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4103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湖镇中 七年级地理(广东版)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米 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经线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本初子午线就是0度经线,东经(E)在0度经线的东边,西经(W)在西边,东经往东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往西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度。西经180度和东经180度是同一条经线,叫180度经线。4、纬线是圆形,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赤道以南为南纬(S

2、),属于南半球,南纬向南度数逐渐增大;赤道以北为北纬(N),属于北半球,北纬向北逐渐增大,到了两极成了点。南纬、北纬最大度数都是90度。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经线,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6、北回归线是北纬23.5度,南回归线是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极圈是北纬66.5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是北温带;南级圈是南纬66.5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是南温带。北极是北纬90度,北极圈到北极是北寒带;南极是南纬90度,南极圈到南极是南寒带。7、低纬度地区是0到南北纬30;中纬度地区是北纬30

3、到北纬60度,南纬30到南纬60;高纬度地区是北纬60到北纬90,南纬60到南纬90。8、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1、产生昼夜更替;2、使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现时间差异;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绕太阳不停地运动叫地球的公转。9、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大约是一年。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北端指向北极星。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是:1、昼夜长短变化;2、产生了四季变化;3、产生了五个热量带;4、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第二章 学用地图10、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11、有经纬网的地

4、图要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1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1、数字表示法;2、线段表示法;3、文字表示法。13、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要读懂地图,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

5、,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信息。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14、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俗话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5、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所组成的区域。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四周环海的小块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水域的狭窄水道。16、全球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17、跨纬度最大的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大的洲是南极洲;最热的洲是非洲;最冷的洲是南极洲。18、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6、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大的洋是北冰洋;最冷的洋是北冰洋。19、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20、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1、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22、山顶的等高线四周低,中间高。盆地的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23、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的两侧等高线较高。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叠。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

7、较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是陡坡。25、陆地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6、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丘陵、山地、高原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27、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地形图的种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高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它们都是反映地势高低起伏的。世界最大的平原中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30、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31、以下事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着的:1

8、、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2、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的遗迹;3、渤海内发现海河故道遗迹;4、日本用城市垃圾填海造陆。3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并从三方面证明了这一学说:1、南美洲和非洲轮廓相吻合;2、动物相似;3、古地层相似。33、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多个板块拼合成的,全球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它们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使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

9、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34、目前,海洋环境正遭到人为破坏: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这样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35、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36、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37、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38、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的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则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出现在7月。39、气温随空间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点,海拔

10、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C;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受海陆吸热放热的影响,同纬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40、地图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温线,它的弯曲方向和疏密情况就是气温在这一地区的气温分布状况。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较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41、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42、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

11、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43、世界降水的空间差异很大,全球降水分布的规律主要体现在:1、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2、副热带东岸多雨,西岸少雨;3、温带沿海多,内陆少;4、迎风坡多,背风坡少。4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45、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因流经沿岸的洋流性质不同气候有差异:暖流经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寒流经过,气温偏低,降水偏少。46、降水季节差异类型分:1、赤道工区为全年多雨型;2、两极地区、副热带大陆西部和内陆、温带内陆为全年少雨型;3、副热带、温带大陆东部为夏雨型;4、3040大陆西岸为冬雨型。4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包括:

12、热带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东岸的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西岸的地中海气候;温带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还有寒带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11类。49、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50、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1、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匀均。全球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5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13、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53、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54、人口稠密的地区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55、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56、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信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为了人类的可持继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57、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交通堵

14、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自然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饥饿贫困等多方面的后果。58、世界的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59、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体毛偏少。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北部和西部出有分布。60、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窄而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大洋洲。61、黑色人种皮肤呈黑色,头发卷曲,嘴唇厚。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和中部。62、各人种的体质特殊是长期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因而种族无优劣之分,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63、世界上

15、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六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4、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65、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等东亚、东南亚地区。66、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南亚、大洋洲、非洲南部和东部。67、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68、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非洲北部。69、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70、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欧、亚洲西北部和北部。71、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72、佛教始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经典是大藏经,是三藏经的集结。节日是佛诞节,建筑是佛塔和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