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3690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机组容量为300MW及以上燃煤、燃气、燃油火电厂锅炉或供热锅炉同期建设或已建锅炉加装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工程的规划、设计、评审、采购、施工及安装、调试、验收和运行管理。对于机组容量300MW以下锅炉,当几台锅炉烟气合并处理,或其他工业炉窑,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时参照执行。本标准针对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无其他脱硝方法如SNCR,电子束辐射法等内容。1.2 实施原则1.2.1 烟气脱硝工程的建设,应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内容和深度完成报批和批准手续。1.

2、2.2 新建、改建、扩建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1.2.3 当锅炉排烟NOx浓度较低时(800mg/m3),建议先采用其他方式(如改进燃烧方式、SNCR脱硝等)进行初步脱硝,再采用SCR烟气脱硝;一般情况下,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应不小于80%(含备用催化剂层),脱硝效率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应具有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的能力。1.2.4 加装烟气脱硝系统后,氨逃逸率一般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一般小于1,鼓励采用更低氨逃逸率和SO2/SO3转化率的催化剂产品和技术方案。1.2.5 烟气脱硝系统主体设备设计使用寿命应不低于主机的设计/剩余

3、寿命,装置的可用率应保证在95%以上。1.2.6 脱硝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与锅炉主体系统的兼容与相互影响,脱硝系统不得对锅炉安全运行造成重大隐患,脱硝系统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应减小到最低。1.2.7 烟气脱硝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消防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2 术语和定义2.1脱硝岛 Denitration equipment指脱硝装置及为脱硝服务的建(构)筑物。2.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烟气脱硝方法的一种。利用还原剂在催化剂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和

4、N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2.3 还原剂 reductant指烟气脱硝工艺中用于脱除NOx的物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使用的还原剂主要为液氨、尿素或氨水。2.4 乙类液体 Liquid B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2.5 SCR反应器 SCR reactor烟气脱硝工艺中承装有催化剂的脱硝装置。2.6 喷氨格栅ammonia injection gird将还原剂(如氨气)喷入SCR反应器的装置。2.7 静态混合器static mixer一种还原剂(如氨气)和烟气的混和装置。2.8 氨逃逸 率 ammonia slipSCR反应器出口烟气中氨的浓度,一般用v

5、ppm表示。2.9 SO2/SO3转化率 SO2/SO3 conversion rate烟气中的SO2在SCR反应器中被催化剂氧化而转换成SO3的比例。 式中:SCR反应器出口的SO3浓度(干基,6%O2),mg/m3; SCR反应器入口的SO3浓度(干基,6%O2),mg/m3; SCR反应器入口的SO2浓度(干基,6%O2),mg/m3。2.10 装置可用率 plant available 脱硝装置每年正常运行时间与锅炉每年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式中:锅炉每年总运行时间,h; 脱硝装置年不能运行的小时数,h。2.11 脱硝效率 denitration efficiency指由脱硝装置脱除的

6、NOx 量与未经脱硝前烟气中所含NOx量的百分比 式中:脱硝前烟气中NOx的浓度(干基,6%O2),mg/m3; 脱硝后烟气中NOx的浓度(干基,6%O2),mg/m3。2.12 设备阻力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equipment脱硝设备进口法兰处烟气平均全压和出口法兰处烟气平均全压之差,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2.13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对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监测,又称为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2.14 过量空气系数excess air coefficient燃料燃烧时

7、,实际入炉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用“”表示。2.15 标准状态standard condition 气体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2.16 新建、扩建、改建锅炉和在用锅炉new, expansive, constructed and in-use boiler新建锅炉:指从无到有,新开始建设的锅炉(含本标准发布之日前已获得批准但尚未建成投运使用的锅炉)。扩建锅炉:指在原有锅炉房基础上,为增加锅炉房容量而建设的锅炉。改建锅炉:指更新改造的锅炉。在用锅炉:指本标准实施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锅炉。2.17 锅炉boiler将燃料燃烧,使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8、,又将热能传递给水、汽、导热油等工质,从而产生热工质的设备。3 总体设计3.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36-88 液体无水氨GB18215-2000 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

9、计标准GB 50040-19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16-1987(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2-19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 50219-1995 水喷雾

10、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8958 -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150 -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41-2005 安全阀一般要求HJ/T 75-2001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42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DL 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 5029-19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 5035-2004 火力发电厂采暖

11、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 5053-199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 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JB/T 7658.3-95 氨制冷装置用立式蒸发器JB/T 5446-1999 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质技监局1999年颁发)压力管道设计技术导则(中石化建管部2004发布)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12、国家计委1990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3.2 脱硝装置工艺参数的确定3.2.1 脱硝装置工艺参数应根据锅炉容量和调峰要求、燃料品质、氮氧化物控制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脱硝效率、还原剂的供应、厂址场地布置、水源情况等因素,经全面分析优化后确定。3.2.2 新建脱硝装置的烟气设计参数宜采用锅炉最大连续工况(BMCR)、燃用设计燃料时的烟气参数,校核值宜采用 燃用 校核燃料 锅炉经济运行工况(ECR)时的烟气参数。已建电厂加装烟气脱硝装置时,其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宜根据脱硝装置入口处实测烟气参数确定,并充分考虑燃料的变化趋势。3.2.3 烟气中SO2质量流

13、量可根据公式3-1估算: 3-1式中:M(SO2)烟气中SO2质量流量,t/h; K燃料燃烧中硫的转化率(煤粉炉一般取0.9);Bg锅炉最大连续工况负荷时的燃煤量,t/h;q4锅炉机械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Sar燃料的收到基硫分,%。烟气中其它污染物成分(如氯化氢(HCl)、氟化氢(HF))的设计数据宜依据燃料分析数据计算确定。3.2.4 SCR法脱硝一般采用氨气作为还原剂,其耗量按下式计算:氨气耗量= FCNOxMr10-6 (Nm3/h)式中:F锅炉烟气流量 (干基,Nm3/h)CNOx进口NOx浓度 (实际氧量基准下,vppm)MrNH3与NOx反应摩尔比3.3 总图设计3.3.1 一

14、般规定3.3.1.1 脱硝装置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工艺流程合理,烟道短捷;(2) 交通运输便捷;(3) 方便施工,有利于维护检修;(4)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5) 充分利用厂内公用设施;(6) 节约用地,工程量小,运行费用低;(7) 符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要求。3.3.1.2 技改工程应避免拆迁运行机组的生产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合理的过渡措施。3.3.1.3 还原剂卸料及贮存场所宜布置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3.3.2 总平面布置3.3.2.1 高灰脱硝装置宜布置在锅炉后,而低灰脱硝装置宜布置在电除尘器后。3.3.2.2 还原剂一般在厂内就

15、地制备,卸料压缩机、储氨罐、液氨蒸发槽、氨气缓冲罐、氨气稀释槽、废水池、废水泵和氮气瓶储存室等还原剂制备储存设施宜在脱硝装置附近集中布置,该区域称为氨区。3.3.2.3 脱硝就地控制室宜与 锅炉 控制合 并 布置, 也可 结合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就近布置在 除尘配电室等 等建筑内 , 合并布置在脱硝装置附近,也可结合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 一般不 设独立的脱硝就地控制室。3.3.2.4 脱硝装置的竖向布置,应结合厂内主体工程的规划,并符合下列要求:(1) 脱硝岛应不受洪水危害,室外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高水位0.5m。(2) 各建、构筑物、道路等的标高和布置,应便于维修、扩建、排水畅通,满足生产使用的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