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3287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本课的生字新词,尤其是课文中的四字成语2、初读课文,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试着背诵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四字成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谁来读一读?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指名说)师补充: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她是世界文化名山,同学们有没有从古诗中了解庐山的?(指名说)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雄伟壮观的庐山瀑布,特别是其中的名句全班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的姿态万千。)大家的古诗积累真丰富啊!其实庐山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2、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谁来读一读课题。我听出来,“云雾”这个词你强调了,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课文主要介绍的是云雾,所以强调)仅仅是读课题,你就加入了自己对课文的了解。(课件出示完整课题)我们学着她得样子一起把课题读一读。3、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近庐山,欣赏她神奇美妙的云雾。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课文(出示温馨提示)。检查一下大家

3、字词的学习情况: (1) 似乎 增添 瀑布 笼罩 谁来读一读?(似:你将这个多音字读正确了,它的另一读音是shi)(增:你的后鼻音读得很标准)(罩:翘舌音你也注意了)谁再来读一读?这里有一个“瀑”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讲明每一部分注意点,写完再一起读一读)这一行词语我们一起读一读。(2)我们来增加点难度,看看谁能读好?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流连忘返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一生读,评价:你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一起来读,同时看看这些四字词语中哪些字的书写你要提醒一下大家的?(自由说,不超过两个)同学们看这里有一个字笔画特别多,(点红“瞬”)谁来给它再组一个词,(一瞬

4、间)一瞬间就是(尽量学生自己说)一眨眼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右边是尧舜禹的“舜”。还有一个词,(指“流连忘返”)一起读,董老师以前教这个词的时候,发现不少同学都把“流连”写成了“留恋”,(出示:留恋),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词,发现他们的读音怎么样?(很相似),其实他们的意思相近,都是指舍不得离开,但又有区别,“留恋”是指舍不得离开故乡、母校、亲人等,“流连”是指舍不得离开一些自然景色、名胜古迹,我们的课文中是说作者舍不得离开庐山的云雾,那是自然景色,所以是“流连忘返”,记住了吗?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词。2、接下来考验一下大家的朗读,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她有没有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5、顺,谁第一个来?评价:你能将字词读准,句子都读通顺,很好。(1)读了第一小节,我想问问大家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谁才能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原来云雾还会给人做神仙的感觉,真神奇!神秘:这是庐山给你的印象,那我们先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2)读了第二小节,庐山的云雾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如果学生说到后面的内容,就说看来云雾有各种各样的,其实这一小节有个词语就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其他同学找到了吗?千姿百态。同学们看这一小节就是围绕这第一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这里的第一句叫做这一段的中心句,在第二课中我们就刚刚学习过,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如果有人直接找到第一句话,

6、就说:你一下子就找到了一个词千姿百态来概括庐山的云雾,后面参照上面“同学们看这一小节就是围绕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3)这里,庐山的云雾又给你什么印象?学生应该能找到“瞬息万变”,就说看来你已经从刚才那位同学身上取到经了,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一小节的中心句,其他同学同意吗?(4)第四小节我们一起来读吧。(是啊,这么神奇的云雾美得让人舍不得离开!)那让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庐山细细的游览一番,感受一番。3、刚才有同学用古诗告诉了大家庐山有高峰,有瀑布,其实课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谁找到了?(指名读)这句话是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1)请大家再认真地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庐

7、山这些秀丽的景象。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一起来看看,庐山的山峰、山谷、瀑布、溪流、云雾,欣赏过能不能试着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出示填空:指名一个个说,出示比较好的词语)(全部填完读一读)(变幻无常这个词,幻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在这里幻是什么意思)(2)在众多秀丽的景色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这句话中其实就有一个字说明作者偏爱庐山的云雾(更),云雾更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谁能给“神秘”换个词?(神奇)有了云雾,庐山更神奇了,谁来读好这句话?一起读。评价:听出了作者对云雾的偏爱。(3)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引读:摸到。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多)云雾很多,不用踮起脚,

8、不用伸长胳膊,就这样(老师做动作)随手就能摸到云雾了,谁来通过朗读表现云雾的多。(4)请同学们闭上眼,此时你正在山上游览,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课文里就有两个词就是说明你这种感受的。(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谁来带着大家做一回神仙。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寻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5)现在,老师拿掉了一些词语,你还记得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吗?(出示填空:( )的庐山,有( ),有( ),有( ),有( ),那( )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 )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 )就能摸到( )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 )、( )的感觉。)自己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先练一练。谁来第一个挑战?(评价:第一个就背得这么流利,大家给他点掌声。不要紧张,再练一练。)一起来试试看!同学们背得这么流利,相信庐山秀丽的景色和那变幻无常的云雾已经深深印在你的心里了。那么庐山的云雾又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三、作业1、完成习字册。2、背诵第一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