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14310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河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采煤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采煤工作面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一、煤电钻使用时的安全技术要求1、采煤工作面的煤电钻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使用前先检查煤电钻零部件是否齐全牢固,插销是否完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开关是否灵活。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同时要对煤电钻进行试运转,并进行一次跳闸试验。2、电缆接头要严密结实,发现煤电钻检漏装置有故障或网路绝缘降低时,应立即停电处理,修复后方可送电。检漏装置应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3、认真检查钎子有无弯曲和损坏,如有弯曲或损坏必须及时领换,同时应把钻头上牢。使用煤电钻时,应当用手提着把手将煤电钻送往工作地点,禁止顺底板用电缆拖着走,不

2、准在输送机内拖拉电缆。4、打眼过程中,发现眼内涌水、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风量不足、瓦斯超限、电缆漏电等危险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向值班人员汇报并处理。5、打眼结束后,应将煤电钻、电缆线、钎子及时收回,将电缆盘放在距工作面1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并切断电源。二、使用回柱绞车的安全技术要求1、采煤工作面运煤巷和回风巷的支架回撤必须采用回柱绞车回柱。回柱绞车的安设地点必须支护牢固可靠,没有片帮冒顶危险;绞车安放方向必须适宜,距工作面不得小于10米。绞车要打好压柱和斜撑柱(四根压柱两根斜撑柱),压柱必须打在绞车底盘上,要牢固可靠,斜撑柱倾角不能大于70。机身周围保证3米内无浮煤、积矸、废旧材料等杂

3、物。2、绞车电缆必须悬挂整齐,无破损及不合格接头,通讯系统畅通。绞车各部联接螺栓紧固可靠,防护罩、电机风叶齐全,减速箱和轴承座的油量适当、油质合格、符合要求。3、回柱绞车钢丝绳不得有接结、弯折硬伤和过度磨损,在滚筒上固定牢固,缠绕整齐。绞车运转时绳路不准有人工作和逗留。在紧绳回柱时,应使钢丝绳在滚筒上逐圈排列,避免压茬乱绳。4、回柱后应将钢丝绳绕在滚筒上,断电闭锁,同时应将操作电缆和按钮盘放在开关上。第二节、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和回柱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及两个以上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一个通到运煤巷。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出口要设专人维护

4、,两出口处不得堆放材料,在出口处的20米范围内其高度不得低于1.6米。2、在安全出口处严禁留台阶,因地质变化等原因造成有台阶时,必须采取措施处理。3、禁止将支柱打在浮煤或浮矸上,支柱要有柱窝,坚硬底板要刨麻面,若底板岩石较软时支柱要穿鞋。4、支柱应有3-5的迎山角,架设支架必须由两人联合操作,不得一个人单独进行操作。5、木垛要架设平稳,各层均放平整,木垛和抬棚一律不准使用变质木料。6、放顶柱每隔5米必须留有宽0.5米的安全出口。7、使用木支架的采煤工作面,其接口必须严密。8、使用金属铰接顶梁的采煤工作面,在悬挂金属顶梁时,水平楔必须用小链拴柱,顶梁的圆销子和水平楔禁止用木棍、木楔等物代替,防止

5、顶板来压顶梁甩下打人或造成冒顶事故。9、禁止用不同性能的金属支柱在同一工作面混合使用。被损坏的金属支柱和顶梁必须及时运出工作面,并堆放整齐,不得平放在底板上。10、金属铰接顶梁不得有两根及两根以上连悬。二、回柱放顶时的安全技术措施1、回柱前,先检查顶板情况,清理松动的浮矸和通道。作业地点前后支架不合适时必须提前加固维护好,在顶板破碎和压力较大的地点,必须补打临时支柱加强维护。2、人工回柱时必须两人一组,一人回柱,另一人负责观察顶板和运料工作。回柱时,必须使用长把工具,不准进入采空区内取料。禁止一人单独回柱。3、采用无特种柱放顶时,回柱放顶前,必须挂好挡矸帘,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4、使用金属支柱

6、的采煤工作面,回柱时必须先将顶梁上的水平楔打上,水平楔的小头向上,然后回支柱,最后下顶梁。采用手摇绞车回柱时,手摇绞车必须用小钩头吊挂在斜上方的棚梁或支柱上,被吊挂的支架必须牢固。5、回柱顺序必须是由里向外、由下向上逐次进行。工作面倾角小于10时也可采用由里向外、由下向上回柱。6、在回柱过程中若发现顶板有可能大面积冒落时,必须告诉周围的人员,尤其是下段工作人员。7、实行分段回柱的工作面,其分段距离不得低于15m(松软顶板例外)。第三节、初次放顶、收尾放顶、托伪顶开采、过老巷、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是指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后,通过人为措施使

7、直接顶第一次垮落的工序。1、初次放顶前,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首的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要求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有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跟班指挥,检查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措施处理。2、开切眼内推广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或矿用工字钢顶梁组合的直腿支架,避免开切眼初采改变支护形式反复支撑时造成顶板松动离层。3、加强护顶支护,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及稳定性。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4、初次放顶期间,应适当加大控顶距,一般要比正常控顶距增加一至二排。同时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以便在顶板突然来压时可及时进行维护。5、初次放顶期间,对于顶板难以垮落的工作面,回柱放顶不应与其他

8、工序平行作业。6、复合顶板初次放顶期间,可沿工作面分段锚固软顶,锚固段一般在1m左右,未锚固段的长度一般不超过8m,即沿工作面每隔9m打两根锚杆。7、开切眼内顶板破碎或离层严重时,不得反向推采若干排。8、网下采煤工作面,应适当增大第一次放顶距,如采用“四、七排”控顶或“四、八排”控顶,放顶时,由下向上单头作业,避免分段放顶时顶板分段垮落不严而可能出现的分段悬顶的不安全情况。9、复合顶板或人工顶板下初次放顶期间,可适当降低采高,但最低不应低于1.4m,以免带来操作上的不便。采煤工作面收尾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工作面结束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支架架设牢固,背严顶板,将工作面控顶距缩至作业规程规

9、定的最小控顶距。同时要将工作面的浮煤、浮矸清理干净。2、回出的支架必须及时运出工作面,保证退路畅通无阻。3、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经常检查和维护。回柱中若发现不安全情况,应及时加补临时支柱。顶板破碎、压力较大的采煤工作面,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由于支架是从下向上回收,为了保证风路畅通,可沿煤壁用木料打些间断的斜撑柱。当工作面通风不良,应停止工作,必要时需安装局部通风机供风。采煤工作面托伪顶开采时的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工作面托伪顶开采时,工作面要少装药、放小炮,顶板破碎时不准放炮。2、适当提高支柱的初撑力,支柱要迎山有劲,背顶要密实,不合格的支架要及时整改。3、工作面漏顶

10、时要用木料接实顶板,严禁空顶作业。4、在使用磨擦式金属支柱的工作面,用拉钩式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下端都连接起来,以提高工作面支架的稳定性。5、工作面初采时适当降低采高,使软岩层垮落时能超过采高。初采时不要反向推采若干排。6、灵活应用斜撑柱斜抬棚,使他们迎着顶板可能推移的方向。采煤工作面过老巷的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过老巷之前必须检查老巷内的瓦斯情况,出水量大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工作面未透老巷前必须在巷道内打好支柱或架设抬棚,防止老巷内片帮冒顶,如老巷附近顶板压力很大时,应增设木垛,以防冒顶。2、必须加强工程质量。工作面凡是过老巷的部分,在老巷附近5m左右范围内,应停止放炮。3、如果老巷

11、的方向与工作面垂直或斜交,其影响范围不大时,可组织专人超前处理,用手镐落煤或放小炮松动落煤。4、如果老巷方向与工作面平行时,可预先将工作面调成与老巷斜交,采取措施硬行通过,也可另行开切眼绕过。5、当工作面与老巷相通后,必须经常检查顶板情况。若顶板在倾斜方向上出现有较大的断裂时,工作面内的原支架应少回或不回,适当地增大控顶距离,等工作面推过老巷另一帮达最小控顶距后,再将断裂以外的支架一起回收。6、老巷在工作面底板位置时,若老巷已经报废,可以提前回柱,但必须用煤或碎矸填实,支架下必须安置底梁,底梁应使用长方木料,其长度应根据支架情况而定。若老巷需要保留,应提前在老巷内打木垛或架棚,将老巷维护好,并

12、把工作面,调成与老巷斜交,在工作面上挂警戒牌。工作面过老巷正上方地段,应停止放炮。7、老巷在工作面顶板位置时,提前在老巷底板上铺设人工顶板,然后把支架回出,使老巷冒严。工作面推采到老巷下方时。用手镐落煤,预先掏出梁窝,预挂梁支托人工顶板,把工作面支架慢慢地架过去;也可提前在老巷内打上木垛,把老巷维护好,工作面过老巷时,用手镐落煤,工作面用铰接顶梁或走向棚托住木垛,慢慢地推过去。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过断层时,可采取挑顶、挖底或同时挑顶及挖底的办法采煤,以保证工作面的最小高度,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做好既有利于维护顶板又减少破岩量。2、在断层处采煤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防止

13、掉矸伤人。3、工作面最好由断层上盘向下盘方向推进,这样可使上盘岩层的压力加载于下盘岩层且有利于断层两侧岩层间的摩擦咬合。4、工作面过落差较小的倾斜断层时,应适当调整工作面方向,以增加工作面与断层的夹角。当围岩中等稳定以上时,此夹角应不小于2030;当围岩不稳定时,此夹角应增至3045。5、工作面过倾斜断层时,应适当加大控顶距。当工作面采过断层面的一个最小控距以后,一次回清断层处外侧支架,回柱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距回柱地点15m以外的地段。6、工作面过落差较小的走向断层时,断层处需要挖底,其相邻地段也要相应地挖底,断层附近应加密支架,并在两盘各架设一个木垛,用斜撑板支护好断层面。7、在断层处采煤

14、,必须安排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操作。为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工作面其他工序的正常运行,可在断层处超前处理。处理时采用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断层处严禁放大炮。8、在断层的下盘,可用锚杆加固顶板,锚杆材料使用圆钢,锚杆眼深一般为2m左右,采用快硬水泥或树脂锚固剂锚固。当煤壁前方顶板和煤层特别破碎时,可采用木锚杆加固煤壁,也可采用压注法固化顶板,对冒落空洞应推广泡沫材料封堵技术。第四节、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1) 炮采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和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要洒水降尘。(2) 工作面所有人员都要戴好防尘口罩,搞好个体防尘。(3) 工作面运煤巷的各转载点必须设喷雾洒水装置。(4) 定期清洗

15、巷道中的浮煤,并及时外运。(5) 在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道内设水幕,净化空气。第五节、采煤工作面防火措施开采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的单一厚煤层或煤层群时,应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及开采期限,使工作面在发火期内采完封闭。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严禁留煤顶。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的中厚及厚煤层时,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以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利用通风构筑物和设备,设法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利用均压法以达到防火目的。采煤工作面使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放乱丢。根据煤层自燃情况,采用相应的预防性灌浆。第六节、采煤工作面防水措施在水淹区域积水水平以下的煤层中进行采煤时,必须首先排除积水,然后再进行采煤。在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或有淤泥的废弃井巷附近采煤时,必须采取与在水淹区附近采煤时同样的措施。在有导水陷落柱突水危险的矿井,采煤前应探查工作面中央有无导水陷落柱,未经探查,不得开采。当发现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响、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臌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第七节、安全制度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工作面交接班制度、敲帮问顶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巷道维护修理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瓦斯管理制度、放炮制度等。现将这些主要内容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