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331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在星空中.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 陈微刚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建立星座这一科学概

2、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认星座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作准备。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2、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2)学会根据星座的特征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三、教学重点:建立星座概念

3、(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四、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来建立星座概念。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 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五、教学过程: (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二)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1、制作要求:(1)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不同长度的铃铛。(2)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2、学生制作,师巡导3、不同角度观察,并作记录

4、。4、汇报交流:5、出示北斗七星图,推测:组成北斗七星的这七颗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是怎么样的?如果从宇宙的其他地方,如这颗星看过去,还会是这样的图像吗? 6、关于星空,除了北斗七星,你还知道些什么?(1)刚才大家已经说出了很多星座的名字,这张星图中就有许多星座,看一下,有哪些星座?(2)问:你推测一下组成*星座的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是怎样的?(3)师归纳板书(卡片出示):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三)布置观测任务,深化星座概念。1、北天星图观察(1)出示北天星图找大熊座和小熊座板书 :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2)填写北天星图。(3)请同学上来汇报一下。2、南天天星图观察

5、(1)课件出示南天星图,并填写记录纸中的星图。(2)汇报交流。3、刚才我们是对照着星空软件找到了这些亮星或恒星特殊组合及它们所在的星座,那如果在今晚实际的夜空中你找到它们?(能)那今晚七点就去观察星空,找一找这些星座吧!4、师强调观察中的注意点。5、揭题并板书:6、在星空中(一)。6、延伸: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开个星空交流会,到时期待大家找到更多的星座。六、板书设计:6、星空中(一)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七、试教体会:(一)建模是学生建立星座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星座概念的建立单靠简单讲解和星座观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星空的空间观念往往停留在二维世界,即都是

6、以平面的视角来理解星空中各个恒星间的空间位置,毕竟这些星座离我们太远了。而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空间观念就必须通过建立星座模型来实现,通过制作模型和观察模型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看似平面的星空其实是远近相差甚远,位置完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从而真正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促使学生以立体的视角来认识夜空中所看到的各个星座。(二)建模活动中制作模型很费时。这个星座模型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很不简单,特别是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费时的任务,如果所有的工作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大概需要的时间将近15分钟左右,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制作模型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有必要,这是我多次试教来的一个困惑。而且这样安排已

7、经影响到后续的模型观察活动及其他教学活动的用时安排。(三)要重视星座观测方法的指导。本课是研究星空的第一课,如果经历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不会找星,辨别星座,那么课外叫学生去实践观测星空就无从谈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学生没有观测的实际经历,则会直接影响下一节星空观测交流会活动的开展。因此本课不但要让学生建立星座概念,而且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学会观测星空、辨别星座的方法。八、个人简介:陈微刚,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小学科学高级教师,区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科学骨干教师。从教十四年来,先后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在报刊中发表6篇,获全国级奖4篇,省市区级奖12篇;曾参与小学科学教材区域性实验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并获全国一等奖;曾参与编写科学活动手册三年级上册,并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多次承担省市区级教材培训讲座、公开课,其中所执教的两节录像课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公开发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