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14265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不良水质及处理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酱油色水如何调节? 原因:是池中溶解性及悬浮性的有机物质大量增加,促使裸藻、褐藻及鞭毛藻大量繁殖,抑制其它有益藻类生长。酱油色水中有一种含量高的有机质单宁酸时会有黄褐色或红褐色的溶出物来,并非藻类的颜色而是有机物质溶出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危害:水体缺氧,底质败坏,易泛塘。 解决方法:先换掉一些老水,加注新水。无法换水的,可先用“益满塘”调节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使水体中的藻相发生改变,再用“鱼壮圆”分解底部有机质,转化为单细胞藻类的营养源,培育优质的硅藻和绿藻,从而改变水体的颜色。 2、老化水质如何调节? “老水”水体呈灰蓝色或蓝绿色,有时呈褐色,尽管水色较深,但水体透

2、明度较大。水体中鱼类难以消化的藻类较多或细胞衰老。尤其是施肥后水不易变“肥”(表现为水色无变化),造成施肥效果不好。调节改变这种“老水”的方法如下。 解决方法:一是灭菌杀藻(即消毒),杀灭水中不易消化的藻类和衰老细胞,杀灭水中的有害病菌。常用药物:“二溴海因”或“稳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二是用“培水解毒降氨宁”分解杀死的藻类,避免产生有害物质,同时能培肥水质。再施少量的“富藻素”肥水。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后,一般经过23天池水水色就会调节过来,达到所希望的水色。 3、淹青池塘水质发黑如何处理? 种青历史悠久,现在仍有部分人在使用。它可以节约成本,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每年因淹青导致泛塘的现象时有

3、发生。淹青与施肥不一样,大量的青草在水中腐烂,水质较难控制,淹青后池塘水色多是黑色或酱油色,严重时通过加、换水、增氧,仍无法解决,极易引起泛塘。 解决方法:(1)有经验的人,根据往年的种植面积上作调整,或割除部分青草,能取得效果,但因种子发芽率不易控制,有时也会出现纰漏。(2)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淹青过程中经常使用“益满塘”,可以杜绝黑水的发生。“益满塘”的主要成份是光合细菌,可把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及简单的无机物,能降低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从而增加水体的溶氧,消除泛塘的发生,能改变水体中的藻相从而改变水色。 4、红棕色水的应激处理红棕色水,这种水色对

4、池中生物的生长极为不利,池水浓淡分布不匀,成团成缕。水中以甲藻或裸甲藻为主,溶氧量很低,有时亚硝酸盐也偏高,容易引起泛塘。 解决方法:改变此种水色非常棘手,不能采用杀灭藻类的方法,否则会增加泛塘的机率,只有采取保守疗法,一边加新鲜水,一边开增氧机,同时泼洒“百露汇”培养大量的有益藻类,使有益藻在水体中占绝对优势,以藻制藻的办法,能抑制甲藻、裸甲藻的生长,23天后,水色转变为绿色。 5、白浊水的处理方法当池水水色呈白浊色时,一是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过多造成的,它吞食了浮游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缺氧。二是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有益微生物

5、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及能量循环不能得以正常进行,造成池中生物缺氧。 解决方法:发现池水变为白浊色时,可先用“双打”或“博克”杀死部份浮游动物,以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然后使用“活力菌素”加“富藻素”,增加池中活性有益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加速有机质转化。 6、浑黄色或土黄色水如何改变?当池水呈浑黄或土黄色时,表明池水较瘦,往往由于水体缺少营养元素,或护坡不好,雨水带入大量泥浆,或水中大型浮游动物较多,从而使水中浮游植物量剧减,水体产氧量大幅减少,致使水体中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生成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滋生好氧微生物,消耗水体溶氧;表层

6、水体可通过大气带入部分溶氧,而中下层水由于缺少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好氧微生物消耗溶氧,致使中下层水体严重缺氧。 解决方法: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如红虫)较多,可以在早晨沿池边泼洒“双打”清除,然后施用“活水底净保”,使有益藻类快速定植,成为优势种群,从而改变水色。 7、黑色水的处理方法当池水水色呈黑色时,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池底腐殖质等,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更容易引起泛塘。 解决方法:发现此种水色时,全池泼洒“培水解毒降氨宁”,降解有害物质,第二天再泼洒“活水保”加“鱼壮圆”,

7、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和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单细胞藻类能利用的小分子,从而培育出优质的藻类,如硅藻、绿藻等,达到改变水色的目的。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氧气,避免泛塘的发生。 8、水质浑浊怎么办?养殖水体中经常会出现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小,日变化不大。主要是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絮状物及胶状质过多造成的。这样的水体是很危险的,光照小、溶氧低,当天气突变时,易引起泛塘,并且池底的有害物质易积累,造成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超标,影响池中生物的生长。 解决方法:直接使用“净水保”。“净水保”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分解胶状质被藻类利用,从而培育优质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增加水体透明度,改善

8、池塘底部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使水质保持良好的状态。 9、蓝绿色水如何处理? 池水浮游植物中大量的多细胞蓝藻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种,而且密度较大,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较低,池塘下风处水表层常聚集有大量的同样颜色的悬浮泡沫。 解决方法:改变此种水色的办法是先用“净水保”改变水体浑浊度,提高透明度,再用“活力菌素”配合“富藻素”肥水,使水质“肥、活、嫩、爽”。 10、水突然变黑、蓝、白浊是何原因,怎样处理?水突然变黑、蓝、白浊是由于有害藻类和有害微生物(如原生动物、细菌)大量繁殖所致,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第1步:用“双打”杀灭原生动物; 第2步: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对水体消毒;

9、 第3步:35天消毒剂药性消失后,再施有益复合微生物制剂来分解被杀灭的藻类和病原微生物,同时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后,有害的杂藻和病原微生物也就很难生长繁殖起来。如“百露汇”和“连鲢多”一起使用或“培水解毒降氨宁”和“富藻素”一起使用,可使池水长期保持“肥、活、嫩、爽”。 11、云雾状水怎样改变? 当池水呈块状的云雾状时,多由于水体中浮游生物正常新陈代谢不能进行,表明池水水质极度老化,发现此种水色时,可抽掉部分老水,注入新水,改变水质,也可以全池施用“富藻素”+“百露汇”,培肥水质,维持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正常量,维持池中正常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循环。 12、蓝藻如何杀灭?蓝藻被鱼食用后不易消化,影响

10、生长,大量繁殖时形成蓝藻“水华”,池水表层出现大量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当有风时下风处水表层会积聚很多微囊藻,并有腥臭味。对水体造成危害,一是在水中耗氧,二是死亡后产生毒素,直接危害鱼类的健康。 防治方法:(1)蓝藻“水华”占池塘水面的1/31/2时,用“百汇高铜”或“蓝藻净”直接杀灭,每次在下风处只能杀灭蓝藻的1/4面积,以避免缺氧泛塘,连杀34天。 (2)注意,用“百汇高铜”或“蓝藻净”全池泼洒时容易缺氧,必须开启增氧机增氧,以防泛塘。(3)水面有少量蓝藻水花时,可先用“培水解毒降氨宁”调节pH值到77.5之间(蓝藻一般生长在偏碱性水中),再调水、肥水,培育新的藻类,抑制蓝藻的生长。 1

11、3、如何防止“转水”和“倒藻”? 现象:池水由原来的浓绿、蓝绿、茶褐色急剧变为乳白色或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 转水的原因:一是渔塘中的浮游生物比例失调,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多,如轮虫、枝角类等,大量吞食浮游植物。二是天气突然变化、施用药物等后,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于是出现“转水”。“倒藻”的原因:水体缺乏营养盐类。 危害: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过高。 解决方法: 第1步:开增氧机。 第2步:降低有害物质。(1)处理转水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水,一边加注新水,一边抽出底水;(2)对水源有限的池塘,可使用化学药物和物理办法调节水质。由浮游动物过多引起的“转水”,且有机物过

12、多时:可用“活水底净保”泼洒,把悬浮物凝聚沉淀后,再用“培水解毒降氨宁”解除水中毒素,再培育藻类。 因藻类的大量死亡引起的“转水”和“倒藻”:可将“益满塘、百露汇”以及增氧剂联合使用。可起吸附氨、氮和腐败有机质等有毒因子的作用。 第3步:肥水是处理“转水”和“倒藻”后应该采取的一个主要措施。因为转水后水体中总氮含量均偏高,调节水体氮、磷比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同时也降低了水体中氮的浓度,使水体实现生态平衡。 14、池塘底质恶化,有哪些征兆?如何处理? 池塘底质恶化,有如下征兆: (1)开增氧机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并闻到臭味; (2)池角泡沫发黄、漂浮物发黑、池水分层及水色不一致; (3)清晨在阳光的照射下,池底冒气泡或有“烟雾”上升; (4)池边小野杂鱼增多; (5)池面出现“水华”,水变浓稠,风吹过水面只出现细密的水纹; (6)水体pH值早、晚基本无变化,长期偏高。 造成池底恶化的原因:前期水质过肥、生物粪便积累过多;调控措施不妥,消毒剂用法、用量不当,菌、藻死亡严重,尸体腐烂,底质严重恶化;池底淤泥过厚,发黑、发臭;水体严重缺氧,透明度极低,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解决方法:排换水30cm左右,开启增氧机;施用“增氧底净保”,隔日再用“益满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