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3121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永康企业和谐发展 吴绍强 内容摘要:企业和受聘人员在劳动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纠纷和争执,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纠纷,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矛盾解决好了,才能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社会经济政治才会和谐发展。关键词 构建 和谐 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的定义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要通过找一个工作岗位,以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来维持基本的生活。这样,就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中所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2、法律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许多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劳动关系衍生出来的。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

3、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保障好人民的健康权利、安全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生存权和发展权。饭碗对老百姓来讲,是天大的事情。劳动关系和谐健康,经济发展才能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实现。二、永康市劳动关系的现状永康市在金华市八个市县中是一个工业强市,有中小企业2万多家。在永康市法院调查中发现,2007年-2011年审结各类案件41157件,其中劳动争议纠纷258件、劳务合同纠纷296件、劳动合同纠纷2件、确认劳动关系纠纷2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1件。城西

4、新区管委会是根据永康市“一城两翼”的总体布局, 于2006年5月成立,是永康的“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有入区企业70多家,其中上规模企业0多家(工业产值万以上),已成为防盗门、电动工具、新能源电动汽车零部件、滑板车类、保温杯类、家电类产业等的工业生产基地,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 101.51亿,上交税收为 3.01亿。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关系也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单位甚至相当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2007年至2011年劳动纠纷包括工资、工伤、死亡、投诉案件数等如表: 名称年度工资调处件 数涉及金额工伤调处件数

5、涉及金额死亡件数涉及金额投诉咨询件数20073337856146万245万4222008236106万96182万-505200922892万80118万240万503201025198万88135万138万358201110973万48193万-285通过上面数据,我们可以从点到面看到,劳动关系不和谐所造成的纠纷和矛盾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三、劳动关系不和谐造成社会不稳定近年来,有关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总体和谐的同时,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少数企业主对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 例如2008年9

6、月22日,永康市法院判决首例企业因未签劳动合同而支付打工者二倍工资案,判令由原告永康市某门业有限公司支付被告李某二倍工资共计人民币11242.70元。 李某于2007年9月进入永康市某门业有限公司从事焊接工资计件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春节李某回老家过年后,2月14日回公司继续工作,双方仍未签订劳动合同。5月27日,李某离开该公司,并陆续领取了工作期间全部工资。后李某以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等为由,向永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7月9日,仲裁裁决确认公司应支付李飞龙今年2至5月份的二倍工资。公司不服该裁决,向永康市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

7、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本案原告与被告之间自用工之日起至被告离开原告单位止,双方从未签订过书面劳动合同,故原告应按法律规定向被告支付二倍工资。原告起诉要求不支付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予支持,遂作出判决。2011年10月9日,永康市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丁某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公司所有职工2011年8月至10月的工资均未发放,且企业尚欠10多家外延加工企业的货款以及其他多笔民间借款。因债权人欲哄抢厂区内的机器设备,一度与公司职工发生冲突。10月11日,

8、法院根据60余名职工申请,依法查封了公司租用厂房内价值60万元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及产品。10月27日,65名职工向法院提起追索劳动报酬46万余元之诉,法院于当天立案、排期,并联系企业所在的城西新区管委会,多方寻找丁某的下落。通过家属联系委托其舅舅代表万灯公司处理上述劳资纠纷。因查封财产拍卖需要较长的周期,法院经与城西新区管委会协商,决定由新区先行垫付工资款,待查封财产拍卖后再行扣还。从而65起劳资纠纷全部调解,46余万元款项已统一发放到位。贵州黔南州民工代某于2009年7月进入浙江某有限公司工作,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其右手4根手指被机器截断,经鉴定构成了六级伤残。2010年9月1日,永康市劳动争

9、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浙江某有限公司支付代某各项工伤待遇赔偿共计109784元。11月23日,代某根据仲裁裁决向永康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立即对被执行人某公司财产状况进行调查,于11月25日扣划了该公司在建行的存款,将赔偿款足额支付给了代某。 国内同样如此。如2009年6月15日,在广东东莞,贵州民工刘汉黄因工伤赔偿问题,单手持弹簧刀连续追杀、刺死两位台商,重伤一位。7月24日,在吉林曾经最大的国有企业通化钢铁公司,上万名愤怒的工人,将控股的民营企业派来的总经理陈国君殴打致死。2010年1月15日,在全球手机液晶屏代工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苏州联建公司,因不满公司内传言取消2009年度年终奖,20

10、00多名员工有组织地在厂内聚集,并出现部分员工破坏厂内设施、打砸企业车辆情况。还有如郑州职工张海超“开胸验肺”、林钢工人软禁国资委主任等等。上面这些案件或事件,给相关当事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心理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从永康看全国,案件之多,触目惊人。这种劳动关系不和谐所产生的危害,呈现出“规模范围扩大化,事件处理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矛盾社会化”等新特点。在调查中发现主要问题有:(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3)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诸如劳动合同实施不到位、工

11、资支付不规范,职工收入增长缓慢、劳动条件较差,超时加班加点不支付加班费的现象较为普遍。拒绝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费;侵犯职工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权,拒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工伤事故频发,损害职工身心健康;侵犯职工技能培训权利,影响了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等等,这些违法行为加深了企业与职工的对立,容易引起矛盾的激化。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安定的“稳定器”, 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这种不和谐态势,不仅影响着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更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劳动关系涉及广大的劳动者,不处理好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无从谈起。如果关系恶化,引发劳资纠纷,必将危及社会安定。四、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成因

12、我国现有生产关系、经济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是劳动关系畸形化。资本的天生逐利性和逐利的疯狂性,以及资本占有绝对的资源决定其与仅具有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者相比要居于绝对的优势和主宰地位。如果这种平衡没有相应的制约,则会出现劳资双方极度不平等化及严重的失衡化,从而造成劳动关系的畸形化。作为受雇于资本并完全依附于资本的劳动者,甚至有时会丧失人身自主和自由、失去尊严和体面、人格和人身,经常受到任意侮辱和践踏等方面的不良现象。(2)是劳动关系的无序化。集中表现在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不规范、随意性很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完全按照资本意志来执行,有的连合同也

13、没有,根本不必考虑劳动者的意志,甚至不考虑法律的规定,致使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如超时加班、克扣和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工伤事故严重、拒绝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拒绝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有关法律规定支付工伤赔偿费;随意辞退和解雇工人、对工人实行野蛮的强制劳动和暴力管理等等。(3)是劳资矛盾呈尖锐化。劳资矛盾尖锐化,是劳动关系畸形化和无序化的必然结果。资本对劳动者过于“压迫、野蛮”,最终导致劳动者由于不堪忍受而出现集体性、规模性、激烈性的反抗行为。如社会上屡屡出现的“跳楼讨薪”事件和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则反映了劳动者的抗争与无奈。有的甚至会成为引发社会激烈对抗事件的“冲突源、

14、矛盾源”。(4)是政府监管的失位和工会力量的失衡。受片面发展观的影响,资本扩张得到政府过度的政策倾斜和强力保护;一些地方官商一体、官商勾结,利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资本的违法行为,致使法律形同虚设,在现实中失去应有的效力;劳动者的集体抗争则往往会以维护稳定的名义加以阻拦。政府监管的失位或不作为,造成了资本力量的恃强凌弱。工会组织的软弱无力或错位,加剧了资本力量的有恃无恐。“工会的力量太弱”,大多数工会还是行政、资方力量的附庸,工会还没有真正和事实上成为劳权的代表,其在维护上表现得软弱无力或有心无力则是显而易见的。当资本向劳动者妥协或退让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劳动者团结起来和资本进行力量博弈的结

15、果。上述特点表明,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使劳动关系明显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复杂化的特性,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党和政府把建立稳固协调、稳定发展的劳动关系放到了很高位置,指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着力把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放在突出地位,不断理顺党群关系,努力消除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进程。(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及时化解、平衡的有序的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延伸和结果。实践表明,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社会,而不能是“一潭静水”。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最基本的东西,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要崇尚劳动、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造,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而这种市场化是在政府调节和管理中,创造出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