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13535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经典读书笔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学经典读书笔记篇一:国学经典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读书笔记 金溪镇中心学校 张丽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

2、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

3、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道,比先富民,民富

4、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 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二、关于教育的对象 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 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

5、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要有科学性。 四、关于教育的内容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五常: 仁:孝悌、爱人、博爱之谓仁; 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 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 智:四层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6、。不迷信鬼神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 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 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 1、立志乐道 2、意志锻炼 3、自省自克 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5、改过迁善 6、勤学问思 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 第三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 什么是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教育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一、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 长善救失

7、出之学记。豫、时、孙、摩。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 有4点体会:1、因性而教;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4、因教而学 2、“问答”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 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 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 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 4、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 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特点 1、学与思辩证统一; 2、学与行紧密结合; 3、学与教相通相长。 因

8、材施教,长善救失:培养优点,挽救偏失 失:多、善、易、止 三、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四点启发 1、因性而教:不同性别 2、因龄而教:不同年龄 3、因个别差异而教 4、“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着重启发学生思维,是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 2、“问题性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手段。 第四讲 国学解读 国学:泛指所有跟国人历史、文化和生存、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和学问。 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儒学。 一、理解国学要用心; 二、用心体会; 三、国学中的理想人格,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四、拥有“中国心”的国人是如何生活的,以

9、庄子逍遥游为例。篇二:国学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读书笔记 金溪镇中心学校 张丽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 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 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 榜

10、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 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 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 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 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 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 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

11、有信仰、有追求, 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 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形,失败而不 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 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

12、道,比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 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 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二、关于教育的对象 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 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 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13、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 要有科学性。 四、关于教育的内容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五常: 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 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 智:四层 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迷信鬼神 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 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 1、立志乐道 2、意志锻炼 3、自省自克 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5、改过迁善 6、勤学问思 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第三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什么是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教育教学艺术: 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一、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 含及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