颜色有没有一样?浓墨画出的

4、竹子感觉离我们远还是近?那淡墨呢?(感受墨色的深浅变化) 师:这些竹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粗细、长短、直斜)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4、进一步观赏下载的郑板桥的其他的作品。 教师小结:画家郑板桥爷爷画的是一片竹林,悄悄的竹林画得很美,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竹子的粗细、高底、远近。让我们看了感觉很舒适。 5、教师介绍国画材料以及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画竹子和竹叶,留意如何让墨色有深浅变化。 6、鼓舞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竹子。 竹子小班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 2、初步学会运用毛笔表达竹子的形态和构造,培育学生对绘画的观赏及运用力量。 3、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

5、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预备 (师)电脑、电脑课件、教科书 (生)课本、美术作业纸、草稿纸、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日在讲课之前,教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答复) 师:宋朝一个人特殊擅长画竹子,当时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由于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方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办法,有了规划。在这里也盼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肯定的规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观赏一幅竹子的图画,同学们认真观看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局部?(

6、竹竿、竹枝、竹叶)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 1、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仔细观看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假如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绘画季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外形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简单了。 画多根竹竿时避开平行。 观看竹竿的绘画片段。 学生争论提出问题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叉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依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

7、晰生长规律。 如何更好的画好竹枝请大家认真观看下面的绘画片段。 学生争论提出问题 3、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表达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赐予它肯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构造及动态。 表现茂盛的竹叶时,开头要一组一组的话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留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表达竹叶的层次感。 观看竹叶的绘画片段。 学生争论提出问题。 4、绘画步骤的演示 师:现在同学们肯定想立刻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了解竹竿、竹枝、竹叶的特征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认真观看。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只有仔细观看才能精确的表现某个事物。 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 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终画什么? 三、学生练习 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练习中我们再播放一次绘画过程,同学们可以边看边画。 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将优秀的作品进展展览,同时订正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