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4344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为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商务部2020年12 月31日发布的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借鉴其他 省市的做法,结合大连实际,制定本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冬春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正常运营的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 控。主要内容包含企业管理、店堂管理、员工管理、顾客管理、食材管理、冷 链管理、外卖管理、应急管理等。二、企业管理(一)落实主体责任,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必须 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做好员工信 息采集工作。企业必须建立监控系统,所有监控系统保持正常运转,监控资料

2、要保存1个月以上并确保监控有效。安排专人负责防疫管理和巡查,如因防控 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疫情传播扩散,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责任。 要有适量口罩、手套、消毒剂、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储备,鼓励设置无感测温设 备。(二)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及时向员工传达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 企业要对全体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培训,确保所有员工熟悉疫情防控工作方 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的责任分工、环境卫生、异常情况处置等工作要求,将常态 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有条不紊。三、店堂管理(三)要加强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增加消毒频次(具体次数按市、区 两级防指要求实施),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

3、标及限值要 求(GB 37488-2019);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 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在中高风险地区运营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周清洗、消毒空 调通风系统空气处理机组、送风口和冷凝水盘等部位,必要时更换空调关键部 件,不得使用门帘等增加疫情交叉感染风险的设施设备,不具备良好通风条件 的包间,不得开放。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关于中高风险地区管控相关要求, 中高风险地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原则上应当关闭。(四)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等),每日 清洁消毒不少于6次,要做好消毒记录。有条件的餐饮服务单位可在电梯口、 收银台等处配备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就

4、餐区无洗手设施的,应配备 免洗手消毒液等手消毒用品或其他手消毒设施。(五)确保卫生间通风良好,洗手设备正常运行,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 离有效。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6次,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的消毒至少每两小 时1次,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 持地面、墙壁、洗手池无污垢。(六)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废弃口罩应设置专门垃圾桶。每天对垃圾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餐厨垃圾处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 规章的要求。四、员工管理(七)由专人对员工进行测温、登记,店内建立测温台账,持续记录每个 人的体温状况。员工体温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 生,严

5、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时更换。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 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居住地址 等。加强集体宿舍管理,做好防护和清洁消毒。(八)员工一旦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应上报单 位或所在社区,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通报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隔离, 就诊途中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防范交叉感染。如员工发现共同居住人或密 切接触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要及时上报单位并做好个人防护和隔 离,必要时应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五、顾客管理(九)顾客及其他进店人员要科学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出 示健康码,提倡使用感应式无接触通行方式。

6、(十)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应安排专人做好 顾客个人信息记录。(十一)餐饮服务单位在店内外侯餐区、取餐区、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 域划设“1 米线”,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进店人数要与餐位数相匹配,不得造成 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 间,避免人员聚集。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十二)对于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公筷公勺”服务,公勺公 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鼓励提供密封包 装的牙签。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六、食材管理(十三)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外出

7、 采购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十四)原料供应商选择、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消毒 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密切关注原料供货商所在地的疫情变化情 况,如原料供货商有员工确诊,根据相关防控规定对已采购原料封存待查。七、冷链管理(十五)进口冷链食品一律实行专区专柜存放。(十六)进口冷链食品搬运、加工工作人员应当保持固定,定期核酸检 测,接种疫苗后上岗,加强重点人群防护。(十七)严格落实国务院和本市关于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 输入风险的有关要求,执行防控措施,不购买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 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十八)鼓

8、励将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 及追溯码,在餐厅内显着位置进行张贴公示,让顾客放心消费。(十九)每日检查冷库设备运转,确保冷库在冷冻oc以下、冷藏oc以上 18C以下的温度区间运转。(二十)冷链食材进库时需对食材接触面、外包装(箱)、用具、高频接触 面、垃圾桶、卫生洁具等进行更高频率的清洁消毒。(二十一)进口冷链食材需开箱后对箱内包装食材的表面进行消毒。(二十二)冷库应设专人管理,搬运冷链食品时穿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 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戴帽子。直接接触、切割进口 冷链食品的,增加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水围裙。处理冷链食品工 作人员在每日定

9、期开展体温检测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八、外卖管理(二十三)餐饮单位制作半成品销售的,应当在包装或容器上标明单位名 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名称、加工制作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 在家里加热制作时要求等内容。(二十四)餐饮单位从事外卖供餐服务的,不得超出市场监管局许可核准 的经营项目。(二十五)外卖外送餐食要加“食安封签”.使用的保温箱、物流车及周转 用具每天清洁消毒。(二十六)餐饮外卖服务做好个人防护。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应为外卖工作 人员设立指定通道,为外卖工作人员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用品。(二十七)明码标价、质价相符。弘扬特色、适应市场。遵守服务承诺, 赢得消费信赖。九、应急管理(二十八)当餐饮服务单位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当配 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立即采取暂停营业、封闭 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 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 方可重新启动。(二十九)各经营单位要在经营场所入口处醒目位置张贴通知,对从中高 风险地区来连人员严格测温、查看健康码、行程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